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邻避风险的环境法治理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邻避风险的环境法治理研究

全新正版未拆封

41.67 4.7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济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健勋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5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3-04-08

天吾之青豆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杜健勋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5
  • 版次 1
  • ISBN 9787522701516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传统公部门无法有效完成环境风险带来的国家任务,为了确保风险治理与决策的质量与正当性,公部门必须仰赖私部门,才能完整践行环境风险治理与决策。本书以邻避风险的影响因素与风险链演化规律为基础,认为环境法权是邻避风险治理的法理基础,从邻避风险治
  理模式、治理结构、治理制度等层面,反省了长期以来技术与行政官僚的风险权威决策体系,在突破公私藩篱的基础上,推动科学民主化,扩大科学知识审查社群,提升决策效能。
【作者简介】
杜健勋,男,甘肃镇原人,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生态法学院)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中国台湾元智大学访问学者。研究兴趣涉及环境法哲学、环境宪法、风险治理、生态环境领域跨学科研究等。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社会转型与邻避风险的发生

  第一节  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

  第二节  中国社会结构与增长中的环境风险

    一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二  结构变迁中的环境风险

  第三节  邻避的意涵及特征

    一  邻避的意涵

    二  邻避的属性

  第四节  国家任务变迁与邻避风险治理

第二章  邻避风险的影响因素与风险链演化规律

  第一节  邻避风险总体描述

    一  邻避的发生与高环境污染相关,区域性强

    二  参与者形成共同认知,邻避效应传播迅速

    三  邻避诉求对象为地方政府

    四  理性维权与暴力抗争并存,组织化程度低

    五  网络信息传播推动现场抗议

    六  处置手段以策略性与临时性为主

  第二节  邻避风险的演化过程

    一  封闭决策与冲突萌芽阶段

    二  信息泄露与冲突酝酿阶段

    三  信息迅速传播与冲突发生阶段

    四  部分信息公开与暂时缓和阶段

    五  信息扭曲与再度高涨阶段

    六  官方承诺与冲突平息阶段

  第三节  邻避风险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原因

    一  政治因素与封闭决策系统

    二  经济因素与环保利益关切

    三  社会因素与意识形态变化

    四  心理因素与风险认知差异

  第四节  邻避风险的生成与风险链

    一  邻避设施实在风险:生产与分配

    二  邻避设施感知风险:社会建构

    三  邻避社会风险评估及阻断

第三章  环境法权:邻避风险治理的法理基础

  第一节  邻避风险治理的三重困境

    一  社会分工、发展逻辑和信息异化

    二  知识鸿沟、风险感知与价值选择

    三  管制、信任合作与代议制民主

  第二节  邻避风险治理的法律回应

  第三节  环境法权:邻避风险治理的正当性基础

    一  法权概念的缘起

    二  法权的构成

    三  环境法权的规范结构

  第四节  环境法权配置:邻避风险治理的法理与制度基础

    一  环境政治权利贫困与邻避发生

    二  环境政治权力改革与邻避风险治理

    三  环境社会权力能力增强与邻避治理

第四章  邻避风险的治理模式

  第一节  通过法治的邻避风险治理

  第二节  “命令-控制”型管控模式及其困境

一“命令一控制\"型管制模式下的行动主体角色

二“命令一控制”型管制模式的困境

第三节“命令一控制”型邻避风险管控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在 邻避风险议题形成方面

二在邻避风险安全标准制定方面

三在邻避风险评估方 而

四在邻避风险交流方面

五在邻避风险管理方面

第四节“参与一回应”型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与正当性

一“参与-回应\"型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二“参与-回应”型治理模式的正当性

第五节“参与一回应” 型治理模式的邻避治理实践

一“参与-回应”型治理模式下的行动主体角色转换

二“参与一回应”型治理模式寻求科学理性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平衡

三“参与一回应”型治理对我国邻避风险规制的核心问题回应

第五章邻避风险 的治理结构

第一节当前中国邻避风险治理结构问题

一邻避冲突中的暴力 与权力

二当前中国邻避风险治理中行动主体关系分析

第二节邻避风险治理结构重述

一传统的管制模式不能有效解决邻避风险难题

二共治的邻避风险治理结构是对现代社会分权与多样化社会的回应

三风险治理需要弥补福利国家和新自由主义的不足

第三节公私协力的邻避 风险治理结构转型

一基本要义与法理基础

二邻避风险治理结构转型与变革

三权利要求与信息流通变革

第四节公私协力的治理结构模型

一国家立法主体和行政主体的政策制定与执行能力

二市场主体将邻避风险成本内化与绿色创新的能力

三社会主体参与邻避风险决策的知识与能力

第六章邻避风险的治理制度

第一节公私协力邻避风险治理的制度框架

一基本制度

二操作性制度

第二节基本制度之风险交流: 跨越专业门槛的知识流动与信息共享

一心理的、 文化的、社会的风险交流

二通过风险 交流的知识流动和信息共享

三风险交流的制度过程

第三节基本制度之环境协商: 通过民主的信任重建与价值凝聚

一 环境协商:基于对代议制民主改进的邻避风险决策基础

二通过环境协商的信任重建和价值凝聚

三环境协商的可能模型

第四节基本制度之邻避动议制度

一邻避动议权的含义

二邻避动议的制度过程

第五节操作性制度之共识会议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