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明儒学感应思想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宋明儒学感应思想研究

全新正版未拆封

37.95 3.9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济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章林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0-03

天吾之青豆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章林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9
  • 版次 1
  • ISBN 9787522705125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页
  • 字数 336.0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一方面将宋明儒学感应思想与先秦两汉的感应思想作纵向比较,另一方面将其与西方近代哲学一科学以因果关系为核心的世界图式作横向比较,确立了宋明儒学感应思想的大致坐标。在此基础上对宋明儒学主要思想家的感应思想进行梳理、归类,按照感应思想自身发展的理路,从气之感应、心之感应以及良知感应三个大的方面展开。在以三大板块来对感应思想作“共性”分析的同时,也极力考察不同思想家关于感应思想的“个性”认识,显示感应思想在宋明儒学内部的发展和演变。
【作者简介】
章林,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宋明儒学、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各一项;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在《哲学与文化》《孔子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宋明以前儒家感应思想概述
  第一节  上古时期:交感巫术的道德化转向
    一  从交感巫术到科学思维:人类学视域下人类思维的发展
    二  占卜、祭祀与巫术:商代人神交通的三种形式
    三  由帝到天:从主宰性到互动性
  第二节  春秋、战国:儒家感应图式的初步建构
    一  仁作为感应之德的确立
    二  “恻隐之心”:感应与同情
    三  《易传》:世界感应图式的初步建构
  第三节  两汉时期:天人感应思想的形成与衰落
    一  人副天数:天人感应的先天构架与基础
    二  同类相感:天人感应的原则
    三  人弘天道:天人感应的道德旨归
    四  王充对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批判
第二章  气之感应
  第一节  本源之气的感应作用
    一  气本和气化
    二  同类相感和二端之感:本源之气感应作用的形式与原则
    三  本源之气感应作用的特征
  第二节  气化万物的感应作用
    一  万物与物性
    二  因性相感:气化万物感应作用的形式与原则
    三  外感:事物之间普遍的相互作用关系
    四  气化万物感应作用的特征
  第三节  作为天理的感应作用
    一  理之感应与感应之理
    二  内感:感应之理的形式
    三  感应之理的特征
第三章  心之感应
  第一节  心与气之感应
    一  气志之感应
    二  祭祀之感应
    三  卜筮之感应
    四  心与气感应作用的特征
  第二节  心与物理之感应
    一  感觉与感受:心对物的直接感知
    二  体物与格物:心对物理的体知
    三  心与物理感应作用的特征
  第三节  心与心之感应
    一  同情与感动:心与心的自发感通
    二  主宰和推:心与心的自主感通
    三  心与心感应作用的特征
第四章  良知感应
  第一节  良知的特质
    一  心与良知
    二  良知的四重面相
    三  良知“与物无对”及其意涵
  第二节  良知寂感作用
    一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良知感应的方式
    二  寂感的两种形式:自寂而感与即寂即感
    三  两种形式之间的争论
  第三节  自然感应:良知寂感的原则与特质
    一  自然与自由
    二  良知感应的特质
    三  良知寂感之张力及其消解
结语
    一  内在感应论:宋明儒学感应思想的历史定位
    二  生机主义:以感应为基础的宋明儒学宇宙观的总体特质
    三  感应之道的界限: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