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监测人员持上岗考核习题集
  • 生态环境监测人员持上岗考核习题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态环境监测人员持上岗考核习题集

正版图书保证 可开电子发票

62.8 6.4折 98 全新

库存9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及质控研究重点实验室 组织编写 蔡文祥、田旭东、刘劲松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423566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9787122423566

上书时间2024-01-18

汉唐图书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 也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重要依据。“十四五”时期,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进入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面临更加艰巨复杂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修复任务。强化生态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决策管理的“支撑、引领、服务” 能力, 系统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环境监测队伍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质量, 关乎监测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需要大力加强监测技术人员的培养与培训, 加快生态环境监测领域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 规范监测数据生产过程, 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于2019 年出版了《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习题集》(第二版), 其中涉及的主要是2010 ~ 2017 年颁布的标准, 时隔近五年, 生态环境监测行业颁布了很多新标准。生态环境监测人员需要获得新标准的上岗证才能在监测过程中出具准确有效的数据。但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在申报新标准上岗证时, 存在新标准习题缺乏的现象, 给理论考核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急需组织专家针对这些新标准出题, 统一编排, 形成标准答案, 补充考试题库。同时该工作也可为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提供复习大纲和学习资料, 提升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对新标准的理解, 有利于其更好地掌握新标准的技术要点。 
依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规定》(环监测〔2021〕80 号) 和浙江省《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实施办法》(浙环函〔2022〕95 号), 编者认真秉承持证上岗规范考核理念, 切实履行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职责, 追踪了近年来新发布的监测技术标准, 通过多年积累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经验, 进行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技术共享, 编写了本书。本书紧扣2017 年以来最新的分析标准、分析方法、技术规范、技术指南要求, 精心选题、合理编排、重点突出, 是生态环境监测领域专家和技术人员多年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 本书的编写和出版, 将有助于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培训、考核、上岗工作的开展,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持证上岗考核工作, 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 促进生态环境监测事业的稳步、持续发展; 并为进一步保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人员技术水平、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持续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夯实生态环境监测的基石作用。 
本书由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及质控研究重点实验室组织编写, 由蔡文祥、田旭东、刘劲松任主编, 叶伟红、于海燕任副主编。在此, 对参加本书编撰付出辛勤劳动的技术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因时间仓促, 限于编者水平, 不足之处在所难免, 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2年6月



 
 
 
 

商品简介

本书以服务于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持证上岗考核为主线,以近五年(2017~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监测技术和分析方法标准为基础,编制了生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习题。本书共分十二章,分别为水(含大气降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土壤和沉积物、固体废物、海水、海洋沉积物、生物、遥感、应急监测、自动监测、油气回收和其他相关标准的习题,包含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和问答题四种类型。本书的编写和出版旨在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持证上岗考核、人员培训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储备,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本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供从事生态环境监测、采样、分析等的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作者简介
蔡文祥,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浙江省环保厅环境应急专家组常委副组长,国家安全生产应急专家,浙江省政府G20杭州峰会工作优选个人,1988年参加环保工作,先后从事过环境工程、技术评估、环境执法、排污权交易、低碳发展、环境监测工作,具有丰富的环境评估、治理和监测经验。先后主持编制了浙江省化学原料药、染料、农药、氨纶、涤纶等行业的环境准入条件、并由浙江省环保厅发布,全国率先。主持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主持或参与多项省环保科技项目,发表10余篇文章,获得2项发明专利。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目录
第一章  水(含大气降水)和废水1
第一节  水质  乙撑硫脲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HJ 849—2017)  1
第二节  水质  硝磺草酮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HJ 850—2017)  3
第三节  水质  灭多威和灭多威肟测定  液相色谱法(HJ 851—2017)  5
第四节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8)  6
第五节  水质  钴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957—2018)  9
第六节  水质  钴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958—2018)  11
第七节  水质  四乙基铅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959—2018)  13
第八节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HJ 970—2018)  15
第九节  水质  烷基汞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光谱法(HJ 977—2018)  17
第十节  水质  丁基黄原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HJ 1002—2018)  19
第十一节  水质  联苯胺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017—2019)  21
第十二节  水质  磺酰脲类农药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018—2019)  23
第十三节  水质  锑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1046—2019)  25
第十四节  水质  锑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1047—2019)  27
第十五节  水质  17 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HJ 1048—2019)  29
第十六节  水质  4 种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HJ 1049—2019)  31
第十七节  水质  氯酸盐、亚氯酸盐、溴酸盐、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1050—2019)  33
第十八节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HJ 1067—2019)  35
第十九节  水质  15 种氯代除草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 1070—2019)  37
第二十节  水质  草甘膦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071—2019)  39
第二十一节  水质  吡啶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HJ 1072—2019)  41
第二十二节  水质  萘酚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073—2019)  43
第二十三节  水质  三丁基锡等4 种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1074—2019)  45
第二十四节  水质  浊度的测定  浊度计法(HJ 1075—2019)  47
第二十五节  水质  pH 值的测定  电极法(HJ 1147—2020)  48
第二十六节  水质  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150—2020)  51
第二十七节  水质  色度的测定  稀释倍数法(HJ 1182—2021)  53
第二十八节  水质  氧化乐果、甲胺磷、乙酰甲胺磷、辛硫磷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HJ 1183—2021)  55
第二十九节  水质  28 种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189—2021)  57
第三十节  水质  叠氮化物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HJ 1191—2021)  59
第三十一节  水质  9 种烷基酚类化合物和双酚A 的测定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192—2021)  61
第三十二节  水质  铟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1193—2021)  63
第三十三节  水质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 的测定  微库仑法(HJ 1214—2021)  65
第三十四节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HJ 1226—2021)  68
第三十五节  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应急测定  便携式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227—2021)  70

