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与价值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化与价值

全新正版未拆封

30.75 3.9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济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崔治忠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3-04-09

天吾之青豆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崔治忠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3078740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0页
  • 字数 236.0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从哲学维度分析了文化与价值、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价值与核心价值观、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优秀儒家道德文化之间的关系,较为系统地回答了价值的涵义与功能、价值在文化中的地位、多元文化的发展轨迹、核心价值观与文化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作者简介】
崔治忠,男,汉族,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在《求索》《理论探索》《青海社会科学》《学术交流》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现主持在研青海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2016年获得青海省“小岛奖励金”,2017年入选第二轮青海省高等院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017年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称号,2018年入选青海省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2018年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2018年获得青海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2019年入选青海省第九批高等学校省级骨干教师。出版著作《金岳霖知识论比较研究》。
【目录】
章 文化及其功能

节 文化的定义

一、 语境

二、 语境与文化

三、 哲学层面的文化

第二节 文化的本质

一、 在现实层面, 文化是人的生活样式

二、 在本质层面, 文化是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和历史积淀

三、 在生成层面, 文化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

第三节 文化的功能

一、 文化对个体的功能

二、 文化对社会的功能

三、 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功能

四、 文化对人类的功能

第二章 多元文化及其发展趋势

节 多元文化

一、 多元文化概念的使用

二、 多元文化的定义与实质

第二节 多样文化的形成与多元文化问题

一、 多样文化的形成

二、 多样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多元文化的共生互补

一、 多元文化互动日趋频繁

二、 共生互补是多元文化互动的价值追求

三、 多元文化共生互补的实现路径

第三章 价值、 评价以及价值观与文化的关系

节 价 值

一、 价值的定义

二、 价值的主体性与客观性

三、 价值的相对性与性

四、 价值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五、 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

第二节 评 价

一、 评价活动与评价标准

二、 评价与认识、 实践

三、 评价的功能

第三节 价值观与文化

一、 价值观

二、 文化结构

三、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认同

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蕴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优秀传统价值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观点和方法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炼与丰富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西方主流价值观的超越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化认同

一、 中华文化认同及其重要意义

二、 当前中华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

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强化中华文化认同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178

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认同与践行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方式与强化措施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模式与影响因素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践行模式

第二节 借鉴和吸收优秀传统价值理念

一、 传统儒家道德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对其的批判性继承

二、 以传统儒家道德文化中的对应价值理念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以传统儒家道德文化中的其他优秀价值理念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借鉴传统儒家文化中的道德培育模式和践行模式

一、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培育模式

二、 采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践行方式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