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学(第2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病理学(第2版)

全新正版未拆封

24.16 4.4折 54.8 全新

仅1件

山东济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萍、李瑞琴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

版次0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1-15

天吾之青豆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萍、李瑞琴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9
  • 版次 01
  • ISBN 9787030537096
  • 定价 54.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6页
  • 字数 5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病理学(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之一,内容包括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侧重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病理生理学侧重从功能、代谢上研究疾病。结合中医院校的实际,本着教材应体现知识、方法、结构、内容等方面的创新,紧跟和引领教学实践的原则,《病理学(第2版)》延续第1版《病理学》的章节设计及编写结构,并对教材的章节安排、内容编写、教学模式、编写格式等进行了新的编写与修订,并将“二维码”融入教材插图中。病理教材中大体和组织学照片,一直以来是通过彩色套印提高图片清晰度及辨识力,但也增加了印刷成本及学生购书压力。
【目录】

前言
绪论 1
第一章 疾病概论 7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7
第二节 病因学 8
第三节 发病学 10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13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6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16
第二节 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制 19
第三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20
第四节 损伤的修复 29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6
第一节 局部充血 36
第二节 出血 39
第三节 血栓形成 41
第四节 栓塞 45
第五节 梗死 47
第四章 炎症 52
第一节 炎症概述 52
第二节 急性炎症 55
第三节 慢性炎症 66
第五章 肿瘤 69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69
第二节 肿瘤的基本特征 70
第三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74
第四节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77
第五节 恶性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78
第六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79
第七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80
第八节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及上皮内瘤变 81
第九节 常见肿瘤举例 82
第十节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87
第六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93
第一节 水与电解质的正常代谢 93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95
第三节 钾代谢紊乱 99
第七章 水肿 104
第一节 水肿的发生机制 104
第二节 水肿的病理变化 107
第三节 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108
第八章 酸碱平衡紊乱 110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110
第二节 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114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116
第四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122
第五节 酸碱平衡紊乱分析判断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24
第九章 缺氧 127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127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128
第三节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131
第十章 发热 136
第一节 发热的概念 136
第二节 发热的病因 137
第三节 发热的体温调节机制 139
第四节 发热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142
第五节 发热的意义 144
第十一章 应激 146
第一节 概述 146
第二节 应激反应的主要表现 147
第三节 应激与疾病 152
第十二章 休克 156
第一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156
第二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 158
第三节 休克的发病机制 163
第四节 休克时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变化 166
第十三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70
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70
第二节 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和发展的因素 172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 174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的功能代谢变化 175
第十四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178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 178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179
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 184
第十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187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187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92
第三节 高血压病 194
第四节 风湿病 198
第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200
第六节 心瓣膜病 201
第七节 心肌炎和心肌病 203
第八节 周围血管病 204
第九节 心力衰竭 205
第十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214
第一节 肺炎 214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20
第三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24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225
第五节 呼吸衰竭 229
第十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235
第一节 胃炎 235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237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 239
第四节 肝硬化 244
第五节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248
第六节 肝衰竭 253
第十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 260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261
第二节 肾盂肾炎 269
第三节 泌尿系统常见肿瘤 270
第四节 肾衰竭 273
第十九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281
第一节 子宫疾病 281
第二节 滋养层细胞疾病 288
第三节 乳腺疾病 290
第四节 前列腺疾病 293
第二十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296
第一节 淋巴结的良性增生 296
第二节 淋巴瘤 298
第三节 髓系肿瘤 304
第四节 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肿瘤 306
第二十一章 常见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308
第一节 结核病 309
第二节 伤寒 317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319
第四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20
第五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322
第六节 梅毒 323
第七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325
第八节 阿米巴病 326
第九节 血吸虫病 329
附 病理学常用新技术原理及应用 334
第一节 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334
第二节 电子显微镜技术 336
第三节 显微切割技术 337
第四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337
第五节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 339
第六节 原位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 341
第七节 流式细胞技术 341
第八节 图像采集和分析技术 343
第九节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344
第十节 生物芯片技术 345
第十一节 生物信息学技术 347
主要参考文献 34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