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心理学(1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心理学(1版)

全新正版 现货速发

234.6 6.4折 368 全新

库存50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David G.Myers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69840

出版时间2014-10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368元

货号1200992320

上书时间2024-10-22

翰林文轩旗舰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自从获得爱荷华大学的博士学位之后,戴维·迈尔斯就在密歇根的霍普学院工作,成为心理学教授,并且开设了多门社会心理学的课程。霍普学院的学生邀请他在毕业典礼上发言,并评选他为“很杰出的教授”。
在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迈尔斯曾在30多种科学书籍和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包括《科学》《美国科学家》《心理科学》和《美国心理学家》等。
迈尔斯同时还致力于把心理科学介绍给普通大众。他在40多种杂志上发表过科普类文章,如《今日教育》和《科学美国人》等。他的17本著作中包括《幸福与直觉的追寻:权力与危害》。
他撰写的《心理学》(由有名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组织翻译并审校,近期新第9版已于2013年12月出版)是当今很畅销的心理学导论性教材,优选有数百万学生在用它来学习心理学。同样,这本《社会心理学》在过去的10多年中占了将近40%的市场份额(社会心理学类书籍)。正如他在《心理学》第9版前言中所写的,“我希望以一种充满热情的、富有个性的方式来讲述心理学,而不仅仅用一种严谨的科学方式”。这应该就是他的教材如此受欢迎的秘诀吧。
由于迈尔斯在研究和写作领域的突出贡献,他曾获得众多奖项,包括美国心理学会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美国脑和行为联合会的“杰出科学家奖”、美国人格及社会心理学分会的“杰出服务奖”以及“2011年美国科学院总统奖”,等等。
戴维·迈尔斯还是城市人际关系委员会的,帮助创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协助中心,以扶助贫困家庭,同时他还去过数以百计的大学和社区做演讲。他还写了一些听力丧失的文章,倡导在美国进行一场助听技术革命(hearingloop.org)。
他常年骑自行车上下班,每天中午都会去打篮球,他还是希望学院校篮球队的粉丝。迈尔斯夫妇共同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还有一个孙女。

目录
中译版序言
致中国读者
作者来信
前言

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2
社会心理学的概念4
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观点5
我们构建了社会现实5
社会直觉通常强大但有时也危险6
社会影响塑造行为7
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8
社会行为有其生物性基础8
社会心理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9
人类的价值观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10
价值观直接影响心理学的方式10
价值观间接影响心理学的方式11
我早就知道了:社会心理学只是常识吗13
聚焦:我早就知道了15
研究方法: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17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17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的联系18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24
从实验室推广到生活28
后记: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30

第一编社会思维

第2章社会中的自我32
焦点和错觉:对了解我们自己的启示34
研究特写:害怕自己显得紧张35
自我概念:我是谁37
我们世界的核心:我们的自我感觉37
社会自我的发展37
自我与文化40
研究背后的故事:马库斯和北山忍论文化心理学44
自我认识45
自尊的实质及其动机力量50
自尊动机51
自尊的阴暗面52
“知觉到的自我控制”的意义55
自我的能量55
自我效能感56
控制点56
习得性无助与自我决定58
研究背后的故事:丹尼尔·吉尔伯特论不可撤消之承诺的益处60
自我服务偏差61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61
我们所有人都能高于平均水平吗?62
聚焦:自我服务偏差——我们如何爱自己?看看其表现方式63
盲目乐观64
虚假普遍性和独特性66
对自我服务偏差的解释67
对自尊和自我服务偏差的反思68
自我表现的管理71
自我妨碍71
印象管理72
后记:傲慢的危险与积极思维的力量——一对相反的事实74

第3章社会信念和判断76
社会世界的感知78
启动78
感知和解释事件79
信念固着82
建构我们自己和我们世界的记忆83
社会世界的判断86
直觉判断86
过度自信88
启发式判断:心理捷径92
反事实思维95
错觉思维97
情绪和判断99
社会世界的解释100
归因因果:归于个人还是情境101
基本归因错误104
我们为什么会犯归因错误106
社会期望的影响110
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表现110
聚焦:股市的自我实现心理111
从他人那里获得我们的期望113
社会信念和判断的结论115
后记:对错觉思维的反思117

第4章态度和行为118
态度对行为的预测120
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121
研究背后的故事:马扎林·巴纳吉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探索122
行为对态度的影响126
角色扮演126
言语变成信念128
登门槛现象128
聚焦:言语变成信念128
邪恶行为与道德行为130
社会运动133
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134
自我表露:印象管理134
自我辩解:认知失调135
研究背后的故事:费斯廷格与减少不协调138
自我知觉139
理论比较144
后记: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147

