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田&软银从0到1的思考法
  • 丰田&软银从0到1的思考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丰田&软银从0到1的思考法

正版图书保证 可开电子发票

21.7 5.2折 42 全新

库存35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 林要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34352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278911

上书时间2024-12-26

汉唐图书旗舰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本书叙述了作者在丰田汽车公司参与新车开发的过程。随后他因技术精进被提拔赴欧进修, 依靠自己独特的“0、1”思考创新理念, 归纳出40项规则贡献团队, 取得了显著效果。归国后, 他又担任丰田汽车总公司汽车开发经理, 先后调整了公司内的许多部门, 深感领袖气质及技巧的重要性。随后又转入软银集团, 再次凭借“0、1”思考理念, 成功地进行了技术创新。由此启示人们: 如何创造新事物, 并在实践中得以实施, 其秘诀就是作者自创的“0、1”理念。

内容摘要
本书叙述了作者在丰田汽车公司参与新车开发的全过程。起先,作者因精湛的技术被提拔赴欧进修,依靠独特的“从0到1”创新思考理念归纳出40项规则贡献给团队,并取得显著成果。而后,他又担任丰田汽车总公司开发经理,深切感受到领导力以及做事技巧的重要性。随后,他又转入软银集团,再次凭借“从0到1”思考理念,成功地进行了技术革新。作者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职业感悟,告知我们“从0到1”思考理念在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中的应用和实施。

精彩内容
第2章“潜意识”是从0到1的关键01越是“不满”,就越能走向从0到1——“不满”“不协调”中隐藏着令人吃惊的从0到1“不满”是重要信号很多人的内心都充斥着不满,我们一般会给这样的人负面评价。
的确,我们讨厌无论做什么都抱怨、不满的人,工作上总是抱怨的人不会取得惊人的成果,经常抱怨就是在向自己持续灌输消极情绪。虽说如此,但我们不该否定我们感觉到的不满的本身,世人常常说要“理性思考”“理性不满”,但在精神层面上的这种“合理的不满”并不常见。更确切地说,越是能够感觉到这种不满的人,就越有可能实现从0到1。
“感觉不满”是灵敏地感知人世间“不协调”零件的证据。这是一种灵敏的感受。我们感到“少了什么”“多了什么”都是因为出现了不合理、不方便的与当下不符的情况,因此才会觉得不满或不协调。只要我们将那个少了或者多了的“东西”变成最适合的形式就好,况且当你能够消除不满或不协调时,就能做到从0到1。
这么说来,不满或不协调是从0到1的重要信号。
为此,我很珍惜日常生活中感觉到的不满或不协调。例如,我非常讨厌不知为何变得厚实的钱包,如果是因为里面装了太多钱才变得厚实起来还好,可里面明明没有钱,只是因为银行卡或者其他东西让我的钱包厚实了起来罢了。变厚的钱包很重,放进裤袋中也不好看,尤其是带钥匙扣的钱包更是麻烦。最糟糕的就是钱包丢的时候,必须和四面八方取得联系,去办理各种麻烦的手续,还要去银行、信用卡公司……挂失原证件且重新办理各种新证件(包括驾驶证)等。所以,每当我手里拿着厚实的钱包时,心里总是感觉不安。
向下挖掘“不满”就会产生灵感
一天,我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我为什么非要带着钱包走路呢?”于是,我突然意识到,那是因为我不能证明“自己就是自己”。
这是怎么回事呢?
