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面设计完全手册:第三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平面设计完全手册:第三版

全新正版未拆封

111.68 4.7折 238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济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影 译;[德]马库斯·韦格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4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3-04-08

天吾之青豆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影 译;[德]马库斯·韦格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4
  • 版次 1
  • ISBN 9787571419295
  • 定价 23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铜版纸
【内容简介】
《平面设计完全手册》热卖10年,再版3次,是欧美设计界长盛不衰,好评如潮的经典之作。凝聚平面设计师20年实践经验,严谨,系统,全面,为设计师提供满满干货。
  这是一本真正详尽的设计书。超600页的典范巨著,10个章节10个平面设计的核心要点,囊括一名平面设计师需要知道的一切知识。字典式检索目录,结构清晰,易于查询。书中依据严谨的系统逻辑,通俗易懂的表述形式,呈现给读者简明而全面的知识概念解读与真实有效的设计经验分析。
  作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并获得国家认证的软件培训师,作者无疑是设计实践与教学研究两方面的高手。这本书除了全面详尽的知识之外,还为读者提供切实有用,即学即会的操作步骤。*引进时对操作进行合理改写,避免中德设计软件版本差异给读者造成的操作困难,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需求。无论是设计小白,还是专业人士都能从中获益。它真正能帮助设计师解决几乎所有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入门到精通,从业余到专业,全面提升读者的设计能力。
  《平面设计完全手册》内含6000副经典与前沿的设计案例,有效提升设计品位,唤醒设计灵感,是设计师案头的参考宝典。
  重要的设计原理,无可争辩的设计技巧,基于实践的专业建议,这本书为读者构建了设计认知与实践的稳固基石,有效让读者从“学习者”过渡为“设计师”。
【作者简介】
马库斯·韦格是有着20余年设计经验的成功的平面设计师,并且是获得Adobe认证的软件培训师。他对版式和设计十分狂热,不断开办培训班、举办讲座和发表文章。
【目录】
前  言

1平面设计

1.1 艺术创作与设计是不同的

1.2 所有被创造出来的事物不一定都能被称为“设计” 

1.3 设计的分支

1.3.1 平面设计与排版

1.3.2 摄影与插画设计

1.4 视觉传达

1.5 形式服从于功能 

1.6 越少即越多

1.7 设计原则

1.7.1 整齐是重要的设计原则

1.7.2 以不变应万变——设计原则

1.7.3 设计原则的作用 

1.7.4 设计中的“阴”和“阳”

1.7.5 内敛与醒目

1.7.6 和谐与对比

1.7.7 轴线与比例

1.7.8 静态与动态

1.7.9 重要的设计方法是看

1.7.10 重要的设计工具是头脑

1.8 设计—纯粹的品位问题? 

1.9  学习设计 

2  视知觉原理 

2.1 格式塔视知觉原理 

2.1.1 简单律 

2.1.2 直线律 

2.1.3 连续律 

2.1.4 平行律 

2.1.5 接近律 

2.1.6 完整律 

2.1.7 相似律 

2.1.8 精确律 

2.1.9 对称律 

2.1.10 经验律 

2.2 眼球运动与元素的位置 

2.3 图形和基面的关系 

2.4 水平线条和垂直线条给人的错觉

2.5 几何中心和视觉中心的错觉

2.6 视觉错觉 

2.7 干扰效应 

2.8 希克斯定律:越少即越多 

2.9 透视及空间效果 

2.9.1 平行透视 

2.9.2 中心透视与消失点 

2.9.3 空间感与纵深 

3  形状 

3.1 规格 

3.1.1 功能和应用

3.1.2 便于存档 

3.1.3 充分利用纸张

3.1.4 格式——横幅还是竖幅 

3.2 点、线、面 

3.2.1 点 

3.2.2 线 

3.2.3 面 

3.2.4 文本面

3.2.5 形状 

3.3 比例与宽高比

3.3.1 黄金分割比例

3.3.2 裴波那契数列 

3.3.3 x ∶ y 比例 

3.3.4 DIN标准 

3.4 位置与重量 

3.4.1 重量与视觉平衡 

3.4.2 定位与视觉效果

3.4.3 徽标的重量与比例 

3.4.4 多个徽标的重量问题

3.4.5 格式塔视知觉原理与重量

3.4.6 位置与动感 

4  颜色 

4.1 基础知识 

4.1.1分辨颜色

4.1.2 原色(基本色) 

4.1.3 有彩色与无彩色(消色) 

