全新正版未拆封
¥ 46.86 5.3折 ¥ 8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郑彬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5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10-11
1导论..
1.1研究背景
1.1.1创意经济与创意阶层的崛起
1.1.2信息技术对传统就业能力的挑战
1.1.3我国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与大学生就业的双重压力1.2研究内容...
1.2.1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文献综述.
2.1艺术教育的价值或功能:学术思潮与研究概况
2.1.1关于艺术教育的功能或价值的传统论述.......
2.1.2经济思想史中的艺术教育
2.2新经济时代的“文艺复兴”
2.2.1从创意经济的发展看艺术教育的经济效应.
2.2.2艺术教育的“社会经济”效应:宏观及个人层面的扩展2.2.3现有研究的分类法与概念界定
2.3艺术教育与个人发展: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
2.3.1艺术教育的认知效应..
2.3.2艺术教育的保健效应..
2.3.3艺术教育的情感与行为效应.
2.3.4艺术教育的审美需求效应.
2.3.5小结
2.4艺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中观与宏观层面的实证研究2.4.1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证研究
2.4.2关于艺术教育的间接经济效应或社会效应的实证研究2.5总结性评述
2.5.1理论问题
2.5.2实证问题,
3理论分析I:公共艺术教育的微观经济效应3.1多重理论视角下公共艺术教育的微观效应
3.1.1科学哲学的视角
3.1.2认知心理学的视角
3.1.3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
3.1.4就业能力与素质理论的视角
3.2理论模型:作为通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公共艺术教育
3.2.1从个人发展效应到创意人力资本
3.2.2创意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分析与模型构建,3.2.3均衡条件分析
理论分析II:公共艺术教育的中观与宏观经济效应
4.1创意经济视角下公共艺术教育的中观与宏观经济效应
4.1.1创意经济时代:艺术与科技的联姻
4.1.2公共艺术教育、创意阶层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4.1.3文化创意产业:公共艺术教育的直接中宏观经济效应
4.1.4从创意系统到创意城市:公共艺术教育的间接中宏观经济效应
4.1.5总结与补充:收入分配效应
4.2理论模型:包含创意人力资本的两类经济部门增长模型
4.2.1创意人力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变迁与非平衡增长
4.2.2人力资本差异、诱致型技术进步与工资差距
5实证研究I:公共艺术教育的微观经济效应
5.1数据与方法
5.1.1调研方案概述
……
附录A面向国内在校大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B面向美国在校大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C面向已就业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D面向企业高管或人力资源主管调查问卷参考文献
1导论
1.1研究背景
1.1.1创意经济与创意阶层的崛起
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迫使各流派经济学家反思旧有的经济模式和经济学理论,探寻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据此设想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关于危机成因和对策的争论,几乎成为各流派经济思想交锋的焦点。“淡水派”经济学家将危机归咎于政府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住房信贷优惠,“咸水派”经济学家将危机归咎于政府对金融行业的放松管制,熊彼特学派经济学家一反常态地认为危机起源于创新活动和技术进步的停滞,新马克思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则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危机起源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导致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进而引发内生性需求不足。在这场论争中,著名创意经济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另译理查査德・弗罗里达)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他指出,每次重大经济危机都预示着生活方式、生产组织系统和经济地理格局的巨大更替,即所谓经济的“重启”①(这与非主流学派的“长波周期”理论不谋而合)。此次危机的起因在于,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一一福特制生产、大规模消费和相应的郊区化生活方式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生产潜力。新一轮重启意味着“一场强有力的、根本性的经济转型,无论是产业系统和整体经济,都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创造力和理念”②。相应地,人们生活与生产的空间布局也将向着更具多元化、包容性、流动性和网络集聚效应的都市圈聚集,从而“拥有最快的思想发展速度、最大的创新型人才密度以及最高的新陈代谢能力”③。用佛罗里达更早的一部成名作的话来说,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意经济和创意人才的潜力④。
