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治疗技术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生儿治疗技术

全新正版未拆封

100.86 5.1折 198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济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伟;周文浩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3-04-08

天吾之青豆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伟;周文浩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6
  • 版次 1
  • ISBN 9787117331555
  • 定价 1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铜版纸
【内容简介】
1.本书共23章,包括新生儿复苏、非机械通气的氧气吸入疗法、无创正压通气、常频机械通气、高频振荡通气、液体通气、体外膜氧合、一氧化氮吸入疗法、新生儿腹膜透析、新生儿连续性血液净化、血浆置换术、输血疗法、换血疗法、光照疗法、新生儿液体疗法、早产儿喂养、新生儿胃肠外营养、高压氧疗法、亚低温疗法、干细胞移植治疗、危重新生儿转运、新生儿抚触、袋鼠式护理。

   2.主要介绍各种临床常用技术的工作原理(机制)、适应证和禁忌证、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其防治、监测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突出实用技术的临床应用,反映国内外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与生命支持技术的新理论、新知识、新进展,是各级医疗机构的儿科、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特别是中、初级和基层医护人员必备书籍。
【作者简介】
现系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新生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免疫接种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生儿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新生儿医疗分会副理事长。
【目录】
第一章 新生儿复苏 /1

第一节 复苏前的准备 /1

第二节 复苏的基本程序 /3

第三节 复苏的最初步骤 /4

第四节 正压通气 /8

第五节 气管插管 /11

第六节 胸外按压 /17

第七节 药物 /19

第八节 复苏后监护 /20

第九节 早产儿复苏 /22

第十节 重度窒息濒死儿的复苏 /25

第二章 非机械通气的氧气吸入治疗 /30

第一节 新生儿低氧血症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30

第二节 缺氧的临床诊断与氧疗适应证 /33

第三节 新生儿氧疗方法 /35

第四节 停止氧疗或改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指征 /39

第五节 氧疗时的监护管理与注意事项 /40

第六节 新生儿氧疗合并症及预防 /42

第七节 早产儿氧疗原则 /44

第三章 无创正压通气 /47

第一节 无创正压通气的类型及原理 /47

第二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55

第三节 参数设定与调节 /57

第四节 撤机时机 /61

第五节 操作流程 /63

第六节 并发症 /67

第七节 监护和注意事项 /68

第八节 临床应用及疗效判断 /72

第四章 常频机械通气 /83

第一节 工作原理和作用机制 /84

第二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91

第三节 呼吸机参数设定及其调节 /93

第四节 通气模式及其选择 /101

第五节 撤机时机及撤离后的处理 /108

第六节 操作流程 /115

第七节 机械通气意外情况及其处理 /117

第八节 机械通气并发症及其处理 /119

第九节 机械通气治疗中的监护和注意事项 /126

第十节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机械通气策略 /131

第五章 高频振荡通气 /136

第一节 基本理论和工作原理 /136

第二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139

第三节 参数设定及其调节 /139

第四节 撤机时机及撤离后的处理 /142

第五节 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的比较 /143

第六节 高频振荡通气中的容量保证通气 /144

第七节 并发症及其处理 /146

第八节 监护和注意事项 /147

第九节 临床应用及疗效判断 /149

第六章 液 体 通 气 /153

第一节 工作原理 /153

第二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155

第三节 液体通气方法 /156

第四节 并发症及其处理 /158

第五节 监护和注意事项 /158

第六节 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估 /159

第七节 液体通气的安全性问题和局限性 /161

第七章 体外膜氧合 /164

第一节 体外膜氧合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165

第二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167

第三节 体外膜氧合支持模式 /168

第四节 体外膜氧合前准备及操作流程 /170

第五节 体外膜氧合基本参数 /173

第六节 体外膜氧合运行中的监测与管理 /174

第七节 并发症及其防治 /178

第八节 体外膜氧合的撤离及撤离后处理 /182

第九节 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估 /184

第八章 一氧化氮吸入疗法 /188

第一节 一氧化氮的作用及其机制 /188

第二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191

第三节 一氧化氮吸入装置 /192

第四节 操作流程 /193

第五节 一氧化氮吸入浓度的设定与撤离 /194

第六节 毒副作用及其防治 /197

第七节 监护与注意事项 /199

第八节 临床应用与疗效判断 /201

第九章 新生儿腹膜透析 /206

