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面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双面人

正版图书保证 可开电子发票

47.6 6.9折 69 全新

库存44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谭同学著

出版社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3797

出版时间2024-0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23

定价69元

货号4545453

上书时间2024-05-12

汉唐图书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谭同学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教学名师。曾任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华南农村研究中心研究员,访学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
曾出版专著《桥村有道:转型乡村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人类学方法论的中国视角》,并发表论文《契约国家抑或民生政治:基于亲、礼与非对称互惠的思考》、《常民の視角から見る新農村建設運動》、“The Ironies of ‘Political Agriculture’”、“Social Ties and the Market ”等。

目录
本书中, 所谓“双面人”, 即指那些在“古今之变”中陷入悖论的农民。作者以粤西梧县程村为调查对象, 通过书写三代六类人的人生史, 呈现一个普通村庄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再到21世纪的发展历程, 描绘了当地基层乡镇治理的转型、半工半农结构的形成, 以及乡土人情、精神信仰等多个面相, 进而直入中国文化的内在机理。这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乡村的“史记”。每个关心乡村及个体命运的人, 都能从中发现时代巨变的轨迹和自己的心声。这也是一部迈向普通读者的人类学专著, 受过中等以上教育者即可读懂。

内容摘要
所谓“双面人”,即指那些在“古今之变”中陷入悖论的农民。作者以粤西梧县“程村”为调查对象,通过书写三代人的人生史,呈现一个普通村庄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再到21世纪的发展历程,描绘了当地基层乡镇治理的转型、半工半农结构的形成,以及乡土人情、精神信仰等多个维度,进而直入中国文化的内在肌理。

这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乡村的“史记”。每个关心乡村及个体命运的人,都能从中发现时代巨变的轨迹和个人的心声;这也是一部迈向普通读者的人类学专著。

主编推荐
√记述了从1949年延续到21世纪、横跨60余年的乡村人生故事,聚焦三代、六类人,他们命运的沉浮、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反映了中国农村、中国农民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种种样貌。

√作者扎根田野,通过长达9年的走访,在与村民、官员等群体的接触中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又在人类学的视野中,触及社会、政治、经济、宗族等维度,直抵中国文化的内在机理。

√借鉴太史公写《史记》的办法,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呈现转型中多面、立体的乡村社会,从学术的角度诠释我国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

媒体评论
作者所做的,是借鉴太史公写《史记》的办法,以人物传记的方式来描述乡村的世纪巨变。作者的这一努力,体现了中国许多年轻人类学家突破固有的民族志描述模式,进行大理论思考的野心。书中抓住的问题,无不深深扎根于田野经验材料,同时又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内在机理。对于关心当代中国乡村命运的人,《双面人》是一本很好的读物,既能给人揭示出一幅广阔而色彩斑斓的乡村生活画面,也能够给我们以理论上的深层启发。

——吴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这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乡村的“史记”。每个关心乡村及个体命运的人,都能从中发现时代巨变的轨迹和个人的心声。其跌宕起伏堪比《百年孤独》的叙事,细腻、悠长的笔调,让人领略以“文史哲”作为方法论穿透本土经验的美感与品位,以及文化自觉与学术自主的力量。

——吴重庆(《开放时代》特邀主编、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教授)

在众多描述当代中国乡村的民族志中,这本书非常特别。它呈现了当代中国农民生活的不同侧面、悖论和反思,而不是为了迎合理论的纯粹性而将其简化为单一侧面。它的“乡土气息”代表着对人类学“语法”本土化的努力,是对真诚极限的真诚探索。

 ——Hans Steinmüller(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教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