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知识演化史
全新正版 现货速发
¥
66.6
4.7折
¥
142
全新
库存68件
作者(德)于尔根·雷恩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22525013
出版时间2023-10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42元
货号1203184850
上书时间2024-10-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于尔根·雷恩(Jürgen Renn),生于1956年,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人文社科部主任,马普科学史研究所、马普地球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名誉教授,欧洲科学史学会古斯塔夫·诺伊恩施万德奖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史(英文)》期刊主编之一。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理学史、历史认识论。国内已引进著作有《相对论之路》(合著,2019)、《站在巨人与矮子肩上: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2009)等。
目录
推荐序
中文版序
本书的故事
一项长期研究项目及其根源
研究的两大轴线
力学思想史
知识史的纵向研究
知识流通研究
知识的更广阔背景
走向知识的历史理论
致谢
第一部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知识?
第一章人类世的科学史
暴风雨
谁在破坏我们的地球?
作为知识问题的世界
在科学史与知识史之间
作为幻勒姆的科学
知识如何演化?
进化论的启发作用
……
内容摘要
雷恩教授分别考察了文字的演变、科学在古代世界的出现、近代早期的科学革命、知识的全球化、工业化等重大历史事件,最终在更广泛的知识史中重新构建了科学技术史。其研究方法借鉴了进化生物学、认知科学的相关成果,也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的视角,又通过力学、化学、地质、农业等方面的具体例子,将多项具体研究整合进了一个大框架内。因此,本书不只是一种通俗意义上对科学的“文化史”叙事,更是通过专业、清晰、严谨的方式,对自然科学各专业领域内的具体研究进行的深入分析。科学被置入更广泛的人类知识背景,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当前的“人类世”地质年代及其带来的多重挑战,本书还在最后部分提出了一个切实而饱含希望的建议:如果我们能够基于新兴的社会网络分析,更充分和完善地利用互联网,构建一个全人类共同的“认知之网”,也许,人类自身及其文化将最终得以长久存续。
主编推荐
《科学革命的结构》问世已有半个多世纪,科学发展的“范式转换”模型深入人心。
但是,在小范围的科学共同体之外,象牙塔里的知识与更广泛的社会大众是否还有更多关联?
科学知识是否应承担道德责任?
自然科学只起源于西方吗?
雷恩教授用他扎实构建起来的崭新框架,为我们呈现了一份知识事关人类生存的全球图景。在“人类世”时代,我们专享能做的就是努力与技术力量和谐共存;我们急需为科学做的,就是在名目繁多的政策、制度、组织中,寻找那类真正能为科学发展助力、与环境契合、与人类及其文明长久延续的目标相适应的制度,并让它们获得切实的发展。
而只有将我们自身暴露于各种风险和挑战中,重视地方性知识的创造性,尊重每一个体的能动性,让世界网络更可交互,我们也许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93幅生动插图,与正文论述相互映照
*18个解释框,细节知识拓展内容丰富
*书后附带术语汇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