4.1.4 心理原色(心理基本色)

4.1.5 黑色与白色 

4.1.6 颜色的特性 

4.1.7 色感 

4.2 颜色空间 

4.2.1 光色与加法混色 

4.2.2 色素色与减法混色 

4.2.3 颜色空间

4.2.4 专色 

4.2.5 CMYK 颜色空间

4.2.6 RGB 颜色空间 

4.2.7  RGB颜色空间和CMYK颜色空间中的颜色数值

4.2.8 HSB 颜色空间 

4.2.9 L*a*b* 颜色空间 

4.3 颜色管理 

4.3.1 颜色标准 

4.3.2 颜色配置文件 

4.3.3 颜色管理流程 

4.4 颜色环

4.4.1 两个重要的颜色环

4.4.2基本色与混合色

4.4.3 颜色环与心理原色

4.4.4 颜色环中的混合色

4.4.5互补色

4.4.6我们为什么要使用颜色环

4.4.7颜色环的扩展

4.5 颜色设计 

4.5.1 颜色和谐 

4.5.2 配色工具

4.5.3 颜色对比

4.5.4 颜色与色调值

4.5.5 颜色与重量 

4.6 颜色与效果 

4.6.1 喜欢的颜色 

4.6.2  重要的颜色及其意义 

4.6.3红色

4.6.4 蓝色

4.6.5 绿色

4.6.6 黄色

4.6.7 橙色

4.6.8 紫色

4.6.9 粉色

4.6.10 褐色

4.6.11 黑色

4.6.12 白色

4.6.13 灰色

5  图像 

5.1图像的任务 

5.2 让图像成为视觉焦点

5.2.1 让版式设计成为视线焦点 

5.2.2  展示产品和产品特点

5.2.3 无声胜有声 

5.2.4  比喻

5.2.5 视觉类比 

5.2.6 联想 

5.2.7 超现实主义 

5.2.8 夸张 

5.2.9  幽默

5.2.10 叙述故事 

5.3 人作为照片的主体 

5.3.1 眼睛吸引眼睛 

5.3.2 眼神交流与视线 

5.3.3 美观性与吸引力 

5.3.4 可靠性与辨识度 

5.3.5 挑选照片的标准 

5.3.6 委托摄影师拍摄照片

5.4 用于企业宣传的照片 

5.5 图像设计 

5.5.1 照片和插画

5.5.2 点阵图和矢量图 

5.5.3 图像中有设计 

5.5.4 裁剪

5.5.5 构图 

5.5.6 照片的自由空间 

5.5.7 引导视觉的线条

5.5.8 图像的排列 

5.5.9 色温 

6  字体 

6.1 多样性取代单一性

6.2 拉丁文字(字体)的早期发展

6.2.1 象形文字 

6.2.2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6.2.3  腓尼基人与古希腊人的文字

6.2.4  拉丁大写字体的发展

6.2.5  中世纪的字体发展

6.2.6  安色尔体

6.2.7  加洛林小写体

6.2.8  哥特小写体

6.2.9  圆体

6.2.10 具有棱角特征的哥特字体

6.2.11 人文主义小写体

6.3 字体在西方活字印刷术发明后的发展

6.3.1意大利的活字印刷

6.3.2 拉丁字体 

6.3.3 数字 

6.3.4 斜体

6.3.5 人文主义字体 

6.3.6威尼斯的文艺复兴字体

6.3.7法国的文艺复兴字体 

6.3.8古典主义字体

6.3.9过渡字体

6.3.10强衬线字体

6.3.11 Grotesk字体

6.3.12几何强衬线字体

6.3.13 20世纪50年代的字体

6.3.14 20世纪60年代的字体

6.3.15 20世纪70年代的字体

6.3.16 20世纪80年代的字体

6.3.17 20世纪90年代的字体

6.3.18 21世纪的字体

6.4 字体和细微差异 

6.5 字体分类(德标 16518) 