银行里存着我的钱,但是,我不能证明有银行账号的“林要”和现在正在饭店收银台付款的我是同一个人,所以,我只能带着现金到处走。为了证明我和在信用卡公司注册的“林要”是同一个人,我也要带着信用卡走路。带钥匙也是这样,就是为了证明房主“林要”和我自己是同一个人。
也就是说,如果不依靠“现金”“信用卡”“钥匙”等物品,我仍有办法证明自己,我就不需要带这些东西了,那样的话,只要用我自己的身体作证明就好了。如果能够想到比银行更加方便、安全的技术,我的不满就能得到完美的解决,我不知道全世界的人是否都有这种意识,但肯定会有与我想法相同的人。
这就是从0到1的开始。
认准这一点的我,开始验证已有的认证技术问题,并为解决此事而申请特许,我还为此制订了商务计划,准备在软银学院进行研讨。我不擅长站在人前讲话,也不擅长举办研讨会,但这次的研讨会是从我自己的切实情感出发的,我能带着自己的真实感受去讲述,而且孙正义校长也会莅临研讨会,还会选择其中的企划案做商业研讨。
这一商务计划初期需要巨额投资,因此我放弃了以公司为单位的实施计划,但是这一研讨却在软银学院获得了优秀奖。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因为我的不满或感觉到的不协调而完成的事业计划,与他人产生了共鸣。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我的提案与以市场分析为基础的事业型提案之间的差异。
不要认为“就是这样,没办法”平时工作中也一样。我很喜欢汽车,只要有机会,不论什么样的汽车我都会乘坐一下,这不仅会令我产生激动、快乐等积极情感,也会让我想办法去消除产生的不满、不协调等消极情感。当然,我还会在平日里思考“怎样才能消除不满”的方法,这为我在丰田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在Pepper时也是如此。成为开发主管的我,曾因亲自体验机器人而耗费了大量精力,在我这个外行看来,我的体验是“好可怕啊”“虽然技术很厉害,但是我可不想用它们”。所以说,如果我不去体验,我就不会真实地感受到Pepper究竟是怎样的机器人,也就不知道它是否能够被市场所接受。
所以,不要否定不满。那种不重视自己感到的不满,而且还深信“就是这样,没办法”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感到不满而焦躁不安,那只不过是人生中的负面情绪而已,重要的是要以自己感觉到的不满或不协调为契机进行思考:为什么我会产生这种不满?怎样才能消除这种不协调感?
个人的“不满”与“不协调”最重要
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就是个人感到的不满与不协调。我的“钱包”或许是个好例子。
“注意到这件事的只有我自己。”“可能是在意过头了。”“我可能是疯了。”正是这些你所感到的不满、不协调背后,才隐藏着他人没有发现的启示。而这才是通向从0到1的最宽阔的“道路”。如果个人感到的不满或不协调都是内心深处的表现,那么其他人也会有类似的感受。如果能以自己感到的不满或不协调作为线索,察觉到大家感受到的不满或不协调,并找到消除它们的办法,那很多人都会因此感到高兴。
一旦有了这种意识,你的人生就会改变。我们每天都会在生活中感受到无数的不满与不协调,每一个不满都是“珍宝”,我们能从中拓展出很多想法。而令人吃惊的从0到1就隐藏在其中,光是想想就令人兴奋不已。
02“限制条件”正是灵感之源——“自由场所”没有从0到1有“制约”,大脑才会工作没有自由就不可能发挥创造性。
我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但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更确切地说,在进行创造时最重要的就是“制约条件”。明确这一点是发挥创造性的第一步,最初让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是某位汽车设计师。那时我正在丰田担任雷克萨斯LFA的负责人,我希望他能做出前所未有的帅气设计,于是就告诉他“不要考虑技术条件,请你自由思考”。我希望他能摆脱制约条件,自由地发挥创造。我认为对于设计师来说,这样工作起来应该很容易,他一定会设计出前所未有的产品。然而,设计工作并不顺利,我等来等去都没等到设计图,就在我感到惊讶时,设计师一脸为难地找到了我,并且对我说:“请多少给我一些技术上的制约条件吧。”这让我很吃惊。
