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鹏山讲论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鲍鹏山讲论语

正版图书保证 可开电子发票

62.9 5.8折 108 全新

库存85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鲍鹏山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21645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08元

货号4382933

上书时间2023-12-18

汉唐图书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上册

 

《论语》和我们的学习

 

讲 如何读《论语》

 

密密麻麻的知识点/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文化源代码/《论语》和我们

 

第二讲 “子曰”里的大学问

 

《论语》的诞生/“理想书”/书于竹简

 

第三讲 学而时习之

 

苦思冥想出学问?/他不愿变好/两小儿辩日/穷孩子当家早/教育从娃娃抓起

 

第四讲 圣人绝学

 

通往圣人之路/敏而好学/弹曲识人/三人行,必有我师

 

第五讲 知行合一

 

让鸟飞起来/盗贼也有羞耻心/学习三境界/狼吃草

 

第六讲 快乐者自快乐

 

孔子的快乐/快的诀窍

 

第七讲 人生不止三可乐

 

孔颜乐处/“三可乐”

 

《论语》和我们的生活

 

第八讲 孝悌

 

状似孔子/三个狠人

 

第九讲 不肖子孙

 

昭公丢人/做鬼怕人骂碑

 

第十讲 立身行道

 

守身如玉/大孝显亲

 

第十一讲 色难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养心/孔子语塞

 

 第十二讲 始于孝

 

有鬼没鬼/始于孝/人类文明的起源

 

第十三讲 犯颜直谏

 

子贡考砸了/犯颜直谏

 

第十四讲 花言巧语非君子

 

巧言令色/反对子羔做县长

 

第十五讲 文质彬彬境界高

 

朽木不可雕/对口才过敏/恶利口

 

第十六讲 口舌变五国

 

先做再说/口舌变五国

 

第十七讲 曾子的逆袭

 

《土拨鼠之日》/吾日三省吾身/日日新

 

第十八讲 笨小孩对自己特别狠

 

笨鸟先飞/曾子的精神/曾子易篑

 

第十九讲 三思与九思

 

孔子多思/丘吾子的三个过失

 

第二十讲 贵族风范

 

亦师亦友/尸谏/夜过宫门的是谁/寡过

 

第二十一讲 子贡是个重器

 

子贡的失言/向颜回同学学习/子贡是个重器/子贡被表扬了

 

 第二十二讲 敬事

 

论心不论迹/临事而惧/孔子三叹

 

第二十三讲 信,但不“必信”

 

诚信比吃饭更重要/盟誓也不能作数

 

第二十四讲 世上再无好学之人

 

终于极限/过犹不及/世上再无好学之人

 

下册

 

第二十五讲 温良恭俭让

 

温良恭俭让/适可而止/硬心肠

 

第二十六讲 避世救人

 

楚狂接舆/长沮与桀溺/荷蓧者/绝不避世

 

第二十七讲 孔子很浪漫

 

堕甑不顾/诗人孔子

 

第二十八讲 气质温

 

不做的人/孔子的气质/君子三变

 

第二十九讲 大慈悲

 

葬狗/不掏鸟窝/大慈悲

 

第三十讲 仁者爱人

 

赠美人以礼/做盲人的眼睛/武城礼乐

 

第三十一讲 谁来当领导

 

谁来当领导/劝学

 

第三十二讲 孟子“摆架子”

 

孟子“摆架子”/向圣人看齐/仁者亦自爱

 

第三十三讲 不居下流

 

和谁去讲道理/三个祸害已除

 

第三十四讲 自跳陷阱

 

自跳陷阱/政治试验田/和尚的孩子

 

 第三十五讲 容人

 

提问错误/子贡好为人师/大德容众

 

第三十六讲 孔子生气了

 

是态度也是气质/孔子生气了/收不收徒

 

第三十七讲 俭,就是剪

 

物尽其用/不做歪脖子树

 

第三十八讲 优秀更危险

 

当头一棒/把智慧藏起来/聪明更危险

 

第三十九讲 损之又损

 

真理之外/损之又损之道/打胜仗

 

第四十讲 是恶

 

是恶/杀不杀公伯寮?/曾生挨打

 

第四十三讲 给他一张琴

 

哀而不伤/给他一张琴

 

第四十四讲 的孝

 

的孝/可以要回报

 

第四十五讲 何为君子?

 

什么是足恭/人类的文明/九尺巷

 

第四十六讲 人性中要加入狼性吗?

 

皇侃释义/谦卑的人更强大

 

第四十七讲 子贡为什么骂人?