第一节 腹膜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206

第二节 腹膜透析的原理 /207

第三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209

第四节 腹膜透析的临床优势和弊端 /210

第五节 透析液成分及配制 /211

第六节 透析方法和操作流程 /212

第七节 并发症及其处理 /214

第八节 监护和注意事项 /216

第十章 新生儿连续性血液净化 /218

第一节 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技术工作原理 /219

第二节 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作用、优势与困境 /222

第三节 常用治疗模式及特点 /223

第四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226

第五节 置换液和透析液的配制 /227

第六节 血管通路的建立与参数设置 /231

第七节 操作流程 /236

第八节 并发症及其防治 /238

第九节 监测与注意事项 /240

第十一章 血 浆 置 换 /243

第一节 工作原理 /243

第二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244

第三节 血浆置换的方法 /246

第四节 操作流程 /248

第五节 并发症及其防治 /252

第六节 监测与注意事项 /255

第七节 临床应用与疗效判断 /256

第十二章 输 血 疗 法 /260

第一节 输血目的和原则 /260

第二节 备血和输血 /261

第三节 血液及血液成分制剂输注 /264

第四节 输血不良反应、风险及其处理 /279

第十三章 换 血 疗 法 /284

第一节 工作原理 /284

第二节 换血指征和禁忌证 /285

第三节 血源的选择和换血量的确定 /287

第四节 操作流程 /289

第五节 换血术后处理 /291

第六节 并发症及其处理 /292

第七节 监护与注意事项 /293

第十四章 光 照 疗 法 /295

第一节 工作原理 /295

第二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297

第三节 光疗方法 /298

第四节 影响光疗疗效的因素 /300

第五节 光疗效果评价和停止光疗指征 /301

第六节 光疗副作用及其防治 /302

第七节 光疗中的监护与注意事项 /303

第十五章 新生儿液体疗法 /306

第一节 新生儿水、电解质代谢特点 /306

第二节 新生儿水、电解质失衡的治疗 /311

第三节 新生儿临床常用液体 /324

第四节 新生儿酸碱失衡及处理 /327

第五节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液体治疗 /336

第十六章 早产儿喂养 /341

第一节 早产儿消化系统特点 /341

第二节 早产儿能量及各种营养素需求 /343

第三节 早产儿开始胃肠内喂养的时间 /347

第四节 乳类的选择 /348

第五节 母乳喂养策略 /351

第六节 母乳强化剂的使用 /352

第七节 早产儿喂养途径和方法 /356

第八节 早期微量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吮 /357

第九节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预防和处理 /359

第十节 早产儿营养评估 /363

第十七章 新生儿胃肠外营养 /367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368

第二节 液体需要量 /368

第三节 能量需要量 /369

第四节 电解质需要量 /370

第五节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补充 /372

第六节 三大营养素的静脉输注 /374

第七节 胃肠外营养液的配制 /378

第八节 胃肠外营养的输注途径和方法 /379

第九节 胃肠外营养并发症 /380

第十节 胃肠外营养的监测 /383

第十八章 高压氧治疗 /386

第一节 高压氧治疗的原理 /386

第二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388

第三节 高压氧装置 /389

第四节 操作流程 /390

第五节 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391

第六节 监护与注意事项 /392

第七节 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 /394

第十九章 亚低温治疗 /397

第一节 亚低温治疗原理 /397

第二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398

第三节 亚低温治疗装置 /401

第四节 亚低温治疗的技术操作 /402

第五节 亚低温治疗中的不良事件、监护与管理 /405

第六节 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估 /410

第二十章 干细胞移植治疗 /413

第一节 干细胞来源 /413

第二节 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415

第三节 干细胞培养 /416

第四节 干细胞的分离纯化与扩增 /417

第五节 干细胞移植的技术操作 /419

第六节 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影响因素 /421

第七节 干细胞移植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423

第八节 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估 /424

第二十一章 危重新生儿的转运 /430

第一节 转运指征 /430

第二节 转运设备及用品 /431

第三节 转运人员配备 /433

第四节 转运方式 /433

第五节 转运前的准备及病情稳定 /434

第六节 转运途中的监护与管理 /437

第七节 转运后的效果评估与反馈 /439

第二十二章 新生儿抚触 /441

第一节 抚触对新生儿的影响 /441

第二节 抚触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443

第三节 抚触所需的器材和用品 /444

第四节 抚触的方法 /445

第五节 抚触中的监护和注意事项 /451

第二十三章 袋鼠式护理 /454

第一节 作用及机制 /454

第二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456

第三节 父母的准备和环境要求 /457

第四节 袋鼠式护理体位与方法 /457

第五节 护理期间的监测与注意事项 /460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