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宇宙四万年
  • 人类宇宙四万年
  • 人类宇宙四万年
  • 人类宇宙四万年
  • 人类宇宙四万年
  • 人类宇宙四万年
  • 人类宇宙四万年
  • 人类宇宙四万年
  • 人类宇宙四万年
  • 人类宇宙四万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类宇宙四万年

正版图书保证 可开电子发票

181.5 7.6折 238 全新

库存13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玛丽娜·科斯塔沃特·里瓦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017484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238元

货号9787571017484

上书时间2024-01-17

汉唐图书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从用肉眼和想象去观望宇宙,到利用仪器来科学地探索宇宙,人类试图了解宇宙的历史,已经持续了4万年。本书将重心放在“人”的角度,从4万年前人类的观测记录到古典时代对天空的敬畏与信仰,再到文艺复兴之后的几百年里,借由光学望远镜和最新的射电望远镜,我们所记录、创作、拍摄到的宇宙的模样……通过讲解这些历史遗迹和影像来梳理这段持续了4万年的全人类的大历史。看那些漫天的繁星是如何吸引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类;看我们的祖先、我们自己在不同时代对于宇宙所产生的好奇与疑问。



作者简介
玛丽娜·科斯塔(Maria Costa) “仙后座计划”的负责人,这是一家专门从事科学教学和知识传播的公司,负责管理校内的流动天文馆模型“恒星实验室”(Starlab)的活动,以及意大利热那亚市里吉天文台的天文馆中所有的教学活动和讲解活动。为天文馆撰写剧本、拍摄影片,特别是为沉浸式冒险科学知识实验室(LSS)负责这些工作。从1999 年4 月至今,开展了许多教学项目和天文学知识普及项目,为意大利国家物质物理研究所(INFM)、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INAF)、意大利国家电网(ENEL)、热那亚水族馆、利古里亚大区和意大利其他大区的市镇厅、教学部门和图书馆提供服务。此外,还为第一届热那亚科学节(2003)进行了科普讲解员的选拔和培训。
沃特·里瓦(Walter Riva) 意大利里吉天文台台长兼安提基特拉天文馆主席。就职于热那亚大学,负责组织文化活动和教育教学,举办了十几次天文学会议和公众天文观测活动。拥有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SISSA)的科学传播硕士学位,论文课题是天文馆以及在天文馆开展的咨询活动。撰写了有关十九世纪天文学的文章,并担任BCF Space 出版的《宇宙》(Cosmo)杂志的主编。
马泰奥·里瓦(Matteo Riva) 专注细节的米兰平面设计师。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从事视觉呈现方面的工作,精于绘制信息图表。担任杂志、报纸、机构和工作室的设计师,意大利第三部门杂志《生活》(VITA)的艺术总监和视觉记者,并在都灵的欧洲设计学院(IED)讲授插画和视觉设计课程。

目录
导言 — 6
裸眼看世界的4 万年 — 11
两眼望天400 年,透过……望远镜 — 35
超出可见光的80 年:多波段天文学 — 67
50 年前,人类敲响月球之门 — 95
征服行星 — 125
发现系外行星 — 163
大型地基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 — 173
与暗物质相伴的40 年 — 233
与暗能量相伴的20 年 — 261
多信使天文学的4 年 — 285
我们与宇宙(或多重宇宙?)— 299
结束语 — 306
图片出处 — 308
主要参考文献 — 311
作者简介 — 311

内容摘要
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宇宙那么庞大,那么古老,而人类如此渺小,人生如此短暂,两者的时空尺度接近不是一个量级。我们如何认识宇宙呢?这本书给了你答案。
——科普作家、行星科学家、卡尔·萨根奖获得者 郑永春

从4万年前人类的观测记录,到古典时代对天空的敬畏与信仰,再到文艺复兴之后的几百年里,人们借助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空间望远镜乃至中微子和引力波探测器所记录、创作、拍摄宇宙的大事件……观测宇宙是一趟已经持续了数万年的旅程,而且可能没有尽头。又或许,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主编推荐
从裸眼看天空到韦布空间望远镜,讲述一个持续了数万年的宇宙探索故事
从亚里士多德的水晶球体系,到哥白尼的日心说
从追逐回归的哈雷彗星,到进入太空漫步于月球表面
暗物质是什么,多重宇宙是真的吗?
320张震撼大图,12万字深度解说,呈现一场揭示众多宇宙奥秘的深空影像展
壮观的蟹状星云是千年前中国古天文学家观察到的“客星”的残骸
鹰状星云中的创世之柱,揭开恒星诞生的秘密
造父变星的闪烁,让我们得以计算星云的距离,发现宇宙膨胀的秘密
清晰简洁的可视化设计,让纷繁的数据一目了然
北极星的变迁体现了地轴的摇摆
不断升级的望远镜标志着天文学的里程碑
元素的起源来自大爆炸之初的核合成和恒星的死亡与致密天体的并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