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土文獻《詩論》《五行》與先秦學術思想史的重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出土文獻《詩論》《五行》與先秦學術思想史的重構

正版图书保证 可开电子发票

196.7 6.6折 300 全新

库存4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常森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11745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00元

货号4382832

上书时间2024-01-06

汉唐图书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诗论》《五行》等中国早期典籍重见天日,意味着中国古典学之本体发生了深刻变化。它们以大量汉初以来人所未知的事实,修正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古典学的历史叙述;中国古典学不得不重新开始和建构。毫无疑问,并非所有简帛古书都有如此巨大的学术思想史意义。《出土文献《诗论》《五行》与先秦学术思想史的重构(上下册)》立足于深度挖掘新出土简帛古书与传世文献的关联,以历时性探析,揭示以《诗论》《五行》为代表的新出土早期儒典在《诗经》学、《尚书》学、儒学、诸子学多个层面上的价值,剖析它们在思想乃至思维、表达层面对嗣后儒、道、墨各家学说以及屈原辞的塑型或影响作用。在这里,《诗论》作为早期儒家诗学与《诗经》学经典的特质和意义被深入挖掘;孔子至子思时代《尚书》学、《诗经》学的影响得到了崭新的呈现;依儒家礼文诠释《诗经》的定式以及它所面临的历史限度得到了清醒的反思;儒家心性学说之观念体系和历史轨迹,从《诗论》到《五行》等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著论,再到《孟子》和《荀子》,得到了完整的梳理。一方面,《孟》《荀》之前那段湮灭已久的重要学术思想史得到了开掘,另一方面,在这一由残缺而变得圆满的历史发展序列中,《孟》《荀》在观念体系和思想架构上受到的塑型作用得到了崭新的剖释。而作为原始儒学的核心理论和价值体系,《大学》被放回到它所由生成、所曾关联和影响的完整历史语境中诠解,“汉儒已失其义”的格致学说次被如此“近距离地”观照,《诗论》和《五行》等新出土早期儒典的价值再一次彰显;它们与墨、庄、屈诸家交光互影的新图景,也灿然绽放。



作者简介
常森,山东新泰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于韩国外国语大学讲学。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于东京大学讲学。主要研究楚辞学、诗经学、诸子学、简帛文献与先秦学术思想史、文学历史与文学史书写等。已经出版的主要论著有:《简帛〈诗论〉〈五行〉疏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屈原及楚辞学论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屈原及其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先秦诸子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先秦文学专题讲义》(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等。

目录
本书立足于深度挖掘新出土简帛古书与传世文献的关联, 以历时性探析, 揭示由《诗论》《五行》所代表的新出土早期儒典在《诗经》学、《尚书》学、儒学多个层面上的价值, 剖析它们在思想乃至思维、表达层面对嗣后儒、道、墨各家学说以及屈原辞的塑型或影响作用。在这里, 依儒家礼文诠释《诗经》的定式以及依儒家礼文诠释《诗经》所面临的历史限度得到了清醒的反思; 儒家心性学说之观念体系和历史轨迹, 从《诗论》到《五行》等孔门弟子与再传弟子的着论, 再到《孟子》和《荀子》, 得到了完整的呈现。

内容摘要
《诗论》《五行》等中国早期典籍重见天日,意味着中国古典学之本体发生了深刻变化。它们以大量汉初以来人所未知的事实,修正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古典学的历史叙述;中国古典学不得不重新开始和建构。毫无疑问,并非所有简帛古书都有如此巨大的学术思想史意义。本书立足于深度挖掘新出土简帛古书与传世文献的关联,以历时性探析,揭示以《诗论》《五行》为代表的新出土早期儒典在《诗经》学、《尚书》学、儒学、诸子学多个层面上的价值,剖析它们在思想乃至思维、表达层面对嗣后儒、道、墨各家学说以及屈原辞的塑型或影响作用。在这里,《诗论》作为早期儒家诗学与《诗经》学经典的特质和意义被深入挖掘;孔子至子思时代《尚书》学、《诗经》学的影响得到了崭新的呈现;依儒家礼文诠释《诗经》的定式以及它所面临的历史限度得到了清醒的反思;儒家心性学说之观念体系和历史轨迹,从《诗论》到《五行》等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著论,再到《孟子》和《荀子》,得到了完整的梳理。一方面,《孟》《荀》之前那段湮灭已久的重要学术思想史得到了开掘,另一方面,在这一由残缺而变得圆满的历史发展序列中,《孟》《荀》在观念体系和思想架构上受到的塑型作用得到了崭新的剖释。而作为原始儒学的核心理论和价值体系,《大学》被放回到它所由生成、所曾关联和影响的完整历史语境中诠解,“汉儒已失其义”的格致学说第一次被如此“近距离地”观照,《诗论》和《五行》等新出土早期儒典的价值再一次彰显;它们与墨、庄、屈诸家交光互影的新图景,也灿然绽放。

主编推荐
《诗论》《五行》等中国早期典籍重见天日,意味着中国古典学之本体发生了深刻变化。它们以大量汉初以来人所未知的事实,修正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古典学的历史叙述;中国古典学不得不重新开始和建构。毫无疑问,并非所有简帛古书都有如此巨大的学术思想史意义。
本书立足于深度挖掘新出土简帛古书与传世文献的关联,以历时性探析,揭示以《诗论》《五行》为代表的新出土早期儒典在《诗经》学、《尚书》学、儒学、诸子学多个层面上的价值,剖析它们在思想乃至思维、表达层面对嗣后儒、道、墨各家学说以及屈原辞的塑型或影响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