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保证 可开电子发票
¥ 39.5 5.1折 ¥ 78 全新
库存14件
作者李世奇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39399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4214901
上书时间2024-01-18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政府研发补贴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研究
一、 知识溢出与市场失灵
二、 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研究
三、 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产出影响的研究
第二节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及文献研究
一、 地方政府竞争的理论机制和相关研究
二、 财政分权理论
三、 地方政府竞争的实证研究文献
第三节 文献总结与评述
第三章 中国各地区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科技创新的总体态势
一、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研发投入
二、 政府财政科技拨款
三、 中国区域经济创新度
第二节 政府研发补贴下的企业创新
一、 政府对企业的研发补贴与税收优惠
二、 企业研发投入
三、 企业研发产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竞争与R&D溢出的测度方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一、 传统的空间权重矩阵
二、 非对称的空间权重矩阵
三、 基于中国铁路客运车次数据的空间权重矩阵
第三节 静态空间面板模型
一、 静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类
二、 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
三、 静态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
四、 模型的识别与选择
第四节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一、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设定
二、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主要研究方向
三、 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
四、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方政府研发补贴的区域竞争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模型
一、 中央政府干预下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
二、 地方政府研发补贴的区域竞争模型
第三节 实证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一、 地方政府研发补贴区域竞争的实证模型
二、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 空间相关性的Moran I检验
二、 模型选择的LM检验
三、 实证结果
四、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府创新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机制
一、 价格效应
二、 挤出效应和激励效应
三、 信号效应与信息不对称
四、 空间溢出效应
第三节 实证模型构建与说明
一、 地方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实证模型设定
二、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三、 实证模型设定的补充与扩展说明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 动态面板扰动项自相关检验和过度识别检验
二、 空间相关性的Moran I检验
三、 模型选择的LR检验
四、 实证结果
五、 政策工具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六、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府创新政策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文献
第三节 实证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一、 地方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产出影响的实证模型设定
二、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 最优滞后期的确认
二、 空间相关性的Moran I检验
三、 模型选择的LR检验
四、 实证结果
五、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未来展望
附录
附录1 世界主要组织和国家研发投入强度
附录2 中国区域经济创新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说明
附录3 省际铁路客运运行车次及时间数据
附录4 各地区企业R&D经费支出价格指数(2009—2015年)
附录5 各地区财政分权度(2009—2015年)
附录6 各类型企业研发投入实证研究的相关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本书研究的主要结论归纳如下:
第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对政府研发补贴的区域竞争策略具有显著影响。总体来看,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会减少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研发补贴,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模式仍然是偏向生产建设型,创新驱动的力度和深度还有待提高。地方政府主要根据企业所有权性质而不是企业规模进行研发补贴的区域竞争。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研发补贴在空间上呈现相互替代的竞争策略,而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补贴呈现相互模仿的竞争策略,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补贴主要来自地方政府的本级财政支出,说明地方政府已经表现出对创新驱动的重视,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和留住具有创新实力的非国有企业,提高本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竞相增加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补贴,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地方政府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研发补贴上所表现出来的区域竞争策略,既体现了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在创新驱动发展下的活力,但也暴露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创新驱动上财权和事权不匹配以及各地区之间一体化协同发展不足的问题。
第二,政府研发补贴对其他地区的全体企业自身研发投入有显著的激励效应。地方政府的区域竞争、企业研发投入的溢出效应、跨区信号传递是政府研发补贴空间溢出效应的主要作用途径,政府研发补贴通过影响其他地区政府研发补贴和本地企业研发投入,间接地影响其他地区企业的研发投入,同时对其他地区相同类型的企业释放信号。本书测算发现地方政府研发补贴对全体企业研发投入均具有显著的短期直接影响、短期溢出影响、长期直接影响和长期溢出影响。尽管政府研发补贴对本地全体企业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两种研发产出的影响均不显著,对其他地区全体企业的研发产出也不存在溢出影响,但是通过激励本地和其他地区企业提高自身研发投入水平,也会间接地提高企业研发产出水平。
第三,政府创新政策下,大型、国有企业和中型、非国有企业创新活动表现存在巨大差异,尤其是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反差巨大。政府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补贴严格以专利申请数作为标准,而对国有企业则缺乏限制。政府研发补贴对本地和其他地区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而对本地和其他地区的非国有企业则有显著的激励效应,并且政府研发补贴对国有企业的跨区信号效应为负,而对跨区的非国有企业则传递正向信号,国有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依赖于政府研发补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政策对国有企业自身研发投入无显著影响,但对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国有企业存在资产负债率和利润水平越高而研发投入水平越低的问题,说明国有企业过高的负债率以及短视的考核机制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力,而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和利润水平的提高均会促进自身研发投入的增长。国有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对专利产出的最优滞后期为滞后1期、新产品产出为滞后2期,而非国有企业专利产出为滞后2期、新产品产出为滞后1期,滞后期的差异反映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强,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而非国有企业则将研发重点放在产业化和商业化上。
第四,政府研发补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三种政府创新政策工具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政策失灵。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研发补贴存在严重的过度补贴问题,而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补贴则明显不足,政府研发补贴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上的分配失衡与两者在政府研发补贴下的创新活动表现产生鲜明对比。以“利润”为核心的考核机制使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政策提高国有企业自身研发投入水平的努力失败,而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则会充分利用加计扣除政策提高自身研发投入水平。但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政策却显著降低了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自身研发投入水平,违背了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政策设计初衷,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仅将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作为合理避税的工具。政府研发补贴与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的交互项系数在各类型企业的结果中均显著为负,说明政府没有处理好不同种类创新政策工具之间的协同作用问题,创新政策失灵与各种政策的无效叠加有关。
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的有效平衡是激发经济发展创新活力的有力保障,政府创新政策在确保社会创新活动顺利渡过“死亡之谷”与“达尔文死海”这两个关键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溢出效应的视角研究政府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影响,对于发挥不同主体创新优势、实现区域创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以研发补贴作为衡量转型驱动下地方政府竞争模式是否发生变化的研究切入点,尝试将地方政府竞争理论拓展到创新要素竞争的维度。在方法应用上,首次将科技进步对地理距离的影响纳入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政府创新政策的溢出效应,以期为地方政府从区域一体化的高度协调创新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李世奇
经济学博士(国家公派留学英国联合培养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创新发展、科技统计分析、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政府创新政策评价等。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和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子课题,连续多年参与《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上海经济发展报告》等经济蓝皮书的编写,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科技论坛》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目 录
前言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