第二编社会影响

第5章基因、文化与性别150
自然天性和后天教养对人类的影响152
基因、演化与行为152
文化与行为154
聚焦:文化动物155
研究特写:东西方的行人研究158
性别的相似性和差异性161
性别和基因162
独立性与联系性163
社会支配性165
攻击167
性特征167
演化与性别:与生俱来的行为169
性别与择偶偏好170
对演化心理学的反思172
聚焦:演化学与宗教173
性别与荷尔蒙174
文化与性别:文化塑造的行为175
因文化而异的性别角色176
因时代而异的性别角色177
同伴相传的文化影响177
基因、文化与性别各自的影响179
生物因素与文化因素179
研究背后的故事:艾丽斯·伊格利两性异同的研究180
环境与人的力量181
后记:人类是社会塑造的被动产物抑或是塑造社会的能动主体?182

第6章从众和服从184
从众的概念186
经典的从众和服从研究187
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187
研究特写:哈欠的传染性189
聚焦:群体妄想191
阿施的群体压力研究192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193
米尔格拉姆实验的道德伦理问题195
引起服从的因素196
聚焦:将受害者个性化198
研究背后的故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研究200
对经典研究的反思200
行为和态度201
预测从众的因素206
群体规模206
一致性207
凝聚力208
地位209
公开的反应209
事前承诺209
影响个体从众的原因211
从众的个体差异213
人格213
文化215
社会角色216
抵制从众的社会压力218
逆反218
坚持独特性219
后记:成为社区中一员220

第7章说服222
说服的路径225
中心路径225
外周路径226
不同目的选用不同路径227
说服的要素228
说服者:信息的传达方228
研究特写:虚拟社会现实的实验232
说服内容:信息特点233
说服渠道241
说服对象:信息的接受方245
特别说服:邪教的洗脑方法248
态度依从行为250
邪教说服的因素251
群体效应252
抵制邪教说服的方法254
加强个人承诺254
研究背后的故事:麦圭尔的态度免疫研究255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免疫工程256
态度免疫的意义259
后记:开明但不幼稚260

第8章群体影响262
群体的概念264
社会助长作用:他人在场的影响265
纯粹他人在场265
拥挤现象:众多他人在场267
他人在场引起唤醒的原因268
社会懈怠:群体中的个人减少努力269
人多未必力量大270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懈怠272
去个体化:群体中的个体失去自我感274
群体失控:法不责众274
弱化自我觉察278
群体极化:群体对我们观点的强化278
“风险转移”的案例279
群体对我们观点的强化280
聚焦:群体极化284
对极化的解释284
群体思维:群体对决策的影响287
群体思维的症状表现288
研究背后的故事:贾尼斯对群体思维的研究288
对群体思维的批评290
预防群体思维291
群体问题的解决292
研究背后的故事:诺贝尔奖的背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293
少数派影响:个体对群体的影响295
一致性295
自信296
背叛多数派296
领导是否属于少数派影响297
聚焦:转变型社区领导299
后记:群体的利弊300

第三编社会关系

第9章偏见:不喜欢他人302
偏见的本质和作用304
偏见的界定304
偏见:微妙形式和公开形式306
种族偏见307
偏见的微妙形式308
性别偏见312
偏见的社会根源315
社会不平等:不平等的地位与偏见315
社会化316
社会制度的支持319
偏见的动机根源321
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321
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自己比他人优越322
避免偏见的动机326
偏见的认知根源328
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328
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331
归因: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吗335
偏见的后果338
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339
歧视的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340
刻板印象威胁341
研究背后的故事:克劳德·斯蒂尔谈刻板印象威胁343
刻板印象会使个体判断出现偏差吗344
刻板印象扭曲认知解释和记忆345
后记:我们能够减少偏见吗?347

第10章攻击:伤害他人348
攻击的概念350
攻击的理论351
攻击的生物学理论351
攻击的挫折—攻击理论356
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358
攻击的影响因素361
厌恶事件361
唤醒363
攻击线索364
媒体影响:作品和性暴力365
媒体影响:电视和互联网368
媒体影响:电子游戏374
电子游戏对儿童的影响374
研究背后的故事:克雷格·安德森谈暴力电子游戏377
群体影响378
研究特写:被激怒时,群体比个体更具攻击性吗?380
减少攻击行为381
宣泄假说成立吗381
社会学习法383
文化改变和世界暴力384
后记:对暴力文化的改革385

第11章吸引与亲密:喜欢他人与爱他人386
导致友谊和吸引的因素390
接近性391
聚焦:喜欢与自己相关的事物395
外表吸引力396
研究背后的故事:埃伦·伯奇德谈吸引力401
相似性与互补性405
研究背后的故事:詹姆斯·琼斯论文化多样性407
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408
聚焦:缺点比优点更有影响力410
关系中的回报412
爱情的种类及要素413
激情之爱414
影响爱情的因素:文化与性别416
伴侣之爱417
促进亲密关系的因素419
依恋419
依恋类型420
公平421
自我表露422
亲密关系的结束425
聚焦:互联网创造了亲密关系还是人际隔绝426
离婚427
分离的过程428
后记:经营爱情430

