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保证 可开电子发票
¥ 65.6 6.6折 ¥ 99 全新
库存20件
作者温士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2815169
出版时间2023-05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9元
货号9787522815169
上书时间2024-01-23
代耕群体的跨界流动与社会融入(代序)
乡村社会的人口迁徙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经典话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先生便注意到乡村社会中的“外来户”现象。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在现代都市里都规定着可以取得该地公民权的手续,主要的是一定的居住时期。但是在乡村里居住时期并不是个重要条件,因为我知道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的。”在费孝通先生看来,传统乡村社会是相对封闭的,外来移民群体取得村落社区的完全成员资格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传统乡村社会的人口迁徙依附在土地之上,并以获取土地这一重要生产资料为主要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发生在乡村之间的迁徙模式通常被由乡村到城市的“主流”迁徙模式遮蔽。目前,学界对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群体做了诸多研究,而对乡村社会中外来移民群体的研究相对有限。我经常说对“打工”的研究多,对“打农”的研究少。实际上,发生在乡村之间的人口迁徙现象普遍存在,但学界和政府部门对这类移民群体的关注非常有限。当今,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在快速推进,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乡村外来移民特别是“打农”群体如何融入移居地社会?他们迁徙到异乡后能否被当地社会接纳?带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群体如何相互适应以实现和谐共处?这类特殊的移民群体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呈现在读者眼前的这部《苗族代耕农的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研究》,即是乡村移民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该书作者温士贤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硕士毕业后进入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从事民族研究工作,2012年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跟随我攻读民族学专业博士学位。珠三角及其外围地区有很多“打农”群体,研究者通常将他们称为“代耕农......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乡村人口被吸纳进城市工业体系,发生在乡村之间的迁徙模式被由乡村到城市的迁徙模式所遮蔽。实际上,发生在乡村之间的人口迁徙现象普遍存在,学界和政府部门对这类移民群体的关注较为有限。本书以云南文山迁徙至广东阳江代耕的苗族移民为例,研究其在移居地的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情况。研究发现,苗族代耕农能够主动进行文化适应、积极融入移居地社会,并与当地村民建立起较好的社会关系。与此同时,他们在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等方面也面临身份困境,在移居地定居30余年却尚未取得移居地的户籍身份和完全成员资格。当前,乡村之间的人口迁徙现象日益频繁,如何解决此类移民群体的户口迁移诉求,如何理顺户籍、土地权利与成员资格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和制度上进一步探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