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保证 可开电子发票
¥ 22.7 5.3折 ¥ 43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主编陈黎卿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784584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3元
货号4317352
上书时间2025-01-04
第一章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规模位列全国第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为29920000公顷,占全国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5.4%。我国稻作分布广泛,从南到北,稻区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5个温度带。从总体上看,由于受纬度、温度、季风、降水量、海拔高度、地形等的影响,我国稻作区域的分布呈东南部地区多而集中、西北部地区少而分散、西南部垂直分布、从南到北逐渐减少的格局。水稻种植区域以南方为主,南方3个稻作区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93.6%,其中长江流域水稻面积已占全国的65.7%;北方
3个稻作区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6.0%。安徽省地处长江流域,是我国水稻主产地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为37000000亩(1亩=666.7平方米,后同)以上,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8.5%、全省耕地面积的39%,稻谷产量约14500000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52.0%,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7%,排在全国第六位。巩固和稳定安徽省的水稻生产,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对于增强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水稻种植区域及模式特点
安徽省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兼有南北方稻区的特点,籼、粳、糯品种类型齐全。沿淮地区以单季稻为主,江淮丘陵地区单双季稻兼有,沿江圩区双季稻居多,皖南和大别山区单双季稻混栽普遍。
水稻主要轮作形式为稻麦、稻油和稻稻连作。其中,稻麦连作最为普遍,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5.0%;稻油连作次之,占15.0%;稻稻连作不到9.0%。此外,“一种两收”的再生稻种植新模式在长江以南的安庆市、芜湖市等地有所应用。
水稻机械化种植主要是机械化育秧、插秧和机械直播。长江以北及沿江灌溉水有限的地区采用机械化早直播种植水稻。
第二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及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着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与机械化技术,水稻生产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等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普遍提高,“十三五”末期,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特别是种植、植保、烘干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化取得很大进步,水稻种植机械化率达到60%。
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应用及高质高效转型升级进程中,还存
在如下问题:
(1)水稻育秧、插秧机械化水平总体不高。近年来,虽然工厂化育秧。
插秧机插秧技术及装备获得了较大的推广和发展,但相比耕整、收获环节,机械化育秧、插秧水平仍然较低,已成为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当前育秧技术流程长、环节多,育秧播种流水线作业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力密集、投人大,且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对秧苗质量要求高,因此,大部分种植户更愿意选用简单的直播种植方法。
(2)水稻栽植机具栽插模式单一。我省水稻种植区域广且散,水稻品种多样,对栽插条件要求不一,生育期不同、栽植时间不同则栽植密度不同,因而对株距、行距的要求也不同,并且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我国水稻插秧机行距多数为25厘米或30厘米,也有少数为20厘米,机具行距固定不变,不能满足所有水稻品种的种植要求。
(3)水稻生产成本逐年提高。伴随农村青壮劳动力不断转移,我省水稻生产受劳动力制约现象日益严重,农忙季节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价格……
本书为“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现代农业科技与管理系列”选题之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老龄化的趋势凸显、农业劳动力短缺矛盾突出,农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解决好“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需求日益迫切,只有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才能为粮食安全生产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本书针对小麦、水稻、玉米和大宗油料作物油菜、大豆等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进行主要农机具、技术集成和作业模式等详细介绍,同时针对皖南山区茶叶、山核桃、板栗等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技术进行讲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