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健康教育学(平装)
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可开电子发票,
¥
102.6
6.5折
¥
158
全新
仅1件
作者余金明 等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146134
出版时间2020-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58元
货号1202025024
上书时间2024-10-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62.2 项目实施背景
62.3 项目目标及历程
62.4 健康促进模式
62.5 项目成效
62.6 项目的主要经验
63 母乳喂养促进案例
63.1 概况
63.2 婴儿喂养的历史演变
63.3 母乳喂养促进
63.4 主要经验及推广价值
64 国外含糖饮料消费和饮用干预优选案例
64.1 案例1:改变空间环境,利用人类的“有限理性”
64.2 案例2:将知识融入故事:H2GO!项目
64.3 案例3:含糖饮料消费税
64.4 小结
65 美国体力活动干预
65.1 背景
65.2 健康教育模式及实施
65.3 主要经验及推广价值
65.4 小结
66 健康促进干预提高结核病发现率
66.1 背景
66.2 中国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及实施
66.3 非洲防控案例分析
66.4 主要经验及推广价值
66.5 总结
67 法国大肠癌筛查案例
67.2 大肠癌筛查项目背景
67.3 大肠癌筛查模式及实施
67.4 筛查效果
67.5 主要经验及推广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大家热切的盼望中,经过编委会和众多专家、学者的辛勤努力和奉献,《现代健康教育学》终于面世,成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文献。
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从两个方面推动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是“健康中国”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二是健康教育不仅是“健康中国2030”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规划目标的基本手段。在全民健康理念下,健康教育在提高国民健康素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社会和学术界对其发展规律仍然存在许多模糊的,甚至似是而非的认识,有必要对此持续关注和深入探索。
我国卫生健康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上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和总结,较早建立了以“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动员、公众参与、规制保障”为特点的运行机制,赢得大众广泛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如“上海市健康大讲堂”和“上海市健康教育名医专家演讲团”等已经成为多方合作开展健康教育的典范和品牌。
《现代健康教育学》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委托上海胡锦华健康教育促进中心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编著的较完整的学术专著,致力于对中国现代健康教育事业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运用胡锦华贡献的理论实践进行探索,汇聚政教研学力量,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际视野与国内实际相结合之路,为健康教育理论拓展提供储备,为高等院校及相关机构和专职、兼职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参考书,更是研究和实践健康教育的重要参考文献。
本专著有三点创新。
一是创新“九大观念”。本专著从基本理论、实践、专题、进展、国内外案例分六个部分进行介绍。部分是绪论,重点阐述胡锦华的“人文、生态、文明、先行、群众、方法、政策、特色、生死”新观念,并对健康教育学基本理论从健康与健康相关行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个体健康行为模型、人际间健康行为模型、健康行为改变的社区和群体模型、研究和实践中的理论运用、传播理论与健康相关行为改变、健康教育中的伦理学等方面分别进行介绍;第二部分立足于现状,对健康教育实践能力内容,包括数据收集方法、需求评估、计划制订、干预实施、评价与应用、组织管理和研究设计进行概括、分析和评述;第三部分是生活方式及相关疾病、场所和其他专题健康教育三个模块;第四部分是根据第九届健康促进大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等内容全面介绍健康教育与促进的进展情况;第五、第六部分是对国内外健康教育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解读。目前,在我国启动的十五项“健康中国行动”中,健康知识传播列在首位。
二是创新编撰视角。打破常规,在思想、结构、内容等领域均突破了同类书籍的局限,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本专著不同于以往健康教育领域的教科书、工具书,其重点在围绕“健康中国2030”建设中健康教育所应发挥的引领作用、指导作用、支撑作用,就“健康中国2030”建设中健康教育所面临的历史机遇、责任和挑战及健康教育领域科学性、系统性、复杂性的问题作深入细致地探讨和全面论述,具有内容广博、论述系统、观点成熟等特点,也是健康教育领域重要科学研究成果的体现。特别是与我国健康教育发展的实践相结合,阐述了发展我国健康教育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在方法论上运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论述方法,主要有系统分析和具体考察相结合、历史回顾与现实考察相结合、理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和具体分析相结合等。这些编著角度为进一步把独具中国特色、时代特点的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总结好、传承好、发展好,更好地指导我国健康教育未来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创新案例引用。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上海市召开了第九次健康促进大会,本专著专门收集了会上推荐的国内外进展及健康教育实践20余个成功案例,有新意、有特色,生动地把国内外健康教育领域中实操性方法展示在读者面前,可使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人群从中受益,方便各级领导部门、专业机构及基层专业工作者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因此,足以体现案例引用国际化、经典化。本专著是各级领导部门、健康教育机构践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智库,也是高等医学院校专业学生的教科书;对开展健康中国行动,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更为其他与大健康相关行业人士了解学习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工具。
《现代健康教育学》是集体研究编著的成果,百余位专家教授编者分别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陆军军医大学、郑州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和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广东、四川等地的健康教育与促进机构。姜庆五、马骁、余金明等教授对全书进行统编、修改和定稿。
