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漓江烽火·桂柳会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漓江烽火·桂柳会战

29.9 全新

仅1件

江苏常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出版单位武汉大学出版社

开本16开

上书时间2015-09-1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经典战史回眸抗战系列:漓江烽火·桂柳会战》为第一本全景式展现桂柳会战的著述,基于详实的史料,以图并茂的形式,具体生动地讲述了广西及贵州境内作战的主要过程。1944年4月。日军发动旨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所谓“一号作战”,即豫湘桂会战。其最后的战役在广西境内展开,第四战区计划在桂林和柳州地区依托有利地形及国防工事进行防御性会战。但中国军队在整体实力上处于劣势,加之指挥失当,一些部队一触即溃,致使桂林和柳州均很快陷落,日军追击溃退的中国军队,一直打到贵州的独山。后日军能量耗尽,开始收缩兵力,中国军队尾随攻击,逐步收复被日军攻占的失地,直至八一五日本投降的那一天。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10月1日)
丛书名: 经典战史回眸抗战系列
平装: 290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307115123
条形码: 9787307115125
商品尺寸: 23.8 x 16.8 x 3.2 cm
商品重量: 481 g
品牌: 武汉大学出版社
ASIN: B00QIMHKWK
定价 42元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经典战史回眸抗战系列:漓江烽火·桂柳会战》介绍了日寇为打通由平汉路经湘、桂两省至越南的陆路交通线,于1944年8月攻陷湖南衡阳后,由湖南、广东分兵向广西进犯。1944年八九月间,蒋介石严令第四战区(广西属第四战区作战地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广东人)在广西的桂林、柳州等地进行防御抗敌。这次对日寇防御作战,史称“桂柳会战”。桂柳会战是豫湘桂会战的第三部分。

作者简介
冯杰,浙江桐乡人,1977年生,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浙江省桐乡市作家协会会员。业余时间致力研究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品先后发表在《军事历史》、《国际展望》、《现代舰船》、《兵器》等刊物上。并著有《国民革命军第5军战史》、《铁血远征·;滇缅会战》(与杨刚合著)、《烽火边关'华北抗战》(与王戡合著)等书。

目录
前言 
一、张发奎与第四战区 
1.始信人间有铁军 
2.粤海风云激荡 
3.势单力薄的小战区 
二、打通大陆交通线 
1.“一号作战”出台经纬 
2.横山勇和第11军 
3.冈村宁次这个家伙 
三、桂北门户开 
1.重庆军委会的战略分歧 
2.白崇禧主导作战计划 
3.退色的“抗日劲旅” 
4.陈牧农轻弃全县 
5.中将军长之死 
四、功亏一篑的桂平反击战 
1.“南集团” 
2.余汉谋北江拒敌 
3.烽火漫西粤 
4.“内线作战”对“外线作战” 
5.“五省联军”大集结 
6.空地联合挫敌锋 
7.蒙墟屯兵 
五、八桂风雨来 
1.湘桂路滞敌 
2.灌阳自卫队的抵抗 
3.战斗在龙虎关上 
4.南岳阴雨 
5.强敌压境 
六、桂林保卫战 
1.漓水哀歌为谁泣 
2.“小诸葛”临战变阵 
3.危城前夜 
4.江东地区战斗 
5.脆弱的漓江防线 
6.争夺北门屏障 
7.突围众生相 
8.将军百战殉城去 
七、从柳州之战到南宁不守 
1.“旭集团”抢攻柳州 
2.龙城覆棋残局在 
3.丁治磐临危受命 
4.丢城失地 
5.小胜仗难挽大溃败 
6.日军轻取桂南 
八、黔边风暴 
1.陈素农布阵拒敌 
2.误炸六寨与南丹失守 
3.交兵雄关古道 
4.攻守之间的贵阳 
5.最后的疯狂 
6.黔南敌退 
九、吹响南疆号角 
1.百色整军 
2.收缩战场与追击反攻 
3.两路会攻柳州 
4.进击桂北 
5.血火桂穗路 
6.胜利凯歌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序言
1944年4月,侵华日军发动了规模空前的“一号作战”。日军战史一般将这场大战划分为“京汉作战”和“湘桂作战”。因为战事先后在河南、湖南、广西境内进行,中国的抗日战史称之为“豫湘桂战役”,也拆分为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所谓“豫中会战”,顾名思义也就是发生在河南中部的战役;至于“长衡”,系指长沙和衡阳,可见湖南的战事多发生在这两个地方;“桂柳”是指广西桂林和柳州,尽管事实上日军还追击到了贵州,不过我们仍习惯叫做“桂柳会战”,而不是“桂黔会战”。
长期以来,对于1944年的抗日正面战场,人们总是将更多的眼光投向滇西、缅北地区。那里有远征军强渡怒江,翻越高黎贡山,血战腾冲、松山、龙陵的壮烈史诗;那里有驻印军横扫胡康河谷,力克密支那的辉煌篇章。反观东线豫湘桂战场,国民政府军兵败如山倒,丧师失地,除了惨烈的衡阳保卫战,很少有人去关注这场持续超过八个月的中日大战。胜利值得歌颂,面对失败则需更多的勇气,有鉴于此,笔者萌发了撰写“豫湘桂战役”最后阶段“桂柳会战”的想法。
档案资料采撷方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的《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收入有史料价值颇高的战斗详报和高级将领之间的来往电报;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纂的《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作战经过》,虽然收入的档案量不大,但同样弥足珍贵。回忆性资料方面,首推大陆各级政协的文史资料,当事人写的东西或因立场和记忆力衰退的原因,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然而结合档案史料,仍可获得不小收获。张发奎作为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几乎全程参与指挥了桂柳会战,他的口述历史无疑是最重要的参考资料。就在拙作快要杀青的时候,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我为学术和出版的日益进步感到高兴。
日军深入黔南和1945年的“桂柳反攻战”,无论是作战时间还是作战地点,都与“桂柳会战”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笔者专门安排了相关章节,并以反攻途中迎来抗日战争胜利作为全书的终结。从这一点来看,拙作可以说是第一次全景式展现了1944年至1945年的西南抗日正面战场。不过笔者视野狭隘,闻道浅薄,错谬失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方家及有心之士斧正,同时也期待各位读者的批评。
中国有句老话,叫“两军对垒看主将”。就让我们从中日双方指挥作战的将领,白崇禧、张发奎、冈村宁次、横山勇等人说起吧。