第二章  环境空气和废气73
第一节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HJ 57—2017)  73
第二节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总磷的测定  喹钼柠酮容量法(HJ 545—2017)  75
第三节  环境空气  指示性毒杀芬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52—2017)  77
第四节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 870—2017)  80
第五节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  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HJ 955—2018)  82
第六节  环境空气  苯并[a] 芘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J 956—2018)  84
第七节  环境空气  一氧化碳的自动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HJ 965—2018)  86
第八节  固定污染源废气  一氧化碳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HJ 973—2018)  88
第九节  环境空气  降水中有机酸(乙酸、甲酸和草酸) 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1004—2018)  89
第十节  环境空气  降水中阳离子(Na+ 、NH+4 、K+ 、Mg2+ 、Ca2+ ) 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1005—2018)  91
第十一节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气袋采样-气相色谱法(HJ 1006—2018)  93
第十二节  固定污染源废气  碱雾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J 1007—2018)  95
第十三节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氟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688—2019)  97
第十四节  固定污染源废气  溴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1040—2019)  99
第十五节  固定污染源废气  三甲胺的测定  抑制型离子色谱法(HJ 1041—2019)  101
第十六节  环境空气和废气  三甲胺的测定  溶液吸收-顶空/气相色谱法(HJ 1042—2019)  103
第十七节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的自动测定  化学发光法(HJ 1043—2019)  105
第十八节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自动测定  紫外荧光法(HJ 1044—2019)  107
第十九节  环境空气  氨、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1076—2019)  109
第二十节  固定污染源废气  油烟和油雾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1077—2019)  111
第二十一节  固定污染源废气  甲硫醇等8 种含硫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气袋采样-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078—2019            )  113
第二十二节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 1079—2019)  115
第二十三节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 1131—2020)  118
第二十四节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 1132—2020)  120
第二十五节  环境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砷、硒、铋、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HJ 1133—2020)  122
第二十六节  固定污染源废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153—2020)  124
第二十七节  环境空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154—2020)  126
第二十八节  环境空气和废气  吡啶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 1219—2021)  128
第二十九节  环境空气  6 种挥发性羧酸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220—2021)  131
第三十节  环境空气  降尘的测定  重量法(HJ 1221—2021)  133
第三十一节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应急测定  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223—2021)  135
第三十二节  环境空气  有机氯农药的测定  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HJ 1224—2021)  137

第三章  土壤和沉积物140
第一节  土壤和沉积物  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952—2018)  140
第二节  土壤和沉积物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  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J 960—2018)  142
第三节  土壤和沉积物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HJ 961—2018)  144
第四节  土壤  pH 值的测定  电位法(HJ 962—2018)  146
第五节  土壤和沉积物  11 种元素的测定  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J 974—2018)  148
第六节  土壤和沉积物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HJ 997—2018)  149
第七节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 998—2018)  151
第八节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2019)  154
第九节  土壤和沉积物  石油烃(C6 —C9) 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HJ 1020—2019)  155
第十节  土壤和沉积物  石油烃(C10 —C40) 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 1021—2019)  158
第十一节  土壤和沉积物  苯氧羧酸类农药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022—2019)  160
第十二节  土壤和沉积物  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47 种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023—2019)  162
第十三节  土壤  石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1051—2019)  164
第十四节  土壤和沉积物  11 种三嗪类农药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052—2019)  166
第十五节  土壤和沉积物  8 种酰胺类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053—2019)  168
第十六节  土壤和沉积物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 类农药  总量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HJ 1054—2019)  170
第十七节  土壤和沉积物  草甘膦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055—2019)  172
第十八节  土壤  粒度的测定  吸液管法和比重计法(HJ 1068—2019)  174
第十九节  土壤和沉积物  铊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1080—2019)  176
第二十节  土壤和沉积物  钴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1081—2019)  178
第二十一节  土壤和沉积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1082—2019)  180
第二十二节  土壤和沉积物  6 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184—2021)  182
第二十三节  土壤和沉积物  13 种苯胺类和2 种联苯胺类  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HJ 1210—2021)             184

第四章  固体废物187
第一节  固体废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950—2018)  187
第二节  固体废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951—2018)  189
第三节  固体废物  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47 种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963—2018)  191
第四节  固体废物  苯系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HJ 975—2018)  193
第五节  固体废物  苯系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976—2018)  195
第六节  固体废物  氟的测定  碱熔-离子选择电极法(HJ 999—2018)  197
第七节  固体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