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系统(原书第2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机器人系统(原书第2版)

全新正版未拆封

32.98 4.2折 79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济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塔伊·米赫尔(Matja·Mihelj(斯洛文尼亚)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3-04-09

天吾之青豆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塔伊·米赫尔(Matja·Mihelj(斯洛文尼亚)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1
  • 版次 1
  • ISBN 9787111699163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23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只需要读者对物理和数学有基本的知识,内容涵盖:机器人学概论、工业机器人机构的基本特征;、机器人机构几何模型、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器人传感器和机器人轨迹规划、机器人视觉、执行器轨迹或力的基本控制方案;带有进给装置和机器人抓手的机器人工作单元。第二版在上一版的基础上扩展了新主题: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和类人机器人。本书适用作为电气、机械、计算机、土木等专业的机器人学入门课程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机械手  3

1.2  工业机器人  6

第2章 齐次变换矩阵  9

2.1  平移变换  9

2.2  旋转变换  10

2.3  位姿和位移  13

2.4  机器人的几何模型  16

第3章 机器人机构的几何描述  21

3.1 运动副的矢量参数  21

3.2 机构的矢量参数  24

第4章 方向  30

第5章 二连杆机械手  37

5.1 运动学  37

5.2 静力学  41

5.3 工作空间  42

5.4 动力学  46

第6章 并联机器人  54

6.1 并联机器人的特点  54

6.1.1 自由度数  55

6.1.2 并联机器人的优点和缺点  57

6.2 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编排  57

6.2.1 斯提沃尔特-苟夫平台  57

6.2.2 德尔塔机器人  58

6.2.3 平面并联机器人  59

6.2.4 并联仿人肩  60

6.3 并联机器人的建模与设计  61

6.3.1 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和坐标  62

6.3.2 并联机器人的逆向运动学和正向运动学  63

6.3.3 设计并联机器人  64

第7章 机器人所用传感器  66

7.1 感知原理  66

7.2 运动传感器  66

7.2.1 传感器的安装位置  66

7.2.2 电位计  67

7.2.3 光电编码器  68

7.2.4 磁编码器  72

7.2.5 转速计  72

7.2.6 惯性测量单元  73

7.3 接触式传感器  75

7.3.1 触觉传感器  75

7.3.2 限位开关和碰撞传感器  76

7.3.3 力和力矩传感器  76

7.3.4 关节力矩传感器  78

7.4 接近和测距传感器  79

7.4.1 超声波测距仪  79

7.4.2 激光测距仪和激光扫描仪  81

第8章 机器人视觉  83

8.1 系统配置  83

8.2 正向投影  83

8.3 反向投影  88

8.3.1 单摄像机  88

8.3.2 立体视觉  90

8.4 图像处理  92

8.5 从图像获得物体位姿信息  92

8.5.1 摄像机标定  93

8.5.2 物体位姿  94

第9章 轨迹规划  96

9.1 两点间轨迹的插值  96

9.2 路径点插值法  98

第10章 机器人控制  104

10.1 基于内部坐标系的机器人控制  105

10.1.1 PD位置控制  105

10.1.2 具有重力补偿的PD位置控制  106

10.1.3 基于逆向动力学的机器人控制  107

10.2 基于外部坐标系的机器人控制  110

10.2.1 基于转置雅可比矩阵的控制  111

10.2.2 基于逆雅可比矩阵的控制  112

10.2.3 具有重力补偿的PD位置控制  112

10.2.4 基于逆向动力学的机器人控制  113

10.3 基于接触力的机器人控制  115

10.3.1 通过逆向动力学线性化机器人系统  116

10.3.2 力的控制  117

第11章 机器人工作环境  120

11.1 机器人安全性  120

11.2 装配过程中的机器人外围设备  124

11.3 供料装置  125

11.4 传送带  129

11.5 机器人抓爪和工具  130

第12章 协作机器人  135

12.1 协作工业机器人系统  135

12.2 协作机器人概述  136

12.3 协作操作  138

12.3.1 安全可控的机器人停止  139

12.3.2 示教  139

12.3.3 速度和距离监控  140

12.3.4 功率和力的限制  142

12.4 协作机器人的抓爪  144

12.5 协作机器人系统的应用  145

第13章 移动机器人  147

13.1 移动机器人运动学  148

13.2 导航  153

13.2.1 定位  153

13.2.2 路径规划  156

13.2.3 路径控制  157

第14章 仿人机器人  163

14.1 双足移动  164

14.1.1 零力矩点  164

14.1.2 步态生成  166

14.2 模仿学习  169

14.2.1 观察人类运动并将其迁移至仿人机器人运动  169

14.2.2 动态运动基元  172

14.2.3 线性动力学系统的收敛性  173

14.2.4 点到点运动的动态运动基元  173

14.2.5 通过单次示教估算DMP参数  176

14.2.6 DMP调制  177

第15章 工业机械臂的精度和重复性  180

附录 圆周运动加速度的推导  189

参考资料  191

索引  19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