 

孔子是凤/自绝于日月

 

第四十八讲 子贡护师

 

愚蠢啊,子禽/窥视孔子/子贡护师

 

第四十九讲 铁齿铜牙端木赐

 

子贡怒骂鲁哀公/父子相争/美玉待诂

 

第五十讲 学问

 

孔子的鞭策/政权的合法性

 

第五十一讲 巧问妙答

 

做人有境界/师徒言志/学会提问/巧妙地问

 

第五十二讲 孔子的招生规则

 

有思考地问/不教也是一种教/看不上教/蛮荒之地求上进

 

第五十三讲 管仲该不该自杀?

 

好战者死于战/管仲该不该自杀?

 

第五十四讲 鬼神之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家的良知/鬼神之事

 

第五十五讲 风吹草动

 

何为则民服?/虞人不应召/孔子不对/风吹草动

 

第五十六讲 君子可欺

 

鲁国大盗/君子可欺

 

第五十七讲 避开陷阱

 

不谈禁忌话题/孔子护君/站在正义那一边/藏富于民

 

第五十八讲 不以人废言

 

阳货不让进/阳货送来一头猪/阳货倒台了

 

第五十九讲 轻重缓急

 

礼之本/三次问仁,两次问知/樊迟挨骂

 

第六十讲 如何走遍天下都不怕

 

一封信/走遍天下都不怕


【书摘与插画】

 

鲍老师要出 “讲 《论语》”的青少年版了,他又做了件善事。

 

解读 《论语》的书,从古到今,不计其数。但是,适合当今青少年阅读的,用通俗的语言,贴近当今学生生活的讲解,并不多见。这本书,填补了这个空缺。

 

鲍老师虽在大学任教,对基础教育却情有独钟。二十年前,我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任教,就曾请他来作讲座,每次他都欣然前来。他从事传统经典的推介,已经二十多年了。在这漫长的教学过程中,不但培养了一批一批的学生,让他们熟悉经典,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本书便是他上课的实录。他不是按顺序,逐字逐句地诠释,而是娓娓道来,把深刻的道理,融会在某个关键词的解析和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深入浅出,让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领略到经典的智慧,从内心被感染。

 

全书分三大部分:“《论语》和我们的学习”“《论语》和我们的生活”“《论语》和我们的气质”。这样的分类,简单明了,却抓住了学生生活的全部。

 

鲍老师用了整整七个讲座来讨论 《论语》的章。他把 《论语》的章,看作是学习 《论语》的要领和突破口。对此,我与鲍老师很有同感。我曾开玩笑地把这一章说成是孔夫子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他把学习的目的、内容、要领,都作了精炼的概括。《论语》后面所有的章节,都围绕着这一章展开,进行细致具体形象生动的阐述。真正读懂领会了这一章,学 《论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曾经把这一章提炼为六个 “力”:学习力、实践力、社交力、反省力、创造力和幸福力。教学的终目的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掌握这六个力。

 

1.“学”,就是 “学习力”。这是成长的保证。人来到世界,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一个不肯学习,不善学习的人,是很难成为真正的人。而学更多的是学习间接知识,就是读书。鲍老师打通 《论语》中有关 “学”的论述,一层一层推进,几乎把所有关于 “学”的方方面面的道理都讲明白了!

 

2.“习”,就是 “实践力”。光学不行,还要付之实践。这就是王阳明倡导的 “知行合一”。只 “学”不做,等于不学。《说文解字》说: “习,数飞也。”习,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而需要多次的实践,不断地练习。鲍老师在他的著作中将 “习”分出三个层次:记得,晓得,习得,并且用生动通俗的例子,分别对这三个 “得”进行了仔细地分析。

 

3.“有朋自远方来”是指 “社交力”。人在社会,不是孤立的存在,必须处理好人际关系,事情要大家一起做,快乐要大家一起享受。提高 “社交能力”,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断地反省自我。鲍老师说:朋友从远方来,其快乐还不仅在聚会时的互叙衷肠,还在于通过与朋友的交往,认识自己价值与德行。这个认识显然是非常深刻的。“四海之内皆兄弟”,能与朋友好,也就能与四海之内的一切陌生人好,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何等快乐的情景!

 

4.“人不知而不愠”是指 “反省力”。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一个只知责人,不知责己的人,一个不知反省的人,不可能有人格魅力,同时也不可能有社交力。儒家强调 “慎独”,不管有没有人监督,自己都能保持 “君子之行”。鲍老师说道:不知不愠 “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自己学问精深,道德深厚,志向远大,却无人了解”,还能保持心理的平衡, “有这种修养的人,岂不是真正的君子!”鲍老师着重指出: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可乐的世界,问题是我们有没有领受快乐的能力。”

 

5.人们在读这篇章时,往往不注意这个 “时”字,其实这个 “时”很要紧。“时”是指创新,是创造力。夫子 “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就是说夫子是与时俱进的,跟着适应时代变化的!谁说中国文化只有保守的一面!夫子就是提倡创新精神的人!严复说: “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守住 “为人”的根本,守住 “为人”的基本原则,不断根据时代的变迁而创新,而前进,这就是 “时”的内涵。鲍老师把这层意思融入 “三省吾身”等章节中,把自我反省与与时俱进联系起来了。他用商朝代天子成汤刻在洗澡盆上的 《大学》里的句子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说明创新精神的重要,