胡锦华先生将毕生精力贡献于中国的健康教育事业,不仅在担任上海市健康教育所所长期间,为上海,乃至全国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奉献了智慧和精力,而且在学术上孜孜以求,研究古今中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精华,推广并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胡锦华先生退而不休,在担任上海市政府参事期间,建言献策,积极推崇“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还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建立了“上海胡锦华健康教育促进中心”,广泛凝聚社会爱心力量,以援藏援疆为重点,自带队到偏远地区,培训和提升基层骨干医生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更好地为农牧区群众提供健康服务,被当地干部群众热情地称为“带来健康福音的不老松”。
本专著的编写还得到时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和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长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李新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院长杨秉辉的自指导和大力支持,谨致谢忱。期盼着各种批评建议,也希望本专著能够为我国健康教育理论创新和事业发展做出些许贡献。
王磐石
2019年9月20日
商品简介
《现代健康教育学》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委托上海胡锦华健康教育促进中心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编著的较完整的学术专著,致力于对中国现代健康教育事业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运用胡锦华贡献的理论实践进行探索,汇聚政教研学力量,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际视野与国内实际相结合之路,为健康教育理论拓展提供储备,为高等院校及相关机构和专职、兼职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参考书,更是研究和实践健康教育的重要参考文献。
目录
篇 绪论
1 健康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1.1 健康的概念
1.2 健康的影响因素
1.3 医学模式
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概念
2.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含义
2.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内容、任务和意义
2.3 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倡导、赋权和协调
3 健康教育学的内容与意义
3.1 健康教育相关学科
3.2 现代健康教育学
3.3 现代健康教育的意义
4 国内外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4.1 我国健康教育的发展概况
4.2 当今世界健康教育发展概况
5 胡锦华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5.1 人文观
5.2 生态观
5.3 文明观
5.4 先行观
5.5 群众观
5.6 方法观
5.7 政策观
5.8 特色观
5.9 生死观6 我国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展望
6.1 从政治、经济、环境方面解决健康问题
6.2 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
6.3 建立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
6.4 信息网络与健康教育相结为时代的需要
第二篇 健康教育基本理论
7 个体健康行为模型
7.1 健康信念模型
7.2 理性行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7.3 阶段变化理论
8 人际间健康行为模型
8.1 社会认知理论
8.2 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
8.3 压力、应对和健康
9 基于社区和群体的健康行为模型
9.1 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改善健康
9.2 创新扩散理论
9.3 组织改变理论
9.4 结语
10 研究和实践中的理论运用
10.1 PROCEDEPROCEED模型
10.2 健康行为的生态学模型
10.3 社会营销
10.4 RE-AIM模型
11 传播理论与健康行为改变
11.1 健康传播的基本概念
11.2 人际传播
11.3 组织传播
11.4 大众传播
11.5 传播技术与健康行为改变
11.6 影响健康传播的因素和对策
11.7 健康科普信息制作
11.8 有效传播项目的策划及案例介绍
12 健康教育中的伦理学
12.1 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
12.2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12.3 健康教育的伦理学基本原则
第三篇 健康教育基本方法与技能
13 需求评估
13.1 需求评估
13.2 收集健康相关信息
13.3 分析主要健康影响因素
13.4 资源评估
13.5 确定需求
14 计划制订
14.1 计划制订的依据
14.2 制订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14.3 干预策略与措施的选择
14.4 人员、经费和时间进度
14.5 评价方法与指标的选择
15 干预实施
15.1 实施前的组织协调
15.2 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
15.3 实施计划
15.4 质量控制
16 评估与应用
16.1 制订评估计划
16.2 选择、调整和(或)创建数据收集工具
16.3 收集和管理数据
16.4 分析数据
16.5 解释结果
16.6 应用结果
17 组织管理
17.1 项目组织管理的概念、策略与方法
17.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组织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18 研究设计
18.1 研究设计
18.2 测量
18.3 抽样方法
19 数据收集方法
19.1 定量调查数据
19.2 定性调查数据
19.3 德尔菲法
第四篇 场所健康教育
20 健康家庭
20.1 家庭与健康
20.2 健康家庭概述
20.3 健康家庭建设的内容
20.4 健康家庭实践的方法
20.5 健康家庭中的“一老一小”
21 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1.1 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意义和任务
21.2 学校健康促进的实施内容
21.3 学校专题健康教育
21.4 学校健康促进的组织实施
21.5 学校健康促进评价
21.6 健康促进学校评价标准
22 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2.1 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述
22.2 医院健康促进的实施内容和方法
22.3 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22.4 健康促进医院建设
23 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3.1 工作场所健康教育概述
23.2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实施
23.3 健康促进项目的范围
23.4 健康促进项目的实施与评价
23.5 中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发展概况
24 社区健康教育
24.1 社区健康促进的意义
24.2 社区健康促进的有关概念
24.3 结语
25 健康城市
25.1 健康城市的始由
25.2 健康城市的指标
25.3 健康城市计划的要素
25.4 健康城市的评价
25.5 健康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
第五篇 疾病健康教育
26 心脑血管疾病与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健康教育
