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卷(2001-2010)/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
全新正版 现货速发
¥
39.5
5.8折
¥
68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王光东 著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116605
出版时间2014-12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201054702
上书时间2024-12-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前言
出版说明
导言论新世纪以来的杂文
2001年
没有人的社会
种田赎罪
何必制造热闹
小民的想象力
“常有理先生”
“要是国家背叛了她的人民呢?”
防患于何时
“执法产业”使腐败公有化
泛行政主义
也说“两个世界”
小窗口的傲慢
下访究竟要访什么
百姓之“累”
关于“火车”的对话
364天怎么过?
城里人的“精神自慰”
暂住证的另类价值
速成时代
童工的命运
感谢“血浆经济”
“小小的”考
是谁让孩子如此懦弱
2002年
一部当代农村的百科全书――读李昌平的《我向说实话》
我深深地爱上了封建王朝
奇书《下级学》
恶俗在伤口上开花
“典型”的制造过程
美国人的英雄观
做人的另一种成本
当媒体面对他人的痛苦和生命
2003年
局部的公平
混沌言富
“到州政府方便一下!”
质疑“非法同居”
不怕“黑帮”就怕“帮黑”
值得尊敬和警惕的“吕日周现象”
打肿谁的脸?
告别英雄
“迷人的品质”
别拿农民开涮。行吗?
马燕的漂流瓶
在全国盗版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
别临时摆动舌尖
尊重咱们自己的公民
纸老虎
千古赌场
孙志刚替我而死
学者什么时候需要宽容?
西滢“闲话”有镜鉴
明天我们说什么
单位人
贪官发财秘诀
新新人类的旧旧思维
从容就义的猪
华西村的“化石”意义
“权位激素”是个伪命题
城市拆迁的动力为何如此巨大?
要不起的权利算是什么权利
2004年
全球第一妙语
教育成暴利行业
从除夕“撞钟权”被拍卖说起
为穷人领奖
三字酒令
苍凉的背影
爱国家与爱事实
北大到底是谁的北大
没有信仰,人人都得为道德沦丧买单
不仅在危难时想起人民
在爱国名义下的一记耳光
今夜无人道歉
虚构阿房宫
张维迎“站”在哪里说话
难能的离朱
2005年
俄国饭局
无告者的声音
下不来台
“权力狂人”与“文学巨匠”
假如真的取消高考
追忆逝者:并非为盖棺定论
都市里的情场
改名
被权力毒化的日常生活
做一头有尊严的豪猪
除了考试,他们不会推理,不敢提问题,不愿动手――清华工程物理系教授呼吁全社会救救这些只会考试的孩子们
你同意在“慰安所”喝茶?
“一生都像是在‘否定’里生活”
赵燕和李秀珍
在“第二代穷人”和“第二代富人”之间
兔子的博导究竟是谁
有很多顾准
月黑风高夜的一丝星光
“鼓掌”也要打假
“悬赏出殡”,还善什么后?
如果上帝也随身带着手机
从“李宇春是国资”看国资的人格分裂
2006年
由“带血的善款”想到“肖申克的救赎”
很多时候,人们尊重的不是人而是背景
过分的优待和颠倒的伦理
“零拨款”下的“公民零权利”
历史要永远当心“戈培尔第二”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写给谁们看的?
康熙讲崇祯的笑话
无用的禀赋
眼睛里流出来的文明
美联航93号航班坠毁前的表决
不均权难共富――从发廊女苟丽说起
一句话改变了美国
真相难求
一百种理由抵不上一颗良心
乾隆搞调查
原生态说
江湖不是讲道理的地方
希特勒的伎俩
枣的悲哀
上海差生赴美成天才的启示
潜?歧?视
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取消信号灯”离我们有多远
别说你是为了我好
粗糙型社会中的留守问题
每一分一毛里都有民生之重
面子
媒体大批“啃老族”,欠妥
我只是讨厌屈服
民不举为什么官不究
2007年
高尔基为什么说谎
老派知识分子
“只为苍生说人话”
身份与文化
父亲严文井关于人性的思索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失语
“掩耳盗铃”解
民工子女拿什么与城里孩子比明天
还我自由自在身
这个时代还需要神话吗
中国家长的身上藏着十把刀
央视比郭德纲更会演相声
巩俐穿什么其实很重要
我们应容忍最牛拆迁户继续存在
澡堂子引发的血案
从希拉里唱错国歌说起
反思钢水杀人:除了人,还能牺牲什么
要钱的文化
“吃肉骂娘”的旧话重提
“坑农”,以大学的名义
一斤九两重的吃喝欠条
由钱基博批五十九分想到的
人人都应享有免于匮乏的自由
文化是什么,文化在哪里
大寨修了一座庙
新出炉的“文化遗产”
合影“百科”
穷人需要一个保底的尊严
物欲是一种什么病
关于情人的另类群言
仇穷正在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巨大陷阱
艺术性快乐:闭上眼睛
可贵的“他人意识”
没人再像我舅舅一样种庄稼了
2008年
母亲
腐治
八戒的荣光
坏的制度比坏的国王更坏
五十年后的证明
季节性无人区
谁来骑驴?
