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一万年
正版图书保证 可开电子发票
¥
41.3
3.0折
¥
138
全新
库存289件
作者郭志坤//陈雪良
出版社上海书店
ISBN9787545818000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8元
货号9787545818000
上书时间2024-07-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我国是具有悠久史传传统的国家,传统中国通史的叙述范围主要是三代及之后的历史,而本书别具新意,三十三卷中以近一半篇幅叙述远古时期的历史,延伸了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度。本书在写作上秉承了扎实严谨的史传作风,以考古成果和历史记载为依据,真实可信。特别是对于远古时代的文明发展的叙述,能够抓取相同年代不同地域文明之间的相似性,展开比较性的叙述。另外,在文字叙述之外,本书特别配有数量可观的插图,有些图片稀见精美,与文稿相互呼应,使整本书生动活泼,能够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亲近历史、了解中华文明。
作者简介
陈雪良,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原《上海教育》主编,副编审。著有《司马迁人格论》《中国远古文明之谜》《读<三国演义>》《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春秋史》《细讲中国历史丛书·魏晋南北朝史》(合著)等。与郭志坤合著《中华一万年》、“提问诸子丛书”(10册),与陆满堂、金相成合著《历史教学法概论》等。
目录
历史序曲
第一卷 陶铸文明
华夏第一“陶”
制陶源起的猜想
殉陶者宁封子
陶中乾坤
女娲抟黄土造“人”
鹳、鱼、斧组合中的寓意
“四个太阳”
“圆”的世界
传说中的陶神
第二卷 原始村落
走出洞穴去!
半地穴
民居,在地平线上升起
“高干栏式”建筑
榫卯的发明
大地湾的“混凝土”
门·门坎·窄门洞
匏形釜
以土为床
村落有多大
村落构架
部落生活掠影
第三卷 女人天下
8000年前的“中华老祖母”
知母不知父
里里外外一把手
丰乳肥臀的女裸像
孤寂的单人葬
和合之美
女性首领的尊严
“世上只有妈妈好”
厚葬的小女孩
人母和地母
第四卷 人体包装
留在陶器上的织品印痕
精致的纺轮
原始的“腰织机”
丝绸的源头
无领无袖的“贯头衣”
“衣”与“裳”
帽·鞋·靴
发笄和梳子
爱美的天性
第五卷 农耕初始
“南稻北粟”
稻的人工育种
北方的粟和稷
“高高”的红高粱
内容摘要
本书是历史学家郭志坤、陈雪良所撰写的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历史的普及性读物,共分三十三卷,以人类文明为主线,描述了从一万年以前的远古社会到现今的整个中华民族不断变化的历程。本书以讲述远古时代的中华文明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考古成果,以一半的篇幅详细介绍了远古人的制陶手法、村落栖居、母系社会、穿着打扮、农耕畜牧、丧葬习俗、城市
雏形等等有历史记载以前的人类生活,弥补了多数通史类普及读物的空白。本书的后半部分基本依照历史顺序展开叙述,除了传统历史读物常见的皇朝更迭史、政治制度史梳理外,还讲述了各个时代普通民众的生活史,从衣食住行多方面深入历史细部,更活泼、
细致地展现了历史的方方面面。全书图文并茂,兼具历史的专业性与通俗普及性,在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弘扬悠久而优秀的中华文明方面都具有丰富的价值。
精彩内容
华夏第一“陶”/在江西省万年县,有个大源镇。在大源镇的一座不太高的小山上,有个宽敞深邃的仙人洞。仙人洞中烟气升腾,自有一番神仙境象,难怪人们要以此命名了。
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在这个洞穴中发掘和采集到了200余块陶器的残片。经碳一14测定,这是1万多年以前留存下来的陶片,专家断言这是中华最为古老的陶器残片,可称为华夏第一“陶”。
这是一些十分古朴的破碎陶片,它也许是那个时代的原始人将若干件陶品器物砸碎后弃置的物件。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现在已经将其中的一些碎片,修复成为一只古朴的圆底陶罐,使人得以重睹1万多年前先民的杰作。这种圆底陶罐的底部比较平直,重心很稳,不易翻倒。它的容量不算大,大致够盛一个人一顿食物的容量。据此,专家认为这是最原始的食器,相当于后来的碗,既可盛各种食物,又可盛水,因为陶器口大,食用起来十分方便。可见,陶器的发明是直接与人类的饮食等生活相关联的。
当时的原始人还居住在洞穴中,洞穴既是他们居住的场所,又是他们制作陶器的工场。中华先民在洞穴中制作了陶器的毛坯后,再到洞前的场地上进行烧制,然后又将成品藏在洞中,因为洞里避开了阳光雨水,不易风化。最
早的陶制品能保存在洞穴中,正是这个道理。
万年县仙人洞中出土的陶片呈赤红色,上有疏密不等的不规则的绳纹状图案。可见,当时还没有特定的制陶工具。正像小孩子玩家家差不多,随意得很。发明创造从来不会是刻意而为,远古的先民更是这样。仔细看,陶片上还有不少大小不一的孔洞,可见这些陶片是相当的疏松和粗糙。尽管如此,它既是生活之工具,也是一种艺术。这些绳纹粗细不一。粗的有半根手指头那么粗,细的像一根头发丝那样细。绳纹的排列也交错混杂,没有一定的规则。据考古学家推断,这无规则花纹正是那时的原始美学。
在陶片的表层有明显的泥条盘筑痕迹。原始先民先是将淘稠了的黏土搓成泥条,然后一圈一圈地盘成器皿的形状,再用手抚平,最后是烧制成器。居处在“仙人洞”中的先民显然还是制陶生手,他们搓成的泥条粗的粗、细的细,用手抚平时能用就行了,制出的陶器的器壁高低不平、厚薄不均。但是,就那样的随意,更可见其制作时的浑然天成和盎然童趣了。制陶源起的猜想/陶器的发明,对人类来说,实在太重要了。面对1万年前留存下来的十分简陋的古陶片,后世的人们想象着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猜度着制陶源起的历程,解读着隐藏在陶片背后的活生生的历史故事,甚至连恩格斯这样的伟人也作过有趣的猜度。凭借这些陶片,人们可以大致勾勒出1万年前先民的生活画面——一群原始人围坐在火堆旁,正津津有味地享用着他们的猎获物,忽然有人惊叫起来:“着火了!”原来,离火堆不远处安放着两只用竹片和绳索编织起来的篮子,篮子被火熏烤后燃烧了起来,里面存放的一些果品和其他食物也随着篮子的被烧毁而滚向火堆。
大家七手八脚地把火中的果品抢了出来,同时也扑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