曾经是空气力学工程师的我,经常会与制约条件作斗争。正因为我体会过制约带来的束缚,所以我才想让设计师不受任何制约地进行思考,然而,设计师却希望要“制约条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但当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时,我终于明白了,我就是因为受到了制约,才最终想到了办法。
对于空气力学工程师来说,汽车就是制约条件。比如,汽车必须要有载人空间,当你从侧面去看乘用车时,它的中央部位一定是隆起的,以空气力学的观点来说,这是产生浮力的形状。然而,LFA却要求我利用空气力学将车体压制在地面上,产生一定的下坠力,而中央隆起的形状正是这一要求最大的制约条件。
正因如此我才会动脑思考。
如果找不到解除这种制约的办法,我就寸步难行。换言之,就是要强迫自己以制约为起点进行思考。比如,让汽车产生下坠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装尾翼。但是,想要将LFA变为超高级汽车的想法并没有得到首席工程师的同意,于是,我建议加装活动尾翼。如果这样做的话,车辆后方产生的下坠力会破坏车体平衡。为了让整辆车都产生下坠力,只能利用车体与地面间的气流。
就这样,多个叠加的制约条件使我的“思考点”得以固定下来。而我的大脑在承受各种压力的情况下持续运转,最终想到了解决办法。也就是说,人的大脑没有适当的制约条件,就不能确定“思考点”,也就不知该做什么。
由此,我深刻认识到:制约条件才是创意的源泉。虽然我要承受制约之苦,但仔细想想,正是因为受到制约,我才会用脑努力思考。
着手进行从0到1时,首先要明确“制约条件”当我接到新的工作时,我一定会从明确的制约条件开始着手。特别是在从0到1的创新中,必须要有制约条件。从0到1没有前例可循,看上去很自由,似乎存在一切的可能性,但是,其结果则是:如果构思方向不定,项目就会偏离正轨。
在Pepper研发的最初期,我曾经陷入过这种状态中。孙正义社长赋予我的“普及与人心灵相通的人形机器人”的使命极具魅力,我在构思上付出了很大的热情,工作人员也在构思上付出了很多努力,即便如此,大家仍然感觉到,工作极为复杂。我们将关注点放在了“与人心灵相通”上,因此想出了“能与对方对话的机器人”“带有感情的机器人”等主意。而有人将关注点放在“普及”上,于是就出现了“帮忙做家务的机器人”“能够从冰箱里拿出啤酒的机器人”“能够看家的机器人”。总之,我们想到的都是有利于销售的机器人。
这些想法都很有魅力,但要是将这些想法全都集中起来,就变成了“铁臂阿童木”。也就是说,这些都是不能实现的“梦想企划”。
“制约”不是脚镣,它是灵感的发射台于是,我决定提出明确的制约条件。
“现在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极限在哪里?”“要被市场接受需要什么?”“可能投入的成本与开发经费是多少?”“在投放市场的时限到来前,我们能做什么?”当制约条件被明确提出后,我们发现,现阶段“能做的事情”竟然那么少。
迄今为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没有出现过能自主工作(不用人在旁边操作或监视,自行进行工作)的大型机器人。要设计出与人大小相同,并且装载大型发动机又不会类的机器人,这实在是困难。如果想要一下子就设计出能够做家务的“有用机器人”,那是很不现实的。最开始时,我们要以设计出安全并且能够自主工作的机器人为目标。
另外,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还不能让机器人拥有“意识”,要想让它们能够和人类交流也是很困难的,而且这里也存在着制约条件,但是,我们必须要在这些制约条件下创造出“能够与人心灵相通的机器人”。于是,我开始思考:“什么是与人心灵相通?”世界上有“给汽车、自行车起名字的人”“和玩具说话的人”。汽车、玩具并不理解人类的语言和想法,但还是有人像对待人类一样对待它们,因为这些人的觉得他们能够与汽车、玩具心灵相通。
那么,人类什么时候才会对物体产生那种感觉呢?