初看起来,佛罗里达所说的“创意经济”与20世纪90年代被热炒的“知识经济”在概念上大同小异。当“知识经济热”随着世纪之交网络经济泡沫的破裂而“退烧”,本轮经济危机之后各国政界痛定思痛地提出重振制造业的口号之时,再次强调知识经济、创意经济似乎成为不合时宜的老调重弹。然而笔者认为,此处所说创意经济与20世纪90年代所指的知识经济有着很大不同。创意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已不再是(或者至少不仅是)各种“高精、尖”的科学技术,而是“创意”一一种传达审美体验与文化内涵,并通过与高新技术结合使之转化成新产品、新业态乃至新的消费形式的能力。相应的核心人才亦不再是人们印象中严谋、冷峻甚至刻板的科技精英与金融新贵,而是兼具专业技能与艺术素养,充满新活力的“创意人才”。事实上,“危机本身反映出美国以及全球大部分地区都未能建立一个持续有效的经济系统,未能充分利用知识和创造力来促进生产的发展。金融系统并没有很好地帮助经济提升,反而起到了相反的破坏作用:金融业汇聚了大量的资本,并将这些资本投入房地产和高风险的金融工具中,从而抢占了对新技术、新产业的投入,最终产生了一系列的泡沫”①。具体来说,与传统工业经济或传统印象中的知识经济相比,创意经济体现出以下新特征。
首先,消费升级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或创意元素在传统产业中的普及。在后工业化时代,人们对商品的消费已不再满足于商品的实际功能或使用价值,而越发看重商品带来的美学体验、情感诉求、文化内涵或“符号价值”。消费日益成为人们实现社会认同与自我表达的手段。中国台湾学者詹伟雄敏锐地提出,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了“脚的经济”“手的经济”“脑的经济”阶段,现在正转型步人“心的经济”阶段:人们通过消费审美体验建构“自我”,建构那个“美好的自我”“艺术化的自我”;②人们争相“爱美”“学美”“表达美”,推动了“日常生活的美学化”。如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所说:“美学的生活,就是把自己的身体、行为、感觉和激情,把自己不折不扣的存在,都变成一件艺术品。”③在此需求推动下,商品形式与经济结构亦悄然发生了转型:不仅与美和艺术直接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所占比例和重要性与日俱增,传统产业也越发注重美学价值与消费体验,注重技术、功能与艺术、情感属性的交融,从而更多地结合了文化创意元素。
其次,科技与艺术的高度融合促发了新型创意阶层的崛起。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层出不穷,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科技成为新一代美学体验或艺术表达的前提和手段,而大众消费对美学和艺术的追求则为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正如突飞猛进的计算机和声光电技术让好莱坞电影成为动人心魄的视听盛宴,亦让传统的剧场、展馆、购物中心重新焕发光彩,成为造梦的殿堂;芯片和触摸屏的更新换代让电脑和手机可以灵活地改变形状,幻化成为人们手中的一件艺术品;新材料技术让塑料可以呈现“暴风雨后的天空”或落日余晖般的色彩④。在这场经济浪潮中,较受欢迎和具有竞争力的莫过于兼具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的跨界、复合型人才。他们作为创意阶层中的佼佼者,首先集中存在于科技、建筑、设计、教育、艺术以及娱乐等直接生产新知识、新技术、新创意的产业;其次存在于商业、金融、法律、保健等为创意经济提供专业支持服务的领域⑤。他们不是像科学家或工程师那样纯用左脑,还要善用感性的右脑,去创造让人愉快而渴望拥有的价值,并结合左脑的技术能力使之成为现实中的产品。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形象地称其为“布波族”(Bobos),也就是一脚踏在专业精进、野心勃勃的布尔乔亚(bourgeios)世界,另一脚踏在浪漫不羁、富有艺术家气质的波希米亚(bohemian)世……
本书的主体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部分。前者综合应用跨学科理论,依次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微观经济效应和中观、宏观经济效应,并建立正式的理论模型。后者通过面向在校大学生、已就业人员和企业高管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和宏观统计数据分析,依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微观经济效应和中观、宏观经济效应加以实证检验。本书旨在综合应用艺术学、脑科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公共艺术教育在个人就业能力、收入分配、就业和产业结构、区域和宏观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经济效应,以及这些效应各自得以达成的内在机理和相互间作用关系,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对这些效应加以实证检验,进而针对当前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