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

正版图书保证 可开电子发票

23.5 5.7折 41 全新

库存2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义勤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0038790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1元

货号9787550038790

上书时间2024-05-14

汉唐图书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我们该为“经典”做点什么?
吴义勤

 

当今时代,对经典的追怀和崇拜正在演变为一种象征性的精神行为,人们幻想着通过对经典的回忆与抚摸来抵抗日益世俗和商业化的物质潮流。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经典作为人类文学史和文明史的基石与本源,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阐扬;另一方面,经典的神圣化与神秘化又构成了对于当下文学不自觉的遮蔽和否定。可以说,如何面对和正确理解“经典”,正是当代中国文学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什么是经典呢?就人类的文学史而言,“经典”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它是人类历史上那些杰出、伟大、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的指称。但是,经典又是无法科学检验的主观性、相对性概念。经典并不是十全十美、所有人都认同的作品的代名词。人类文学史上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所有人都喜欢、没有缺点的所谓“经典”。那些把“经典”神圣化、神秘化、化、乌托邦化的做法,其实只是拒绝当下文学的一种借口。通常意义上,经典常常是后代“追认”的,它意味着后人对前代文学作品的一种评价。经典的标准也不是僵化、固定的,政治、思想、文化、历史、艺术、美学等因素都可能在某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成为命名“经典”的原因或标准。但是,“经典”的这种产生方式又极容易让人形成一种错觉,即“经典”仿佛总是过去时、历时态的,它好像与当代没有什么关系,当代人不能代替后人命名当代“经典”,当代人所能做的就是对过去“经典”的缅怀和回忆。这种错觉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经典”问题上的厚古薄今,似乎没有人敢于理直气壮地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经典”的命名,甚至还有人认为当代人连写当代史的权利都没有。
 然而,后人的命名就比同代人更可信吗?我当然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时间会把许多污垢和灰尘荡涤干净,相信时间会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模糊的、被掩盖的真 相,但我怀疑,时间同时也会使文学的现场感和鲜活性受到磨损与侵蚀,甚至时间本身也难逃意识形态的污染。我不相信后人对我们身处时代“考古”式的阐释会比我们亲历的“经验”更可靠,也不相信,后人对我们身处时代文学的理解会比我们亲历者更准确。我觉得,一部被后代命名为“经典”的作品,在它所处的时代也一定会是被认可为“经典”的作品,我不相信,在当代默默无闻的作品在后代会被“考古”挖掘为“经典”。也许有人会举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的例子,但我要说的是,他们的文学价值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就早已被认可了,只不过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我们的文学史不允许谈及他们罢了。

 

这里其实就涉及了我们编选这套书的目的。我认为,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又更是一个当代化的过程。文学的经典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它需要当代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文学的经典不是由某一个“权威”命名的,而是由一个时代所有的阅读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说,每一个阅读者都是一个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权力”。而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或一个文学出版者,参与当代文学的进程,参与当代文学经典的筛选、淘洗和确立过程,正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事实上,正是出于这种对“经典”的认识,我才决定策划和出版这套书的,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真实同步地再现21世纪中国文学“经典化”的进程,充分展现21世纪中国文学的业绩,并真正把“经典”由“过去时”还原为“现在进行时”,切实地为21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化”作出自己的贡献。与时下各种版本的“小说选”或“小说排行榜”不同,我们不羞羞答答地使用“小说”之类的字眼,而是直截了当、理直气壮地使用了“经典”这个范畴。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作家都首先应该有追求“经典”、成为“经典”的勇气。我承认,我们的选择标准难免个人化、主观化的局限,也不认为我们所选择的“经典”就是十全十美的,更不幻想我们的审美判断和“经典”命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而由于阅读视野和版面等方面的原因,“遗珠之憾”更是不可避免,但我们至少可以无愧地说,我们对美和艺术是虔诚的,我们是忠实于我们对艺术和美的感觉与判断的,我们对“经典”的择取是把审美和艺术放在位的。说到底,“经典”是主 观 的,“经典”的确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经典”的价值是逐步呈现的,对于一部经典作品来说,它的当代认可、当代评价是不可或缺的。尽管这种认可和评价也许有偏颇,但是没有这种认可和评价,它就无法从浩如烟海的文本世界中突围而出,它就会永久地被埋没。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当代任何一部能够被阅读、谈论的文本都是幸运的,这是它变成“经典”的必要洗礼和必然路径,本套书所提供的同样是这种路径,我们所选的作品就是我们所认可的“经典”,它们完全可以毫无愧色地进入“经典”的殿堂,接受当代人或者后来者的批评或朝拜。
 感谢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对我的经典观的认同以及对于这套书的大力支持,感谢让这个文学工程可以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这个平台美丽绽放。我们的编选仍将坚持个人的纯文学标准,而为了更好地阐析我们的“经典观”,我们每本书将由青年学者对每一篇入选小说进行精短点评,希望此举能有助于读者朋友对本丛书的阅读。 