文摘

1月10日,张发奎遵命将广东指挥权移交,即于11日回始兴老家休息,不愿再作冯妇前往桂南。蒋介石、陈诚、白崇禧连番来电规劝,张发奎不得不摈除成见,抱着为国家民族牺牲之决心,委曲求全地再干。桂南会战失利,白崇禧以督率不力降级,陈诚以指导无方降级,张发奎自请记过,也算是兄弟情深同进退。 
1940年6月,重庆以一个战区不便在二个不同的正面指挥作战为由,将广东方面单独划开为第七战区,两战区分界线为电白、茂名、信宜相连之东北县境迄粤桂边境相连之线,以东地区及海南归第七战区,以西归第四战区。8月,余汉谋正式担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这也是张发奎本人的意思,他后来回忆说: 
鉴于余汉谋观念封建,我想还是我离开广东为妙,当然我是很不开心的。我这个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名义上和责任上虽然指挥两广地区对日作战,实际上,蒋先生赋予我所指挥的始终只是两广的一隅。在1940年1月7日前,命我将桂南交桂林行营指挥,我所指挥的就只广东一隅,1月7日后又命我将广东交给余汉谋,而再把桂南交回我。说来说去,都好像是一个笑话。 
张发奎和余汉谋“分家”的同时,桂林行营亦宣布撤消,白崇禧回到重庆专任副参谋总长,但他仍然“遥控”广西的党政军事务。重庆将桂林行营一部改编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安置李济深为主任,这一机构并无实权,完全是因人而设。 
张发奎的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位于柳江之滨蟠龙山麓一处废弃兵工厂内,他在临江处筑起一座小楼,平时就住在一艘长约20米的木艇上。张发奎平日行事很低调,有时去看市容,也只有一个卫士跟着,别人很替他担心,他却总说不打紧。一日三餐多是二荤一素一汤,没有特别的菜肴,而且常与副官、秘书一起进餐,毫无架子。就是烟瘾特别大,每天起床之后,滴水未进,便开始抽烟,据说一支接一支地抽,要直到睡觉时才停止。张发奎还有个特别爱好,平日不论寒暑,要在凌晨跑马,新任战区参谋长吴石性寡言笑,但也爱骑术,于是少不了双双驰骋,彼此角逐。吴石这个人可不简单,咱们不妨多扯几句。第四战区参谋长原为陈宝仓,陈是河北人,保定军校第九期工兵科出身,当初是陈诚推荐给张发奎的。由于跟不上陆大毕业生出任参谋长的潮流,张发奎委托桂林行营参谋长林蔚物色新的人选,林蔚推荐桂林行营参谋处长吴石升任。吴石是福建福州人,保定三期、日本陆军大学毕业,被称为“十二能人”:能文、能武、能诗、能词、能书、能画、能英语、能日语、能骑、能射、能驾、能泳。或许是受保定同学吴仲禧影响,他对中共向有好感,1947年4月与中共正式建立联系,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吴石官至“国防部参谋次长”,1950年因事发被台湾当局执行死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