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盗之道 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治盗之道 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全新正版 现货速发

72.5 6.7折 109 全新

库存53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晶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39479

出版时间2024-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9元

货号1203371252

上书时间2024-12-04

翰林文轩旗舰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谢晶,1987年出生,四川西昌人。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曾作为访问学者赴东京大学、台湾大学访问学习,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史。已出版古籍点校作品《府判录存》([清]邱煌撰,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主编《中国法律史研讨课》(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在《法学研究》《学术月刊》《法商研究》《现代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政法论坛》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司法部青年课题、全国高校古委会课题等科研项目多项。胡凌,香港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法、法律理论。发表中英文论文、评论多篇,出版专著《探寻网络法的政治经济起源》(2016)、《数字架构与法律:互联网的控制与生产机制》(2024)。

目录
赘言

导论

第一节所谓“盗”:并非“财产犯罪”

第二节“盗”的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方法、材料、结构

上篇盗之主体与对象

第一章盗之主观恶性:律贵诛心

引论“无穷者情伪也”

第一节“窃书不能算偷”:良善动机与刑罚

第二节“饥寒起盗心”:“期待可能性”与罪责

第三节何谓“罪不容诛”:白昼、惯犯与拒捕

小结“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第二章家人共盗:儒家的“连坐”

引论“长老统治”下的“教化权力”

第一节家人共犯止坐尊长

第二节家人分赃及不能禁约子弟为盗

……





内容摘要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盗,作为一类罪名,在古今中外法律史上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清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亦是传统法制发展的最后阶段,《大清律例》中的盗律尤能展现传统治盗法制的内容和特色,乃至整个传统时代治理之道的精神与命脉。清代盗律及其实践反映出传统时代已经形成了较为发达的立法、司法技术,在严定并恪遵律例的同时,又能不局限于制定法的形式逻辑,以实践为面向,纳入礼范畴内的伦理、情理等,矫正纯粹逻辑机械、僵化的弊病,综合发挥刑政与礼乐的作用。但同时也需注意,“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清代统治者往往难免倾向于重视刑政而忽视礼乐,让律例愈加繁复、严苛,甚至以刑罚之威与民争利。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治盗之道,律与刑是治标,治本则在乎治理者厚德敛欲,切实做到养民、富民、教民、亲民。清代治盗法制及实践的利弊得失可提供镜鉴。

主编推荐
本书以清代盗律及其实践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以及由盗律展现出的鲜明伦理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固有法制“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倾向的重大价值,借以重估近代以降中国法律制度发展历程,尝试总结可资今日利用的传统法律智慧。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