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秀

全新正版 现货速发

7.6 2.9折 25.9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付泽新,赵峰 编著;金萍,张霞 丛书主编 著作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074919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5.9元

货号1201245238

上书时间2024-10-23

翰林文轩旗舰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关于诗词歌赋(代序)

一千年《诗经》:温柔古朴流诗源
二羁旅思情:无名的质朴诗篇
三建安诗坛:从此风骨人诗髓
四正始悲音:无可排解的苦闷
五采菊东篱:陶渊明的诗歌哲学
六声色大开:涓涓细流汇诗海
七繁音渐响:初唐诗歌的发展
八诗意禅境:王维的山水诗歌
九诗酒谪仙:李白的俊逸与潇洒
十如秋落木:沉郁顿挫唯杜诗
十一喻世陈情:白居易的诗歌创新
十二中唐之声:清冷奇绝的混合
十三晚唐余音:夕阳也曾无尽好
十四宋初诗坛:唐诗的模仿与创新
十五奇绝高峭:语出新奇山谷诗
十六家国忧思:陆游与宋诗中兴

一华章初现:词早期发展流变
二才子词人:便自是白衣卿相
三大江东去:别是一番天地开
四玲珑作响:小令的婉转清悦
五自开自灭:晏几道与《小山词》
六女中英杰:李清照的词路历程
七诗书马上:词中英豪辛弃疾
歌·赋
一诗从乐来:乐府诗歌的味道
二相映成趣:南北朝民歌
三大气磅礴:骚体赋与汉大赋
四情之所至:汉代抒情小赋
五文人雅兴:文人赋

内容摘要
《中国秀.诗词歌赋》对从《诗经》到陆游的诗歌发展,以五代词和宋词为主的词创作,和以乐府诗歌及汉赋为主的古代歌赋创作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付泽新、赵峰著的《诗词歌赋/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读本》将诗词歌赋中所蕴含的家国忧思、儿女情怀、壮志难酬、时光易逝、人生维艰、百姓苦难等主题通过充满文思与才情的文字展露无遗。

精彩内容
    在中国文学中,诗歌无疑是一枚明珠。它诞生于上古时期先民的劳动歌谣与号子,历经无数的加工创造,终成为对语言进行巧妙拼接与契合的形式。*初的“诗歌”短促简单,有时只有两个字,常常伴随着狩猎时野兽的狂吼与围着篝火时人们杂乱的手舞足蹈。随着国家的产生,人们对诗歌进行了专门的记录与整理,《诗经》作为我国现存的**部诗歌总集便由此诞生。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诗歌至此已经发展成四言,读之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古气盎然。《诗经》中的很多句子已经流传了千年,成为情感的载体。当我们读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时,会情不自禁地在脑海里浮现出水雾缭绕中,佳人那蓦然一笑。《诗经》并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文学在先秦分担了政治与宣传的职责。《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包含了对社会劳动生活的纪实,也包括庄严肃穆的祭祀用乐。可以说,《诗经》开辟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用并不过分华丽的语调,传递着沉甸甸的内涵。
    诗歌文学在经历了秦代焚书坑儒的浩劫后,在大一统的汉代又萌发出新芽,汉代出现了重要的音乐机构――乐府。诗歌与音乐总有着剪不断的渊源,随着时光的流逝,灵动的乐曲早已经失传了,但是文字却伴随着笔墨传承至今,给了我们一个回望历史的机会。乐府诗歌忠实地记录了汉代的风霜雪雨,直白中透着苦涩的味道。《妇病行》、《孤儿行》写出了底层百姓生活的不易,其中的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逃避的命题,包含着不舍与苦痛。在汉乐府中包含着对时间的无限感慨,“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人生‘苦短与及时行乐所蕴含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令人唏嘘。爱情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样的句子被化用到影视剧中,何其热烈!何其饱满!汉代《孔雀东南飞》与北朝《木兰诗》被称为“乐府双璧”,开启了长篇叙事诗的传统。而文人诗“古诗十九首”则充满了雅气,它恰到好处地将诗情与语言结合在一起,五言诗开始逐步登上诗坛。
    三国时期,天下三分,群豪争雄,曹氏父子鼎立文坛。曹操诗文古直,沧桑遒劲,有一股历经世事的豁达与进取。“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一个男人的胸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一个男人的气度。沿着历史的脉络,我们从建安诗坛转向正始文坛,政治开始为文学蒙上阴影,诗歌在语焉不详中表达着诗人内心的不甘与恐惧。阮籍用八十二首《咏怀诗》欲说还休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嵇康却以风流倜傥与放荡不羁的态度对抗黑暗,并以艺术化的方式迎接了自己的死亡。当现实与自我内心发生激烈的碰撞时,我们将何去何从,陶渊明给了我们答案。在传统的文学中,陶渊明一直被定义为隐士。他躬耕陇亩,悠然自在,但是他在写下“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之前,也曾经拥有着不肯服输的志向,渲染着儒家精神的底色。读过陶渊明归隐前的诗歌,才能真正明白陶渊明生命中的多维向度,才能领悟到为何他在归隐田园时带着欢欣,又带着欲说还休的不舍。陶渊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一种哲学思考的方式,一个温暖慰藉的理由。
    P2-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