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

全新正版未拆封

29.28 4.3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济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明辉、李育侠 著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4-11

天吾之青豆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明辉、李育侠 著
  •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6
  • 版次 1
  • ISBN 9787568922463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8页
【内容简介】
  审判中心主义是一种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司法实践的具体情况并以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方略为目标的科学诉讼观和方法论,旨在纠正原来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侦查中心主义的弊端和倾向,建立科学、合理的司法证据制度,保障法官裁判的真实和正确,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刑事证据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定案件事实和作出正确裁判的关键和核心,证据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审判中心主义能否实现,关系着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建立。因此,想要实现审判中心主义,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必须首先对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进行改革,使其符合审判中心主义的要求,《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即以此为主线而展开。
  《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首章为我国实行审判中心主义的背景,旨在从时代、实践和哲学三个方面说明实行审判中心主义的必要性;第二章为审判中心主义在证据制度上的要求,紧扣《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主旨,分析在审判中心主义背景下对于证据制度有哪些原则性要求,从而为后面刑事诉讼不同阶段的证据制度改革提供前提和奠定基础。后面三章,即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侦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分析了当前证据制度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的措施。
【作者简介】
  李明辉,山东昌邑人,任职于西南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新西兰奥塔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Otago)访问学者(2014.2-2015.2),兼职律师。研究领域集中于诉讼法学和法律史学,承担“证据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司法鉴定学”以及“仲裁法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持、主研省部级课题多个,在《光明日报》(理论版)、《甘肃政法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主编教材两部。

  李育侠,任职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法哲学的研究。
  近年来,先后在《华章》《学理论》《东方教育》《教育》等文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参与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权利边界论:当代自由主义之审视”:主持重庆市社科联课题“习近平司法哲学创新研究”以及多项校级课题。
【目录】
第一章 我国实行审判中心主义的背景
第一节 我国实行审判中心主义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我国实行审判中心主义的实践背景
第三节 我国实行审判中心主义的哲学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为例

第二章 审判中心主义在证据制度上的要求
第一节 法院最终认定一切证据的效力
第二节 证据的审查判断在法庭上完成
第三节 以直接言词原则认定证据效力
第四节 全面贯彻证据认定事实的规则

第三章 侦查阶段的证据制度改革
第一节 侦查终结的事实认定标准
第二节 建立健全符合裁判要求、适应各类案件特点的证据收集指引
第三节 建立侦查阶段录音录像制度
第四节 统一司法鉴定标准和程序
第五节 完善见证人制度
第六节 建立重大案件讯问合法性核查制度
第七节 完善补充侦查制度

第四章 审查起诉阶段的证据制度改革
第一节 建立人民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引导和说理机制
第二节 强化人民检察院庭前准备和当庭讯问、举证、质证
第三节 健全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移送证据的审查核实制度

第五章 审判阶段的证据制度改革
第一节 健全庭前证据展示制度
第二节 规范法庭调查程序
第三节 落实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
第四节 完善证人保护、出庭、补助制度
第五节 严格落实依法依证裁判规则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