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掬水月在手
  • 掬水月在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掬水月在手

正版图书保证 可开电子发票

40.5 4.6折 88 全新

库存2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行人文化, 活字文化编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20121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3557235

上书时间2024-08-19

汉唐图书旗舰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叶嘉莹先生wei一授权的传记电影同名图书百万字录音稿提炼十万余字精华,辅以高清剧照、手稿信札作为视觉补充,详尽展现一位古典诗词大家的生命历程与学术成就,是叶嘉莹先生言传身教的实录。 ★古典诗词大师

作者简介
作者: 行人文化 致力于以影像为媒介,涵盖人文、文化、艺术等多元面向发展,为社会带来独特的影像美学和价值观,并保存华人世界珍贵的文化资产。2020年推出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以古典文学诗词大师叶嘉莹一生的创作和教育理念为主轴,弘扬中国诗词深度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曾制作文学大师系列电影《他们在岛屿写作》。 活字文化 以优质图书为核心内容、以全媒体形式为载体的文化创意机构。图书及新媒体产品涵盖人文社科和通识教育领域,既致力于延续传统出版的经典含义,更努力开启激活文字新生命的文化意义。

目录
本书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每部分对应叶先生在不同时期执教过的四所大学--台湾大学、哈佛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UBC)、南开大学, 各部分由“自述”与“众说”(朋友、学生、同事、邻居、医生等) 两大板块组成。多元不同的视角, quan方位呈现叶先生在人格、学养、精神世界高度统一的大师风采。

内容摘要
本书以同名传记电影大量采访素材为基础,将百万字录音稿系统整编,辅以百余张高清剧照、手稿信札,补充了因影片时长所限无法展现的更多内容,立体展现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对应叶先生在不同时期执教过的四所大学——台湾地区大学、哈佛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南开大学,各部分由“自述”与“众说”(朋友、学生、同事、邻居、医生等)两大板块组成。多元不同的视角,多方面呈现叶先生在人格、学养、精神世界高度统一的大师风采。四部分皆以叶先生的一句诗为题目。所选诗句或潜藏着她的自我认知,或代表了她的人生态度,或预示着她的命运走向,或者就是她一生追求的缩影。叶嘉莹一生与古典诗词绵密交会,她不仅以古典诗词为业,更在古典诗词中所蕴涵的感发生命与人生智慧的支撑下渡过了种种忧患与挫折。本书将叶先生的自述、诗作与他人的回忆、感发熔于一炉,以期让古典诗词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因叶先生的存在而扎根于更多人心中。

主编推荐
★叶嘉莹先生wei一授权的传记电影同名图书
百万字录音稿提炼十万余字精华,辅以高清剧照、手稿信札作为视觉补充,详尽展现一位古典诗词大家的生命历程与学术成就,是叶嘉莹先生言传身教的实录。
★古典诗词大师&文学纪录电影大师两位大师的深度对话与灵感碰撞
“我拍了一部女性版的《百年孤独》,呈现的是一个女人的百年史。”
“我希望回溯到诗词更为本质的层面,通过叶先生来讨论‘诗和存在’的问题。”
——导演 陈传兴
★《掬水月在手》中呈现的叶嘉莹,是纪录片镜头中的叶嘉莹,也是靠前的、以他人为镜映射出的一个多面的叶嘉莹。叶嘉莹先生在古典诗词方面的成就犹如朗月当空,清辉万里,堪为似月停空;而每位受访者仿佛江河湖海,大家各有视角,分别映照出一代大师鲜为人知的灵动与鲜活,是谓月映千川。
★ 张伯礼、北岛、戴锦华、白岩松、欧阳江河……感动推荐,白先勇、席慕蓉、痖弦、郑培凯、田晓菲、陈洪、张静……三十余位挚友学生倾情回忆
《掬水月在手》既有叶嘉莹先生的自述,更有靠前的“众说叶嘉莹”,多元视角quan方位展示一代大师在人格、学养、理想,乃至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间的风采
★ 特别收录《〈掬水月在手〉电影注解》,还原导演创作始末,提供观影指南
★du家放送日本知名音乐人佐藤聰明倾力打造的电影音乐《秋兴八首》
★du家收入电影精彩片段节选,扫描书中二维码可聆听欣赏

精彩内容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杜甫之所以成为杜甫,辛稼轩之所以成为辛稼轩,都自有一段因缘在。 我之所以终生从事古典诗词的教学,我之所以成为今日的我,自然也有一
段因缘在。 我生于1924年,到现在已经将近一个世纪了。回首从前,可谓往事如烟,很多详细的情况都已经追忆不起来了。幸好我有作诗填词的习惯,很多经历感
悟都通过诗词记录了下来。《易经》说“修辞立其诚”,我所有的诗词都是源于现实中真实的触动,从小就是。 我出生的时候,我们家和伯父伯母一起,住在察院胡同廿三号的四合院里。这个四合院是我家的祖宅,在北京西城,是曾祖父购置的。我家祖上是旗人,蒙古旗人,本姓叶赫那拉,民国后就改姓叶。曾祖父在咸丰同治时期做到了佐领(二品武官),祖父是光绪二十年的进士,所以,大门上原来是有一块黑底金字的横匾,写着“进士第”。 门前两边各有一个不大的石头狮子。
从大门进去之后是一面磨砖的影壁墙,中间刻着“水心堂叶”四个字。这个堂号源于南宋学者叶适,水心是他的号。祖父和伯父与他一样,都学过医。从影壁墙左转下三个台阶,是个长条形的外院。右手边是内院的院墙,中间有个垂花门。从垂花门进来,就是内院了。 内院有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我祖父本来有三个儿子,我三叔很年轻就去世了,只剩下伯父跟我父亲。我祖父规定伯父和父亲轮流住东西厢房,三年一轮换。我出生在东厢房,长大在西厢房。后来祖父去世了,伯父搬到以前祖父母住的北房,东厢房就成了伯父给人诊脉的脉房。邓云乡先生年轻时常来请我伯父去给他母亲看病,对我家的院子熟门熟路,但那时我们没有见过面。数十年后,我们在一次聚会中遇到,说起话来,他才知道当年给他母亲看病的叶大夫正是我伯父。后来,他写过一篇文章,专门描述了我家的四合院。没想到,相隔半个多世纪,邓先生竟还会对我家宁静的庭院和其中蕴含的一种中国诗词的美好意境有如此深刻的记忆。
我有时候在一些电视剧里看到父母子女之间大呼小叫的场面,会觉得难以接受。我小时候生长的环境从没有过这样的事情。无论是我伯父、父亲,还是伯母、母亲,甚至于连用人之间,大家讲话都是心平气和的。家里永远都很安静,可以听得到蝉鸣和蟋蟀叫,再有就是人的读书声了。就像邓先生文中回忆的那样,旧时家里古典诗词的氛围确实对我产生了极深的影响。我的知识生命和感情生命都是在这里孕育的,这大概是我为什么会终生热爱诗词,并一生从事古典诗词研究和教学吧。 以前祖父在世的时候,我家的四合院里方砖墁地,祖父不许在院子里种任何植物。只能在荷花缸里养荷花,花盆里栽石榴、夹竹桃什么的。我伯母和母亲都喜欢花草,在祖父过世后,她们就在院里开了花池,引得蜜蜂蝴蝶飞来飞去。我写的第一首诗是《秋蝶》。 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 深秋黄昏的时候,我看到西边花池前面的地上落下一只白蝴蝶。天已经凉了,那只蝴蝶已经冻得飞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