第12章帮助行为432
帮助行为发生的原因435
社会交换与社会规范435
研究背后的故事:丹尼斯·克雷布斯论生活经历与利他研究437
进化心理学443
比较和评价帮助行为的理论446
真正的利他主义446
聚焦:同理心诱发的利他主义的益处与代价450
帮助行为的影响因素451
旁观者数量452
研究背后的故事:约翰·达利论旁观者效应455
当别人也提供帮助时457
时间压力457
相似性458
研究特写:内群体相似性与帮助行为459
帮助者的特点461
人格特质461
性别462
宗教信仰463
增加帮助行为465
减少模糊性,提高责任感465
内疚和对自我形象的关注466
利他主义的社会化467
聚焦:犹太人救助者的行为和态度470
后记:让社会心理学走进生活473

第13章冲突与和解474
引发冲突的原因476
社会困境476
竞争483
知觉到的不公正485
误解485
研究特写:误解和战争489
获得和平的途径491
接触491
研究特写:本应该有的关系494
研究背后的故事:妮可·谢尔顿和詹妮弗·里奇森谈跨种族友谊495
合作496
聚焦:为什么我们那么在意谁获胜?499
聚焦:布兰奇·里基、杰基·罗宾逊和棒球运动的种族融合503
沟通506
和解510
后记: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利之间的冲突512

第四编应用社会心理学

第14章社会心理学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516
导致临床诊断的偏差的原因518
相关错觉519
事后聪明与过分自信519
自我证实的诊断520
临床预测与统计预测521
聚焦:医生的观点:医学中的社会心理学523
对更好的临床实践的启示523
伴随行为问题的认知过程524
抑郁524
研究背后的故事:泰勒对正性错觉的研究526
孤独528
焦虑和害羞530
健康、疾病与死亡531
有助于治疗的社会心理方法536
通过外显行为引发内在改变536
打破恶性循环537
通过对成功的内在归因维持变化539
通过社会影响来进行治疗540
社会关系对健康与幸福感的促进541
亲密关系与健康541
亲密关系与幸福感544
后记:提升幸福感548

第15章社会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550
目击者的证词是否可靠552
目击者证词的说服力552
当眼见不为实时553
误导信息效应555
重述557
减少错误558
研究特写:对目击者的反馈559
影响陪审团判断的其他因素562
被告的特征562
法官的指示565
其他因素567
影响个体陪审员的因素568
陪审员的理解568
陪审团的选择570
“死刑认定”陪审员571
群体因素对陪审员的影响573
少数派的影响573
群体极化574
研究特写:自然法庭情境下的群体极化575
宽容575
12个人会比1个人要好吗576
6个人会和12个人一样好吗576
从实验室到生活:模拟陪审团和真实陪审团577
后记:心理科学使我们的思考更睿智578

第16章社会心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580
心理学与气候变化584
气候变化的心理学效应584
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态度585
缺乏理解586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587
新技术587
减少消费588
物质主义和财富590
日渐盛行的物质主义591
财富与幸福感591
为什么物质主义未能让我们满意595
聚焦:社会比较、归属感和幸福598
面向可持续发展与生存599
研究特写:测量国民幸福感602

结语605
参考文献606

内容摘要
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是美国700多所大专院校社会心理学教学所采用的教材,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心理学爱好者的喜爱,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本书译自靠前1版。
《社会心理学(靠前1版)》共分四编: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和应用社会心理学。靠前章(社会心理学导论)着重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观点、价值观对心理学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内容,为读者系统完成后面四编社会心理学的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靠前编(2~4章)着重探讨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涉及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控制、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社会信念和判断、态度与行为的相互影响等内容。第二编(5~8章)着重探讨我们如何彼此影响和联系,深刻剖析社会影响的威力。涉及态度与行为的文化根源、社会服从的力量、说服的原理和群体影响等内容。第三编(9~13章)着重探讨我们彼此如何发生联系,分析了人与人之间感受和行为的正负极性:偏见、攻击、吸引与亲密、利他、冲突与和解。第四编(14~16章)着重将前面章节中的理论原理、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其实贯穿全书,但这编系统介绍了社会心理学在临床、司法等领域中的应用,很后还展望了社会心理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关系,尤其探讨了在面临人口增长、过度消费、优选变暖等生态危机时,社会心理学应该发挥的作用。
戴维·迈尔斯充分发挥了其在心理学写作方面无与伦比的才能,将科学的严谨性和人文的宽泛性巧妙地结合,兼具感性和理性,能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轻松掌握心理学知识。可以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甫一问世即成为同类图书的翘楚,即使是抽象严谨的科学知识,都能通过生动的插图、幽默的漫画、睿智的引言、清晰的表格、优美的语言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知识的学习变成愉快的旅程。每次再版迈尔斯都会向优选心理学的师生们征求意见,以保证本书学术的前沿性、定义的准确性、研究的严谨性、理论的全面性。此外还通过一些专栏启发读者思考,如“聚焦”关注社会心理学历目前的一些经典研究;“研究特写”介绍当前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重大发现;“研究背后的故事”则能让读者了解这些社会心理学大师们的研究之路。
本书适合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广大师生,同时也适合对社会心理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