【书摘与插画】

小嘴不停

 

   铁凝

 

临近春节的酒店,到底比往常显得亢奋。散客已经不多了,年终的各类会议开始在这里爆满。大堂内设着一些蒙有红台布的会议签到桌,从四面八方赶来省城开会的人进得酒店,忙着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会的那张桌子。那些桌子上都摆着写有会议名称的标牌:表彰会,总结会,新年度战略研讨会,同乡亲友恳谈会……什么的。每张签到桌后面都堆着山一样的会议礼品盒:某某岛的“无污染海鲜”;某某城的红酒新宠“玉树临风”;某某开发区的“多功能杀菌活氧机”;乃至某某乡的“手工龙须面”……猛看上去,走进大堂的客人好似立刻置身于一个年货批发市场。

 

  包老太太也是这酒店的来客之一,她来参加一个表彰会。本来,春节近了,能不出门的人就不愿意出门了。况且包老太太年逾七十,丈夫户老先生还躺在医院里。可是,包老太太来了。

 

  乘坐了三个小时火车的包老太太进得酒店并不急于签到,她急着寻找洗手间。包老太太与同龄的其他老太太相比,身体状况良好,的难言之隐是憋不住尿。为此,凡遇长途旅行她便提前在内裤里放置“尿不湿”。回想次去超市为自己购买“尿不湿”,包老太太臂弯里?着塑料购物筐,做贼似的在货架前逡巡了几个来回,竟是不敢下手。仿佛她要攫取的是样见不得人的东西;又仿佛,只要这东西一进了她的购物筐,她可就真的老了。一个年轻女导购员过来想帮助犹犹豫豫的包老太太,说孩子多大,我帮您选个合适的型号。包老太太吭吭哧哧又说不出来,只是想原来这玩意儿也分大小号啊。“尿不湿”之于包老太太,始终是只闻其名,未见其物。包老太太养育孩子的时代中国还没有这东西,后来她的第三代被养育时她又没管过他们。那么,她至少该买大号,她是个大人。但包老太太不敢说要大号,似乎一说大号导购员能立刻识破她买这东西是为了自己。后她胡乱拿起一包中号的,红头涨脸地离开了超市。回家一试,包老太太明白了,敢情这“尿不湿”的所谓大、中、小号,是幼儿范畴的大、中、小。即使大号,配的也是幼儿中的大幼儿;包老太太的屁股再瘦小(包老太太的臀部属瘪瘦型)也当属成人之规格。因此不仅中号她无法穿用,大号也照样不行。包老太太急中生智,索性将那东西稍作改良,摈弃了四周起固定作用之“裤腰”和“臀围”部分,单取中间那一条厚实而又柔软的吸水力极强的无纺布棉垫。试用了一阵子之后:包老太太基本满意。再逢出门,因为腿间有了“尿不湿”,人就从容了许多,也不至于打头天晚上就滴水不进了。包老太太从不跟人探讨婴儿的“尿不湿”之于老人的方便,这属于她个人生活的小秘密。初垫上它,包老太太有过一阵隐隐的堕落感,再严重一点她就要说自己这是“沦落风尘”了,虽然,世上所有的婴幼用品本是为洁净、天真再加上一点无助感的。那么,应该是无助感比较贴切。包老太太也曾想到过这个词,但是包老太太自尊一生,乐于助人,绝不情愿“无助感”这样的词往自己身上靠,宁肯“堕落”或者“风尘”,至少那还有点幽默的成分。用到后来,包老太太甚至还找到了一点点更年期之前使用卫生巾的感觉。用了一辈子卫生纸的包老太太,在停经前不久才赶上用舒适方便的卫生巾,只可惜一切都在瞬间结束了,她的例假,她作为确凿女人的生理特征……如今,自从她的腿间有了“尿不湿”,很快她就从“堕落”啊“无助”啊等等词汇中走了出来,因为“尿不湿”竟能使她回忆起那么一点确凿女人的青春感,或者说女人青春的确凿感。包老太太对待生活的态度基本是乐观的,她总是能在看似倒霉的情境中寻摸到那么一点让自己主动起来的蛛丝马迹。