苍苍蒸民与国家观念
救灾只是一个开始
未必越快越好
加法和减法――兼说大学校长怎么当
针灸师何以证明“周老虎”
政治犯的监狱“比较学”
有一种良知叫索尔仁尼琴
再叫大师跟你急
请像审查电影一样管理奶粉
让问责成为一种必然的制度宿命
我为下流社会辩护
用力过度
拿什么拯救“炮灰”们的自救信心
三聚氰胺?茶鸡蛋
文化开始了
2009年
成立“出逃贪官联谊会”的可行性论证
难以想像的旧人旧事
理想的高低
大师什么最大
历史真的只有那么点事儿?
请告诉弱者“不可以”之后“怎么办”
道德自律的红线不能断
那是美丽的姑娘,不是妖怪
“贾君鹏的爸爸”逗谁玩?
忽悠忽悠我爱你
“温和腐败”践踏了什么?
当道德遭遇潜规则
中国专家速成手册
2010年
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
赵本山:“别离婚!”
包房
考大学校长三道题
“诺至”杯大奖花落中国
仓皇逃窜的民脂民膏
演百姓
林冲的怕
劝你马上把房拆
还有多少个赵作海沉冤未雪?
皇帝的“棒槌”亦当不得针
中国式腐败的六大传统观念
胡志明市大街上的摩托车
郭德纲的嚣张不是罪
残羹剩饭鸡的皮
为官不可不知的绝妙好词
我为普通公民制定的《说话守则》
内容摘要
作为思想解放的先驱、历史进步的先声,21世纪前十年杂文以其宏大的创作群体、优异的创作实绩、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杂文家足堪自豪的美好记忆。王光东主编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杂文卷)(精)》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中的一本,收录了21世纪前10年拥有代表性的杂文。
精彩内容
日前读到台湾柏杨的一篇文章,他认为华人是一个喜爱吵闹的群体。他说如果你从外太空突然降落到地球上的一家餐厅,发现客人喧哗震天,那一定是中国餐厅。如果你去某会场,台上的人在吼,台下的人在交头接耳讲“悄悄话”,那也不用问,一定是华人的地盘。这种感觉其实不只是柏杨有,好多在国外呆过的人都有。一位从美国回来的朋友曾称,他在回国的日子里,几乎天天处在吵闹的包围中或噪音的天罗地网里。走在北京街头,随处都可听见秧歌的锣鼓和唢呐声;走进商店,到处都是“赔本甩卖”的吆喝声;长途客车或火车上,总有一些久经沙场的“大嗓门”来显示他的很好;即使是黄山、峨眉山这样号称“天下幽”的风景区,也会有导游小姐的大喇叭和极不协调的音乐为你伴行。
这是人的素养和习惯问题,不那么好办,厌烦吵闹的人认为这是吵闹,喜欢它的人则认为是热闹。北京街头那些扭秧歌的老头老太,就听着那震耳欲聋的锣鼓唢呐声才觉着舒服,一日不听,一夜难眠。那正月里的庙会,人挤人,人挨人,推推搡搡,闹闹哄哄,其实什么名堂也没有,可就有人喜欢得不行,他们要的就是这么个热闹。再说中国人的住房大都爱往人多的地方挤。早年上海有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现在浦东开发了,大家又一个劲往浦东挤。北京亦然,哪片小区人满为患,哪片小区房价死高;反之,偏处一隅的地方白送一个大客厅也没有人要,人家图的是人气旺,人气旺者热闹也。
这就是中国人的特色,在实质性的问题上从骨子里透着一种冷漠,而外表却追求虚浮的热闹,以至到了对吵闹也觉着可爱的地步。
世界本是平静的,所谓的热闹都不过是人制造出来的,并夹带着人的某种企图。那种耍猴卖艺的入,总是先打个场子,敲一阵锣鼓,把人招来,然后才开始玩耍,人越多他越耍得来精神,因为给钱的人也会越多。商家、歌厅门前常播放着高分贝的音乐,以致响过半条街去,为的是引得人们的注意,只有多人注意了,这生意才有开头。红白喜事的热闹那是一种宣言和告示,知晓和凑热闹的人越多,越显示其隆重、热烈和风光。
其实,制造热闹不只是民间的,官方更多更排场。什么文化节、艺术节、民俗节无日不有,每值此时,那些举办城市如同过年,又是搞卫生,又是整街容,又是插彩旗,又是扯标语,风风火火,好不热闹。一个什么检查团或什么要人要到什么地方的时候,也会搞得很热闹,整治街容,扯大标语,交通管制,晚上如同过节一样满街灯火通明。领导作报告或发表什么讲话,绝不像林顿那样,独自一人往白宫草坪上一站就开讲,咱们得把气氛营造得很热闹,庞大的台上插着旗帜,摆着鲜花,坐满要员,会场里演奏着各种音乐,报告期间总是不时地鼓掌,掌声稀少时,报告人在适当的地方就将嗓门提高,直至大吼,以强调重视,从而赢得掌声,用掌声来说明其讲话的重要。如逢什么重大纪念日,那就更要大造一番热闹了,报刊影视总是抢先一步铺天盖地地大发一通相关的消息、通讯、专题、图片、系列片之类,之后便是举行各种类型的群众文艺活动,载歌载舞,庆祝升平,再下来举行纪念大会和能够充分展示其“伟大意义”的仪式,红旗猎猎,鲜花如潮,人山人海,乐声震天……要使得人们在这种轰轰烈烈中无法不感到这是一个非凡的时刻。不错,形式确实能起到渲染主题的效果,但我还是要说,这一切都不过是制造出来的热闹,是一种虚热闹,因为它不接近代表民心和民愿,更不接近是人们自发起来进行的。
P006-00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