 

以及与自省的关系。实在是有独到见地的。

 

6.“悦、乐、君子”,指的就是幸福力。 “做君子”是孔子终的培养目标。做君子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终生快乐幸福!享受快乐幸福是需要素质与能力的。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君子是仁者、智者、勇者,君子在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生命的愉悦!这一章通过三个 “不亦”的反问,一再强调教育的终目标是 “快乐”,是 “幸福”!鲍老师在文中写道:“孔子过得并不好。他的理想不能实现,生活常在漂泊,甚至,还常被人误解”但总是 “没心没肺似的快乐”,“几乎是无条件的快乐”,为什么?因为他老人家本身具备快乐的条件: “有一个目标让我们去追求,本身就是快乐。”有了这样的素质,哪怕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论语·雍也》,照样不改其乐。鲍老师在讲话中特别赞赏颜回,一再引用孔子评价颜回的那段话,说 “乐就是贤德,有德之人他就快乐”。这就是所谓的 “幸福力”。

 

这六个力,看似简单,如上所说,却概括了夫子要说的全部内容。然而真正要理解,却不容易,为此,夫子通过日常的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对学生进行灌输,解读,引导。这就是其后两百多章的内容。鲍老师在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通过一个个案例,进行细细的分析讲解,娓娓道来,给读者明白的点拨。

 

这些道理,也许是极浅显但又是极其重要、极其深刻的!然而,我们的教育往往把这个 “初心”忘了。鲍老师的这本著作以及他多年来的努力,正是为了 “不忘初心” “收拾旧山河”!

 

我相信,他的努力一定会在基础教育界,得到响应,他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

 

是为序!

 

 黄玉峰 202.4.28

 

 

 

 

 

 

 

 

 

 

 

 



 
 
 
 

商品简介

《论语》是中华文化的源代码,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国学必修课。但《论语》里记录的知识只言片语,前后也没有什么逻辑顺序,孩子理解起来也不容易。鲍鹏山老师结合孩子的生活,从4大模块、60节课,采用主题式讲解直达价值核心,同时结合孔子及其弟子的小故事,在故事中交付有温度的知识,让孩子听得入迷,学得扎实。

 

 



作者简介

鲍鹏山

文学博士、作家、学者。上海开放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上海电视台《东方大讲坛》、上海教育电视台《世纪大讲坛》、山东电视台《新杏坛》等栏目的主讲嘉宾。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风流去》《鲍鹏山新说〈水浒〉》《孔子传》《孔子如来》《〈论语〉导读》《寂寞圣哲》《先秦诸子八大家》《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致命倾诉》等著作二十多部。全国多家杂志的专栏作者,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创办浦江学堂、花时间读书社。


【媒体评论】

解读 《论语》的书,从古到今,不计其数。但是,适合当今青少年阅读的,用通俗的语言,贴近当今学生生活的讲解,并不多见。这本书,填补了这个空缺。……他不是按顺序,逐字逐句地诠释,而是娓娓道来,把深刻的道理,融会在某个关键词的解析和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深入浅出,让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领略到经典的智慧,从内心被感染。

──名师黄玉峰



目录
本书中, 鲍教授将《论语》分为孝悌、谨信等不同主题进行讲解。根据当下的社会现状对《论语》中的所蕴含的的意义进行了多层面的解读, 讲解言简意赅、直击心灵, 从而告诉孩子为人处世。该书对青少年正确三观的建立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内容摘要
《论语》堪称中国经典文化中的元典、同时也是一部原生态的孔子的思想记录。鲍鹏山教授——《百家讲坛》有名主讲人,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团中央“青年之声”国学教育联盟副主席,作品被选入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本书中,鲍教授将《论语》分为孝悌、谨信等不同主题进行讲解。根据当下的社会现状对《论语》中的所蕴含的的意义进行了多层面的解读,讲解言简意赅、直击心灵,从而告诉孩子为人处世。该书对青少年正确三观的建立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主编推荐

◆名师黄玉峰做序推荐!

◆鲍鹏山带领孩子这样读《论语》:

??主题式讲解直达价值核心:4大模块、15个关键词、60节课深刻解读“子曰”中的核心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文化体系

??在故事中传递有温度的知识:鲍老师结合孔子以及孔子弟子的故事,让孩子在趣味阅读中学习人生智慧格言、成语以及考试中常见的重要历史人物、古代文化常识等

??让孩子深刻理解,活学活用:鲍老师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让孩子能整本书读懂、读透、会用《论语》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