 

 

 

  这样,乘坐了三个小时火车的包老太太走进酒店,顺利找到隐在大堂一侧的洗手间。事毕之后换上一片干爽、崭新的“尿不湿”,包老太太神闲气定地来到洗手间的大镜子跟前,洗手,外加稍事整理自己。这时的包老太太,怎么看也不像年逾七十,也就是五十岁出头吧。她那一头灰黑色的弯曲自然的假发没把她衬出老来,反而为她平添了几分真实、活泼的俏。这就是包老太太的聪明,不愧是化妆师出身——包老太太是她们那个城市影视中心的资深化妆师。包老太太历来反对白发老人染黑发,黑压压的好似头上缠着块黑布,怎么看也是假。哪儿如她头上这顶假发套,和年龄和面庞总是有个自然的过渡与呼应。这就说到了包老太太的面庞,毕竟已经七十多岁,脸上没有深刻的皱纹,但两腮的肉已经下垂,下巴至脖颈的衔接处也显出松垮。但包老太太有两条好眉毛,和一副轮廓清晰、常显滋润的嘴唇。这副嘴唇若放在旧社会,那是典型的樱桃小口,包老太太便也可称得上是位旧时的美人了。可包老太太偏偏看不上自己的嘴,为当代不少男女演员化妆的包老太太,欣赏的是时下流行的大嘴美人,也许正所谓缺什么想什么。包老太太也不倚仗着化妆师的方便就在自己脸上大动干戈,她不文眉也不文眼线——那是低级整容,把人脸弄得木呆呆的,且呈现一种凶相儿。她只把本来不错的眉型再择素净一点,轻扫些许眉粉即可。她的脸就看着那么亲切柔和,一整个儿是位神采奕奕的老年职业女性。

 

 



 
 
 
 

商品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2004短篇小说卷》选取了2004年优秀短篇小说二十余篇,包括苏童、莫言、韩少功、铁凝等作家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创作的水平。图书主编为中国权威文学研究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他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值得阅读的短篇小说,并附有专业的评论。



作者简介
吴义勤,1966年生,江苏海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等。

目录
苏童堂兄弟/1

韩少功月光两题/11

莫言月光斩/21

魏微异乡/31

铁凝小嘴不停/50

范小青李书常先生雅正/60

须一瓜海瓜子,薄壳儿的海瓜子/71

李浩碎玻璃/88

潘向黎白水青菜/106

金仁顺爱情诗/119

盛可以青桔子/133

李铁出墙的红杏/149

董立勃米香/163

王祥夫客人/181

晓苏嫂子改嫁/191

张学东说给寂寞听/202

陈武尹树的寻找/213

陈笑黎符号/227

刘玉栋幸福的一天/234

谢宏花与果/247

罗望子大雁塔/258

海飞纪念/275

鲁雁桃红杏红/291

黄咏梅草暖/304

张楚穿睡衣跑步的女人/318

刘建东遗失在眼中/333

麦家两位富阳姑娘/345

内容摘要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推荐阅读?2004短篇小说卷》选取了2004年很好短篇小说二十余篇,包括苏童、莫言、韩少功、铁凝等作家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创作的优选水平。图书主编为中国最非常不错文学研究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有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他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最值得阅读的短篇小说,并附有专业的评论。

主编推荐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推荐阅读·2004短篇小说卷》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有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本年度最值得阅读的短篇小说,并附有专业的评论,按年度形式推出,精选了本年度很好作家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体现中国当代文学的优选水平。作品给人带来全新的阅读感受,也对这个时代的精神氛围有精微的把握,内容深刻,发人深省,回味无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