6.5.1 组:威尼斯的文艺复兴字体 

6.5.2 第二组:法国的文艺复兴字体 

6.5.3 第三组:巴洛克字体 

6.5.4 第四组:古典主义字体 

6.5.5 第五组:强衬线字体 

6.5.6 第六组:无衬线字体 

6.5.7  第七组:其他拉丁字体 

6.5.8 第八组:书写体 

6.5.9 第九组:手写拉丁字体 

6.5.10 第十组:具有棱角特征的哥特字体 

6.5.11 第十一组: 外来语字体

6.6 字体混合 

6.5.1  字体混合的目的 

6.5.2   对比与和谐

6.5.3   字体矩阵 

6.5.4   字体混合方案分析 

6.7 字体设计 

6.8 字体管理 

6.9 字体来源 

7  排版 

7.1 媒体类型与版式

7.1.1 小说 

7.1.2  专业书籍 

7.1.3  报纸 

7.1.4  杂志 

7.1.5  网页 

7.1.6  产品目录 

7.1.7  宣传册和折页 

7.1.8  期刊广告 

7.1.9  宣传画 

7.1.10 其他媒体 

7.2 纸张与背景 

7.3 字体 

7.3.1 可读性 

7.3.2  空间利用率

7.3.3  调校 

7.3.4  字体样式

7.3.5  小体大写字母

7.3.6  数字的形式

7.3.7  连笔字与花饰字

7.3.8 上标、下标和分数

7.3.9 字体混合

7.4 字号 

7.5 对齐方式与栏宽 

7.6 行距 

7.7 字符间距 

7.8 词距 

7.9 转行 

7.10 文本划分 

7.10.1 段落 

7.10.2 图片说明

7.10.3标题

7.10.4 头条标题

7.11 视觉边距对齐 

8  设计栅格 

8.1 版心 

8.1.1 简单的书籍版心

8.1.2 页码 

8.1.3  多栏版心 

8.2 设计栅格的建构 

8.2.1 字号

8.2.2  行距 

8.2.3  栏距 

8.2.4 栏宽 

8.2.5 页边距 

8.2.6 在InDesign 软件中建构基线栅格 

8.2.7 元素对齐

8.2.8  间隔较大的栅格

8.2.9 边栏文本

8.3 复杂的设计栅格

8.4 设计栅格案例分析

9  企业设计 

9.1 企业视觉设计的定义

9.2 什么是企业标识? 

9.2.1 形象 

9.2.2 主导理念 

9.2.3 指导原则、宣言与标语 

9.2.4 企业标识组成

9.3  企业设计与企业标识能带来什么? 

9.3.1 企业视觉设计能带来什么? 

9.3.2 企业视觉设计的有无 

9.4 仅靠徽标是不够的——企业视觉设计的三块基石

9.4.1 徽标 

9.4.2 徽标设计的标准

9.4.3颜色与颜色空间

9.4.4 字体

9.4.5小型企业也有自己的一套

9.5 企业视觉设计的其他方面

9.5.1  次要的设计元素 

9.5.2 设计栅格 

9.6 企业视觉设计手册

9.6.1  徽标及其应用 

9.6.2  颜色的使用 

9.6.3 字体与版式设计 

9.6.4 标准越少越好

10  印刷准备  

10.1 印刷工艺 

10.1.1 凸版印刷 

10.1.2 凹版印刷 

10.1.3 胶版印刷 

10.1.4 数码印刷 

10.1.5 丝网印刷 

10.1.6  绘图机

10.2 分色与分辨率 

10.2.1 像素点与印刷网点 

10.2.2 分辨率 

10.3 色彩深度(位深度) 

10.4 矢量图 

10.4.1 锚点与路径 

10.4.2  对象及属性

10.4.3 矢量图的优点与局限性

10.4.4  矢量图的应用范围

10.5  图像的文件格式

10.5.1 矢量图的文件格式

10.5.2  点阵图的文件格式

10.6 挖空、叠印与陷印(补漏白) 

10.6.1 挖空 

10.6.2  叠印 

10.6.3  漏白 

10.6.4  外扩式陷印与内缩式陷印 

10.6.5 文本的挖空与陷印 

10.6.6 用黑色挖空与叠印 

10.6.7 深黑色 

10.6.8 叠印与白色 

10.6.9  叠印与专色

10.7 装订、拼版和出血 

10.7.1 印张 

10.7.2 开 

10.7.3 装订 

10.7.4 拼版 

10.7.5 出血 

10.8 印后加工与整饰 

10.8.1 纸张类型与克重 

10.8.2 印后加工 

10.8.3 表面整饰 

10.9 专色 

10.10 颜色管理 

10.10.1 颜色的呈现

10.10.2 电脑显示器校色 

10.10.3 印刷中的颜色呈现 

10.11 颜色工作空间 

10.11.1 打样(校样) 

10.11.2 排版软件中的颜色管理 

10.12 PDF文件

10.13 结束语:设计的指导原则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