26.1 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
26.2 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的健康教育
27 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教育
27.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7.2
27.3 急性支气管炎
27.4 慢性支气管炎
27.5 慢性阻塞性肺病
27.6 支气管扩张
27.7 支气管哮喘
27.8 肺炎
27.9 肺结节
27.10 肺癌
27.11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27.12 高原旅游相关疾病
28 癌症健康教育
28.1 癌症的流行状况和防控策略
28.2 健康教育对癌症预防和控制的意义
28.3 控制癌症的危险因素
29 传染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9.1 概述
29.2 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9.3 结核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9.4 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9.5 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30 伤害健康教育
30.1 伤害概论
30.2 伤害预防的两种模型
30.3 伤害预防的教育策略
第六篇 行为健康教育
31 饮食行为健康教育
31.1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31.2 营养学基础知识
31.3 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
31.4 保健食品
31.5 食源性疾病
32 体力活动健康教育
32.1 基本概念
32.2 体力活动与健康的关系
32.3 体力活动的测量和评价
32.4 体力活动推荐量和人群体力活动现状
32.5 促进体力活动的干预策略
33 成瘾性行为健康教育
33.1 成瘾性行为概述
33.2 控制吸烟的健康教育
33.3 有害使用酒精的健康教育
33.4 药物滥用行为的健康教育
第七篇 其他专题健康教育
34 健康素养
34.1 概述
34.2 我国健康素养研究
34.3 我国健康素养促进相关政策
34.4 我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及成效
34.5 素养监测
35 突发公共卫生事应对中的风险沟通与健康教育
35.1 突发公共卫生事概述
35.2 突发事风险沟通概述
35.3 突发事健康教育概述
35.4 突发事健康教育内容
35.5 突发事健康教育实施
35.6 突发事健康教育评价
36 性健康教育
36.1 性健康教育的意义
36.2 性健康教育的概念
36.3 性健康教育的内容及要素
36.4 性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36.5 性教育实践
37 心理健康教育
37.1 心理健康概述
37.2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37.3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7.4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38 安宁疗护健康教育
38.1 安宁疗护健康教育概述
38.2 死亡教育(生死教育)
38.3 死亡教育(生命教育)
38.4 死亡教育的具体实施
39 传统医学健康教育
39.1 传统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39.2 传统医学健康教育的概念
39.3 传统医学健康教育的内涵
39.4 传统医学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39.5 传统医学健康教育的目标
39.6 传统医学健康教育的意义
40 军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40.1 军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
40.2 军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
40.3 军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
40.4 军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
40.5 军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内容
41 护理健康教育
41.1 护理健康教育
41.2 护理健康教育与优质护理实践
41.3 护理健康教育程序
第八篇 国内及国际进展
42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42.1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定义和内涵
42.2 国际实践与可持续发展
42.3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国内引入和实践
42.4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在健康城市中的应用
42.5 国内实践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43 健康中国视野下的健康促进
43.1 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
43.2 《纲要》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43.3 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路径和主要建设任务
43.4 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44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44.1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发起
44.2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内容
44.3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实践
44.4 行动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建设中的作用
45 健康城市
45.1 国际健康城市理念与实践
45.2 我国健康城市的发展历程
45.3 我国健康城市工作与国际上的比较
45.4 我国健康城市工作的成效
45.5 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经验
46 共筑健康中国,共享健康生活——解读《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46.1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行动背景
46.2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目标
46.3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亮点
46.4 《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推进18项行动100条举措
47 第九届健康促进大会
47.1 健康促进大会简介
47.2 第九届健康促进大会概况
47.3 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
第九篇 国内案例分析
48 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48.1 项目背景
48.2 具体项目
48.3 建设成效
49 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
49.1 项目背景
49.2 工作目标
49.3 具体项目
49.4 工作成效
50 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与成效
50.1 项目背景
50.2 工作目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