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与文化表征
  • 记忆与文化表征
  • 记忆与文化表征
  • 记忆与文化表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记忆与文化表征

正版图书保证 可开电子发票

45.1 6.5折 69 全新

库存18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静蓉 等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5376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9787108075376

上书时间2024-01-06

汉唐图书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赵静蓉,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记忆研究领域中富有代表性的学者,研究兴趣为文化记忆与数字记忆、西方文论与文化研究、比较诗学。著有《抵达生命的底色—老照片现象研究》《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主编《记忆》《记忆的十张面孔》等。

目录
绪论 国家记忆:概念辨析与研究路径 

一、中国记忆:地缘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家记忆 

二、祖国记忆:文化心理学意义上的国家记忆 

三、民族记忆:民族志意义上的国家记忆 

四、政党记忆: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家记忆 

第一章 国家记忆:记忆归属及生成机制 

一、位置叙事:国家记忆、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 

二、国家记忆的生成机制:强制性“嵌入”与“诗性自觉” 

第二章 “嵌入”的集体记忆 

一、《歌唱祖国》:媒介动员、文艺评价与仪式确证下的 国家记忆 

二、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选流变:体制化的国家记忆 

第三章 “诗性自觉”的集体记忆 

一、《东方红》的时代变奏:感性之维的国家记忆 

二、港台地区学界的存在主义接受:理论·渗透及其记忆 建构 

第四章 经典: 阐释国家记忆的形成 

一、经典对国家记忆的形塑 

二、经典场域: 博物馆的文化治理功能 

第五章 文化创伤: 一种特殊的国家记忆 

一、创伤的文学表征 

二、创伤记忆的结构和力量 

三、文化自主性下创伤的核心表征 

四、文化创伤建构中的媒体记忆策略 

第六章 道歉: 反观国家修辞与国家记忆的政治性核心 

一、记忆修辞 

二、情感叙事 

三、创伤复原的结构性构成 

结语 数字时代的国家记忆: 危机与未来 

一、数字时代: 记忆研究的现实语境 

二、国家记忆的危机与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从一系列社会和文化现象来看,“国家记忆”已经慢慢地变成了国人日常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高频词和焦点词。

作为记忆的主体,国家是集体性的主体,是象征性的主体,是功能性的主体。集体性在于记忆的结构和框架,象征性在于记忆的精神和意识形态意义,功能性在于承载形塑和传承记忆的职能。

在数字时代,国家记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它面临的危机或问题同样彰明较著。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