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研究

全新正版未拆封

52.69 7.0折 75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济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文传浩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9

版次3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4-09

天吾之青豆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文传浩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9
  • 版次 31
  • ISBN 9787030490162
  • 定价 7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6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丛书
【内容简介】
  《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研究》在界定长江上游流域 范围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的 背景和现状,其次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 生态社会文明、生态文化文明和生态政治文明五个维 度构建了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并 详细探讨了长江上游典型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四 川省、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后提出 了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本书以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的,可 供经济学、生态学等相关专业师生和研究人员使用, 也可供政府决策部门和对流域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
【目录】
丛书序
序言
第一章 长江上游地区范围界定
第一节 长江上游流域范围界定
一、我国流域和水系划分的主要方案
二、长江流域水系划分
三、长江上游流域范围的界定
第二节 长江上游自然地理区范围
一、我国自然地理区划的主要方案
二、长江上游自然地理区范围的界定
第三节 长江上游生态功能区范围
一、我国生态功能区划的主要方案
二、长江上游生态功能区范围的界定
第四节 长江上游经济区范围
一、我国经济区划的主要方案
二、长江上游经济带范围的界定
第五节 长江上游文化区范围
一、我国文化区划的主要方案
二、长江上游文化区范围的界定
第二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及基础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生态文明理论和政策梳理
一、生态文明内涵阐释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背景
三、生态文明理论和政策的梳理总结
第二节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背景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背景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背景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背景
第三节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一、关于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梳理
二、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
第三章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困境
第一节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一、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的现状
二、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现状
三、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的现状
四、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的现状
五、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的现状
第二节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经济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二、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三、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社会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四、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化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五、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政治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第四章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
第一节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框架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外延、特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五大特征
第二节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一、总体目标
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五章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云南省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云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二、云南省生态工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三、云南省生态服务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贵州省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贵州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二、贵州省生态工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三、贵州省生态服务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四川省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四川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二、四川省生态工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三、四川省生态服务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重庆市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重庆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二、重庆市生态工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三、重庆市生态服务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 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云南省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季风热带北缘热带雨林生态区
二、高原亚热带南部常绿阔叶林生态区
三、澜沧江、把边江中游中山山原季风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生态亚区
四、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生态区
五、青藏高原东南缘寒温性针叶林、草甸生态区
第二节 贵州省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区
二、石漠化防治区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四、工矿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区
五、生态保护区
第三节 四川省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成都平原区
二、盆地丘陵区
三、盆周山地区
四、川南山地丘陵区
五、攀西地区
六、川西高山高原区
七、川西北江河源区
第四节 重庆市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都市功能核心区
二、都市功能拓展区
三、城市发展新区
四、渝东北、渝东南生态区
第七章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云南省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建设节 约型社会
二、云南省生态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贵州省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建设节 约型社会
二、贵州省生态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四川省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建设节 约型社会
二、四川省生态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重庆市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建设节 约型社会
二、重庆市生态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云南省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贵州省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四川省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重庆市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九章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云南省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贵州省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四川省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重庆市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的解释
附录二 国家级生态市(区、县)、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已命名的生态村
附录三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梳理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