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花夕拾呐喊 鲁迅 煤炭工业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朝花夕拾呐喊 鲁迅 煤炭工业出版社

正版二手书,无附赠品,择优发货

1.5 0.6折 23.8 八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鲁迅

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053918

出版时间2016-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80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3.8元

货号9787502053918

上书时间2024-10-04

现货12小时发货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朝花夕拾呐喊
定价:23.80元
作者:鲁迅
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02053918
字数:180000
页码:1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朝花夕拾呐喊(无障碍阅读新阅读)》收录了鲁迅的 《朝花夕拾》和《呐喊》两部集子。《朝花夕拾》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读的文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这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内容提要
《朝花夕拾呐喊(无障碍阅读新阅读)》收录了鲁迅的 《朝花夕拾》和《呐喊》两部集子。《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10篇散文,写于1926年6月至11月间,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1927年5月编订成书时,改名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手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目录
朝花夕拾  小  引  狗·猫·鼠  琐  记  无  常  二十四孝图  藤野先生  五猖会  阿长与《山海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范爱农  父亲的病  后  记呐  喊  自  序  狂人日记  阿Q正传  故  乡  社  戏    端午节  白  光  药  明  天  头发的故事  兔和猫  鸭的喜剧  孔乙己  一件小事
作者介绍

序言
作者简介    鲁迅(188l—1936),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可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其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人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编有《鲁迅全集》。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内容提要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10篇散文,写于1926年6月至11月间,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1927年5月编订成书时,改名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艺术成就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在对往事深情地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作品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又称“双关”。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议论、抒情、描写相结合等多种写作手法。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呐喊》中作者多采用白描手法,用极精练的笔墨写景状物,勾勒形象,又吸取中外艺术家的经验。作者重视挖掘和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运用各种手法,包括写幻觉、潜意识等,深入揭示人物的灵魂。人物语言简洁传神,高度个性化,达到闻其声如见其人的境界,是人物心灵的窗口,具有丰富的潜台词,耐人寻味。其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语言以口语为基础,吸取有生命的古代语言,具有简洁、洗练、生动、峭拔的特点。    读法指导    在阅读《朝花夕拾》之前,不妨了解一下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其中的10篇作品,以优美的文字、热烈而又深沉的感情回忆了作者从儿时到青年,辛亥革命时期的生活片段,侧面揭露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景象。作者在回忆保姆、父亲、老师和朋友逝去的同时,也对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辛辣的讽刺,爱憎分明,作品中流露着一位人间至爱者对于人生存的基本问题——爱与死的童年体验的回忆和成年以后的深沉思考。    在阅读《呐喊》之前,不妨先读一下鲁迅的《(呐喊>自序》和《我是怎样做起小说的》。在这两篇文章里,鲁迅介绍了自己的生活道路、思想历程、进行文学创作的缘由以及对文学的独特思考,这可以帮助我们真正进入鲁迅的文学世界,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鲁迅虽然是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文学创作的,虽然在序文中也讲到:他呐喊几声,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但他的作品并非一味地迎合运动的需要,鲁迅并不简单地“听将令”。所以相比“五四”时期其他作家的那种充满感伤或者凌厉的反抗格调的作品而言,他的小说更加深刻,更加别具一格。鲁迅自己曾经用“忧愤深广”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对比阅读“五四”时期其他作家的创作,我们就能更深刻体会这方面的特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