那是在人们“痴迷”的时候。我就是会对汽车、自行车而痴迷的人,所以我非常清楚那种感觉。在我真心喜欢上某辆汽车时,它在我内心中就不单单是零件构成的集合体,而是能够与我心灵相通的“朋友”。
既然是这样,那我就要让大家喜欢上Pepper。
在人们觉得Pepper可爱﹑有趣时,人们就会爱上Pepper。当这种经历反复累积后,人们就会感觉到与它心灵相通。要想展示出前所未有的高级控制功能,就要有能够承载这种技术的人形机器人,但目前还没有人关注过这一面。所以,我确信“这是没有先例的构思,一定会有机会”。于是,Pepper的概念就这样一点点明确了起来,这一构思正是在现有的机器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强烈的制约条件下产生的,所以,我认为制约才是创造的源泉。
高品质的创造只有通过明确的制约条件才会发挥出来。如果因为找不到构思的头绪而感到迷茫,就彻底调查制约条件吧,并且明确“能做的事”有哪些。那时我们才会在有限的条件中绞尽脑汁、开动脑筋,找到突破口。
制约条件不是“脚镣”,它是灵感的发射台。
03专业的“外行人”最强——半途而废的“专家”会毁掉从0到1半途而废的“专家”最麻烦对从0到1来说,再没有比半途而废的专家更麻烦的了。
作为商务人士,应该具有各专业的知识与技术。但是,如果面对工作时采取半途而废的态度,那么他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反倒会成为其前进的阻碍。尤其是在从0到1的项目中,带来的危害更大。
从0到1就是“做与此前不同的事情”。
因为是“与此前不同的事情”,必然会有失败的风险。专家总是能看到这样的风险,这是件好事,因为如果能够事先感知到风险,就能制订出合适的对策。但是,半途而废的专家会列出“做不到的理由”,正因为是专家,所以能够列出很多理由,其结果是会使从0到1的项目变得扑朔迷离。当然,在有些专家看来,没有实现可能的项目最好尽早放弃。但是,从0到1原本就是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的一项极限挑战,不存在没有风险、绝不失败的从0到1。因此想要做到从0到1,首要的事情就是始终追求“能做到的可能性”,而不是列举“不可能的理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原因就在于面对工作的态度问题。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产生价值,而为了产生价值,所有的努力都要有专业性。半途而废的人会选择“让所有人都满意”“不让自己的职业经历受损”“善后工作不要太麻烦”,他会在已有的行事框架中,选择麻烦少的一项。比起产生“价值”,他们更加执着于“进展顺利”,而且,这样的专家还会使用专业知识当借口。麻烦的是,他们还坚信自己是为了项目,因此更加热衷于辩解,要知道这是本末倒置。专业知识不过是一种为了产生价值而使用的工具,如果弄错这一点,专业知识就会成为从0到1的障碍。
专家会产生“思考死角”专家很容易陷入“陷阱”中。
由于专家极为专业,所以他们的想法很可能会受到束缚。寿司中的“加州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从0到1的想法,并不是日本技艺精湛的寿司师傅想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加州卷不是寿司。对于寿司师傅来说,不是寿司的东西就是“邪门歪道”,他们在心理上就会产生抵触,所以他们自然会排除这一项。实际上,日本国内目前还没有将加州卷认定为“正统寿司”。
当然,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身为日本人的我并不希望“正统寿司”的世界观被动摇。但是,加州卷现在已经风靡全球,已经成为全世界人喜爱的常点寿司。可以说,就因为是专家所以才会产生“思考死角”,但大多时候,从0到1的构思刚好就沉眠在这些“思考死角”中。如果不能发现这一点,自身的专业性反倒会阻碍从0到1的产生。
那么,怎样才能创造出“加州卷”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用“外行的眼光”去思考事物。对于在寿司方面完全是外行的外国客人来说,卷着纯黑色紫菜的食物有点儿恶心。但在开发符合“外行”顾客要求的菜单时,即便当中可能伴随着无数次的失败,但最终还是会找到答案。
“专家+外行”的“双重人格”是专业的证据在思考从0到1时,外行的眼光非常关键。
要突破因为专业而产生的“思考死角”这一困境,就只能依靠外行的眼光。从这种意义上说,我可能是受到了眷顾,从丰田公司任职开始,我负责的事业几乎就是三四年改变一次,而且每次都是负责不同领域的工作,所以,我没能成为专家,这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如果说是幸运,那就是因为我总能以外行的眼光面对工作,所以才会取得成果。
