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位置:挑战与博弈
全新正版未拆封
¥
70.4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张帆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3-12
上书时间2024-07-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帆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23-12
-
版次
1
-
ISBN
9787100231718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24页
- 【内容简介】
-
文学在当前新型的文化结构内部占有何种位置? 本书从文学的“审美”与“历史”、叙事话语及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具体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学:审美与历史视域》,主要围绕文学的“审美”与“历史”展开论述,文学之所以未曾被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覆盖,“审美”的存在无疑是一个重要理由。而强烈的审美愉悦诉诸感性,但审美经验不仅是几件艺术作品带来的心理潮汐,而且可能转换为另一种历史认知。当然,所谓的历史认知包含不同的视角与观念。审美的介入就是与这些视角与观念形成积极的对话,这个对话过程就是一个 “博弈”的过程。第二部分是《古典与现代:叙事及其虚拟空间》,相对于古典文学的典雅内敛、“温柔敦厚”,当前社会大众更乐于享受叙事文类提供的传奇、悬念、曲折跌宕,现代“叙事学”也远远超出结构主义的理论视域而拥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如此强劲地介入当代叙事,互联网正在制造各种新型的叙事话语,因此,当前文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第三部分是《阐释:开放与边界》,阐释学的现代转折涉及的核心问题即“开放/边界”,文学批评又是阐释之中一个特殊的分支,并且因为阐释获得进入历史纵深的路径。这部分主要从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围绕“开放/边界”反复论辩,因为如何阐释终将涉及精神的塑造形式。
- 【作者简介】
-
张帆,笔名南帆,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84年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曾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福建省委员会主任,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福建省文联主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等职务。历任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重量人选,中宣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第二批‘四个一批’人才”,福建省优秀专家。 出版《文学的维度》《冲突的文学》《后革命的转移》《无名的能量》《先锋的多重影像》等多部学术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30余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多次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著作《无名的能量》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2017),散文随笔集《辛亥年的枪声》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7),学术著作《五种形象》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2010)。多次获得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福建省优秀作品一等奖等奖项。
- 【目录】
-
目录:第一部分文学:审美与历史视域第一章 文化结构、现代性:文学的位置第二章 文学:概念建构与大众娱乐第三章 挑战与博弈:文化研究之后第四章 审美主义及其历史视域第五章 文学批评与“历史”概念第六章 “历史化”的构想与矛盾第七章 文学理论:若干命题的内涵、联系与延展第二部分古典与现代:叙事及其虚拟空间第八章 雅、俗之辩第九章 “趣”:跨越古典与现代第十章 讲个故事吧:情节的叙事与解读第十一章 摇摆的叙事学:人物还是语言?第十二章 乐观的前提:袪魅与复魅第十三章 虚拟、文学虚构与元宇宙第十四章 网络加持与文学批评谱系第三部分阐释:开放与边界第十五章 文学批评:八个问题与一种方案第十六章 开放的解读及其边界第十七章 作者、读者与阐释第十八章 阐释的共识——读张江教授《论阐释的有限与无限》附录:数学语言的局限第十九章 阐释的辩证平衡第二十章 文学批评、阐释与意义空间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