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未拆封
¥ 39.66 1.4折 ¥ 281 全新
仅1件
作者[英]托马斯·哈代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3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0-03
《德伯家的苔丝》(1891)是托马斯·哈代所写最后两部重要长篇小说之一,这部作品不仅在作者本国,而且在世界范围,久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为专业研究人士所瞩目,为电影、戏剧界的艺术家们所礼遇,一百多年来早已被公认为哈代优秀的代表作品,被列入世界文学经典阆苑。读者和评论界大多认为,这部作品极突出的成就在于成功地塑造了苔丝这一女性形象。苔丝的父亲是贫苦的乡下小贩,生性怠惰,愚昧无知;母亲过去是挤奶女工,头脑简单,图慕虚荣,他们都是听凭时代风雨恣意摧残的小人物。苔丝作为这样一个家庭中的长女,接受了当地农村小学初步的教育之后,从十四五岁就开始在饲养场、牛奶场和农田劳动。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实际面临的却是环境的愚昧、经济的贫困、暴力的污损、社会的歧视、爱人的遗弃,她面对种种有形无形的势力摧残,经历了对世俗成见的怀疑、否定和抗争,最终仍成为可怜的牺牲。哈代为苔丝设计的人生舞台时限极短,从她在家乡村野舞会上出场,到她在标志死刑的黑旗下丧生,历时不过五六年,但她那短暂一生中的种种遭遇,却足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还乡》(1878)是哈代具有代表性的“性格与环境的小说”,也是哈代创作中期的重要成果,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杰作。故事讲述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克林·姚伯从巴黎还乡,自愿抛弃繁华世界纷扰劳烦的的生活,试图在爱敦荒原的穷乡僻壤开创一番经邦济世、开蒙启智的事业,却遭遇了重重阻挠。女主人公游苔莎生于繁华世界,流落苍莽未凿的荒原,并意欲逃离荒原。夫妻二人都不满于现状,具有超出荒原人传统习俗的现代意识,但彼此格格不入,婚后冲突愈演愈烈,加之命运拨弄,最终酿成悲剧。游苔莎是哈代为世界文学画廊贡献的一位深沉浑厚、魅力经久不衰的女性形象,一尊具有凡人七情六欲的异教女神,她的叛逆、追求、烦恼和幻灭,都超前于哈代所处的时代,而与我们这个时代的视野、洞察与感性深刻地共鸣。
《无名的裘德》(1895)是托马斯·哈代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自此以后,哈代转向诗歌创作,《裘德》也被认为是他小说的“天鹅绝唱”。哈代自称要在书中写出“灵与肉的生死搏斗”,以悲怆的笔调叙述了乡村青年裘德一生的而悲剧。裘德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他在艰苦劳作之余,摸索自学,排除重重障碍,来到他视为知识圣地的基督寺(影射牛津),但却只能以石匠之身被拒之于大学门外,壮志未酬而身先死。女主人公淑聪颖美貌,是继承父业的圣像工艺师和受过师范教育的青年女性,其思想言行更体现了当时英国早已萌动的女权运动,而在气质上比裘德多一番接受新思潮的敏锐激进。裘德与淑作为自我奋斗的男女青年,受当时社会条件制约,付出了高昂而又惨痛的代价,但终难施展抱负。《无名的裘德》堪称哈代极具社会批判力度的长篇;这一对失败者的生存奋争和精神追求,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19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一生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大量中短篇小说和诗集,其小说作品以深邃的悲剧特质、无与伦比的自然描摹功力以及对时代的冷静观照著称,代表作包括《远离尘嚣》(1874)、《还乡》(1878)、《卡斯特桥市长》(1886)、《德伯家的苔丝》(1891)、《无名的裘德》(1895)等。弗吉尼亚·伍尔夫称他是“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作家”,美国文学评论家卡尔·韦伯将之誉为“英国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
《还乡》
原序
第一卷 三女性
第二卷 归来
第三卷 迷恋
第四卷 闭门羹
第五卷 发现
第六卷 后事
《无名的裘得》
原序
跋
第一部 在玛丽格伦
第二部 在基督寺
第三部 在梅勒寨
第四部 在沙氏屯
第五部 在奥尔布里坎和别的地方
第六部 重回基督寺
《德伯家的苔丝》
原书第一版弁言
原书第五版及后出各版序言
第一期 白璧无瑕
第二期 陷淖沾泥
第三期 旗鼓重整
第四期 兰因絮果
第五期 痴心女子
第六期 冤家路狭
第七期 功成愿满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