在开发Pepper时也是如此。
如果我是一个机器人方面的专家,我很可能会制造出与现在完全不同的Pepper,可能会投入最先进的CPU与高价传感器、发动机,用饱满的热情去设计以卖弄技术为目标的机器人。如果我以此为目标,我就可能会制造出高价但不能满足普通客户需求的机器人,也就不能达成孙正义社长赋予我的使命——“普及与人心灵相通的机器人”。所以,我并没有瞄准最前沿的机器人技术,而是结合现今技术,思考如何才能让机器人获得普通用户的喜爱,我进行了“创造者×工程师”的乘法运算,希望那些与Pepper接触的用户把自己对Pepper可爱﹑有趣等的体验感受表达出来,并且让工程师将这些体验都输入机器人程序中,在未来建立与培育不仅是专家而且是所有人都能够利用的人形机器人平台。
这对于专业的机器人专家来说,是非常不符合常识的想法。当我把这个想法提出后,一部分机器人专家果然对此展开了批判。但正因为我坚定了这种想法,才最终获得大多数普通用户的认可,打造出了梦想中的“第一个人形机器人”。
当然,Pepper还处于从0到1的阶段。这个从0到1中的“1”并不是完成,它不过是一个“刚刚分娩的新生儿”,今后还会在它身上加入最先进的技术,可以说它有着更加无限的成长空间。但是,在毫无先例的现阶段,为了能造出被市场接受的机器人,我确信外行的眼光不可或缺。
我想大家也有所察觉。
外行的眼光等同于客户的眼光、用户的眼光,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用户的喜爱。用户的喜爱才是价值,所以,能够拥有专业知识,同时还拥有“专家+外行”的眼光的“双重人格”,才是专业的证据。
所以,我认为具有专业知识的“外行”才是最强大的。
04只有“快感”的前方才会出现从0到1——痛快追求“灵光一现的快感”人类是灵感闪现的生物人类是会产生灵感的生物。
“啊,对了!”的想法会在瞬间浮现出来,这样的想法会在瞬间解开你一直思考的问题。当有人问我“为什么会浮现出这样的想法”时,我回答不出来,但是灵感就是会突然出现。我们会经常获得这种有些不可思议、略带惊奇的体验。
例如,为了打破陷入僵局的会议气氛而去讲笑话,或者,在烹调中尝试使用不常用的食材,却意外地发现了适合这道菜最佳的配料,这些都是灵感。但这些在大脑里出现的小小的灵感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超大号灵感”并没有不同。
在我们的大脑内部,有着数百亿个神经细胞构成的复杂神经细胞网,这一神经细胞网只需0.5秒就能活化起来,它可以在这一瞬间将过去积累在大脑内、至今为止还没有联系起来的记忆(情报)联系起来。这一新的联系对于大脑来说是一种新鲜的刺激,因而会释放出多巴胺这一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属于有偿神经传导物质。当释放出这一物质时,大脑就会给人以“快感”作为奖励。所以,灵感会让人心情愉悦,这是由大脑作用完成的。
大家都有过这样的快感,当你拍着大腿说“啊!是这样啊”“我明白了”这些话的时候,就是非常强烈而浓重的快感。
有了“快感”才能产生从0到1有了这种快感才能产生从0到1。
在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的过程中,会产生无数个“从没有人遇到过的问题”,每当克服这些问题时,我就会产生“我做到了”“我明白了”“有灵感了”等快感,这些都可以说是小小的从0到1。例如,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是“超级型从0到1”,电灯出现的每一过程都是“新事物”,因它而起的问题也都是“新事物”。从0到1的产物是每个小的从0到1的集合。可以说,电灯就是从0到1积累而成的成果。
在解开“至今没人遇到过的问题”的过程中,尤为重要的就是灵感,在经过理论思考而得出的“解决方案”不实用时,把控从0到1成败的灵感瞬间就会到来。我们平时所积累的那些不会让自己感到吃惊的思想与事实,虽然也是集理论思考于一体,但遗憾的是,它们中出现的从0到1的成果极为稀少。如果能够轻易做到,孵化基地不就成了从0到1的宝库了。
令他人吃惊的创意背后,一定也有不少令自己吃惊的灵感。
“人的大脑经常会出现预想不到的事物。因此,灵感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也是预想不到的事物,它总是突然到访,带给我们惊奇。”这是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的著作《灵感的大脑》中的一节,我也深表同感。在我们不能自主控制的潜意识领域,即便是自己的意识,也经常会发生令自己意料不到的事。这种“潜意识思考”产生的火花就是灵感,它会让我们吃惊。而出现灵感的瞬间,就产生了从0到1的种子,而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抓住这种超自然的特殊现象。
