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变迁:中国儿童文学与儿童形象(1917-2020)
全新正版未拆封
¥
34.82
4.7折
¥
74
全新
仅1件
作者韩雄飞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3-11-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韩雄飞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8215343
-
定价
74.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内容简介】
-
本书主要围绕着中国文学、身体书写和形象这三个关键词,研究五四以来中国文学在不同社会语境、教育理念影响下对“”想象的历史变迁,以“身体”和“形象”为核心梳理中国文学的发展演进史。主要包括形象的文本生成与在五四启蒙主义思潮中身体的“发现”;3040年代救亡语境中身体的文学想象与形象的类型化建构;5070年代集体主义规约下形象的统合与身体的工具书写;新时期后本位理论下身体的具象书写与形象的个化建构;后文学“分化期”语境中形象的多元表达等五章主体内容。通过文学研究反思社会对身体的规训和建构,建立一种“以人为本”“以身体为本”的审美根基。
- 【作者简介】
-
韩雄飞(1987—),黑龙江鸡西人,文学博士。现任职于湖州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被评为“南太湖优秀文化人才(C类)”,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青年优秀人才)”。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学术著作4部,获得省、市级科研奖励9项。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身体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现状
第二节 儿童身体书写及儿童形象
第二章 儿童形象的文本生成与五四启蒙主义思潮中儿童身体的“发现”
第一节 被损害的儿童形象:聚焦儿童身体的问题小说
第二节 被神化的儿童形象:美好理想在儿童身体上的投射
第三节 写实的儿童形象:日常生活中儿童身体的呈现
第三章 救亡语境中儿童身体的文学想象与儿童形象的类型化建构
第一节 儿童身体的阶级归类
第二节 革命话语中儿童形象的成长叙事与儿童身体的符号化书写
第三节 战争书写中的儿童形象与儿童身体
第四节 硝烟之外:儿童形象的多元化呈现
第四章 集体主义规约下儿童形象的统合与儿童身体的工具性书写
第一节 “新儿童”的形象塑造
第二节 劳动叙述中儿童身体的价值呈现
第五章 儿童本位理论下儿童形象的个性化建构与儿童身体的具身性书写
第一节 见证与还原:儿童的“文革”经验和身体印迹
第二节 儿童形象的身体呈现与在服饰、发式中的具体表达
第三节 儿童身体性意识的觉醒及在儿童形象中的呈现
第四节 病儿形象与疾病中儿童身体的书写
第五节 儿童文学的死亡书写与身体消逝的文学表达
第六章 儿童文学“分化期’’语境中儿童形象的多元表达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儿童形象与身体书写
第二节 留守儿童的形象塑造与身体沉浮
第三节 重述战争题材小说中的儿童形象与身体书写
第四节 童年的浪漫想象与儿童身体的诗意表达
第五节 儿童幻想小说中身体的形象书写及文化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围绕五四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在不同社会语境、教育理念影响下的有关“身体书写”的历史变迁
,以“儿童身体”和“儿童形象”为核心梳理了一百多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演进史。
身体既是儿童成长的物质依托,也是儿童主体建构的精神载体。文学身体的书写为儿童的生理身体提供了一种文本镜像,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身体书写史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呈现了不同时期的儿童或曲折坎坷或丰富多彩的童年。本书以身体哲学对“身体”的重新定义为理论支点,思辨中国儿童文学对“身体”的文本呈现、价值判断和美学追求
,并挖掘儿童文学的生命教育价值,指出儿童文学应建立一种“以人为本”“以身体为本”的审美根基,并将对“儿童身体”的尊重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提倡为儿童构建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打诰一个绿色的生态空间。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