掌握“自我→意识”的思考过程(可化为语言的思考过程)不过是大脑活动的一部分,而我们还具有不能用语言表现的潜意识思考。潜意识领域里出现的灵感,对我们(意识)来说才是时常相伴的惊喜。
“有意识思考”与“潜意识思考”是从0到1的两方面当然,灵感并不一定都能实现从0到1。
大部分的灵感都是“垃圾”,事实上,有用的灵感少之又少。我有一段至今难忘的回忆,那时我还是孩子,当我拿着三根绳子玩时,我突然灵光一现,想“啊!这样做的话,三根绳子就能一直编下去。”我感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然后就兴奋地跑去做给母亲看。然而,母亲只是淡淡地说:“啊,你会编三股绳了啊。”虽然她夸奖了我能够编三股绳,但是那并不是让我兴奋的关键。我发现那并不是“了不起的发明”后,失望地垂下了肩膀……这是一段并不愉快的回忆。
即便后来长大成人,我也一直觉得,灵感的到来如同一时兴起所摇的骰子一样,结果可能好,也可能坏。当你认为结果“很好”时,别人可能已经想到并实际尝试了这个构思,而且发现它并没有用。灵感就是这样极具不确定性。
所以,“有意识地思考”非常重要。
在着手进行从0到1的过程中,对于以往的事例研究自然必不可少。在开发Pepper时,我不仅对过去在市面上销售的机器人做了调查,还对迄今为止已开发的机器人做了最大限度的调查,并且对它们具有怎样的特征、市场上的接受程度如何等都进行了分析,也就是通过理论性思考对过去的事例进行情报整理。
通过这一过程,我能以“已有事物”作为出发点,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如果能够通过绘制“已有事物”明确“空白地带”,就可以将这些情报作为制约条件来思考问题,进而得出“前所未有的事物”,也就是从0到1的构思。通过“有意识思考→理论性思考”去验证“潜意识思考→灵感”产生的构思,这样就能去判断“是否要在这一灵感上赌一赌”“这会是有用的构思吗”的问题。可以说,“有意识思考”与“潜意识思考”是从0到1的两个“车轮”。
“潜意识”是从0到1的关键在从0到1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潜意识思考。潜意识思考能够产生灵感,但在这一过程中,却极少能够直接产生从0到1的构思。
比如,调查过去的事例是很重要的环节,换言之,这只不过是把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作为知识进行输入,而那些知识只要去调查就都能获得,所以单凭这些是不可能产生其他人想不到的从0到1的构思的。另外,理论性思考与从0到1直接相关的情况也很少,理论是指“思考的形式、法则”,也就是说,假如理论上“A等于B,B等于C,所以A等于C”是正确思考,那么谁都能沿着导出正确答案的“思考形式”进行思考。也就是说,如果沿着唯一的“思考形式”进行思考,产生的也只是谁都能想到的事物。虽然说理论性思考能够产生从0到1,但其概率极低。
所以,我认为“潜意识”才是从0到1的主战场。
锻炼理论性思考基础的有意识思考自然很重要,但决定从0到1成败的则是潜意识的思考力。也就是说,它关系到如何锻炼、是否能够磨炼“灵感之力”,如果我这样说,有人一定会问:“那难道不是与生俱来的才能吗?”的确,只有像牛顿、爱迪生和爱因斯坦那样,自己的灵感足以动摇人类历史的伟人才能称得上是天才。但是,产生灵感的能力本来就是我们大脑的“标准功能”,小小的灵感也是灵感,每个人都有“灵感力”。既然如此,我们都可以锻炼这种能力,所以,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到从0到1。
不摇骰子就绝不会“中大奖”不过,灵感的产生却需要绝对的必要条件。
那就是继续使用那种能力,也就是说,要将灵感付诸实施,不断地积累经验。虽然我突发灵感想到的“三股绳”没能成为“了不起的发明”,但我不会因此而消沉,我会尽情地摇动骰子,即便它“不中”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要继续摇动骰子,尽可能地付诸实施,并且继续确认结果。不摇骰子就绝不会“中大奖”,有了“中大奖”的经验,你就会一点点明白实用的灵感是怎样的感觉。
结果表明,能够产生实用灵感的大脑思考回路会被不断强化。
牛顿、爱因斯坦也是如此。
正因为他们持续不断地摇骰子,大脑才会得到锻炼。IQ非常高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