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檐下的旧器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瓦檐下的旧器物

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可开电子发票,

53.1 5.4折 98 全新

库存12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孝纪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9108437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线装

开本32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1947653

上书时间2024-10-08

翰林文轩旗舰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黄孝纪,1969年出生于湘南山区八公分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曾获孙犁散文奖等奖项。近年以出生地为样本书写中国南方乡村社会变迁,在全国各级期刊发表散文作品数十万字,著有“八公分记忆”系列散文集多部,已出版《老去的村庄》《八公分的时光》等。新作“中国乡存丛书”着眼乡村旧器物、食单、农事等,将由广西人民出版社陆续推出,旨在为一个时代保留一份乡土记忆,为中国南方乡村立传。

目录
第一辑  温暖的卧房

003     长 凳   支撑乡人的生与死
009     笼 罩   菜蔬衣物的烘晒器
015     书 柜   那个年代无书可装
021     板 箱   中学时代的好伙伴
029     脚 盆   洗涤劳累与辛酸
035     淤 桶   土地因之而肥沃
039     炭 箩   担回御寒的温暖
043     廒     稻谷满仓,心中不慌
049     米 筒   度量家人的一日三餐
057     米 筛   宛如青篾丝编织的铜锣
063     板子楼梯 犹闻上楼脚步声

第二辑  灶屋的烟火

073      宽板长凳  与正灶共守一生
077      灶 桌   乡人切菜的地方
083      竹 勺   舀一勺井水甘洌清凉
089      火 柴   点燃乡间的晨与昏
095      火 筒   吹起一灶烟火
099      木 甑   蒸出疏松好吃的甑蒸饭
107      筲 箕   饭粒盛在其中洁白如玉
111      碗 欃   红漆雕花的“百宝柜”
117      接手板   一种别样的饭桌
121      碗 盆   叮叮悦耳洗碗声
125      茶叶篓   淡淡茶香让人回味
129      圆 盘   承载儿时的欢乐

第三辑  厅屋的时光

139      木工箱 旧时木匠的百宝箱
143      八仙桌  一桌规矩,四方礼仪
147      果 盒  精致而庄重的礼器
153      抬 盒  体面又风光的排场
159      婴儿轿  属于婴儿的小小世界
165      砻    呈现金黄稻谷的内在美
171      罩 盆  酿出芳香醇厚的红薯酒
177      脸盆架  美好生活的启蒙
183      竹 篙  敲一串开心的日子
189      香 筒  插几缕袅袅的轻烟
193      相片框  留着遥远的青春模样
199      千年屋  较为栖居的住所
203      神 台  家族血脉的源流
第四辑 幽深的巷子

213      子楼梯  高处风光,别有境界
219      扁 担   挑起生活的责任
225      水 桶   新的一天从挑水开始
233      竹 笼   笼中鸡犬之声相闻
241      提 桶   婴儿成长的游泳池
247      洗衣杵   敲一片飞溅的水花
251      潲 桶   零存整取的银行
255      猪 盆   人用瓷碗猪用盆
259      弹 弓   敢与村庄万物为敌
265      火 桶   装一钵童年的温暖
271      课 桌   读书识字自兹而始
275      竹 椅   盛夏里的一席清凉

第五辑 金黄的禾场

283      仙人掌  打出平整的禾场
289      连 枷  挥动旋转的力量
293      谷 箩  挑一担丰收的喜悦
297      梳 板  梳出无数道金黄的线条
303      竹扫帚  扫一片洁净的天地
307      撮 筛  收拾稻谷的好帮手
313      风 车  禾场上的高头大马
319      簸 箕  别样的风车与禾场
323      杆 秤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329      算 盘  拨一片跳动的清响
333      瓦 桶  宣告一片瓦的诞生
341      陀 螺  飞速旋转的好玩物

第六辑 田野的剪影

349      犁    翻出乡村壮美的牛耕图
357      铺 磙  打碎一田草籽花
361      耙    梳理平整的田野
367      水 车  灌溉高处的梯田
371      渡 槽  将清流输给田野
377      打禾机  驱动烈日下的“双抢”
385      水轱辘  日夜转动不停的引擎
391      竹 篮  盛装农人的收获
397      筛 子  挑一担四季的农活
401      鱼 盆  买卖鱼苗的担子
405      鱼 篓  收获一篓美味
411      竹 筢  搂满一筐树叶
417      柴 枪  肩担责任与艰辛
421      油茶篓  背起记忆中的油茶林
427      木 桥  飞奔跑过的童年

内容摘要
本书是广西人民出版社重点打造的“中国乡存丛书”的开篇之作。书中,作者对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南方乡村的日常旧器物,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细腻而深情的描述,并配以具有艺术价值的彩色插图和极美的版式设计,立体化展示了几代人历经的南方农耕岁月,是一部别样的南方农村生活史、中国乡村文化传。不同于其他作家以“体验生活”的方式来写乡村,本书是作者写他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一方土地,文风质朴却于平淡间感人于无形。全书牛皮纸印刷,从封面到版式的设计都与文字内容紧密贴合、相辅相成。

主编推荐
● 【知名乡土散文作家】
作者黄孝纪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孙犁散文奖获得者,是从乡村走出的乡土作家,近年以其出生地八公分村为写作样本,形成了颇有特色的“中国乡存丛书”“八公分记忆”系列散文集。  
● 【变迁中的乡土记忆】
知名乡村作家亲身经历,细数中国南方几代人的乡村日常旧器物,深情再现一个中国村庄几十年来的时代变迁,以及余味悠长的乡土记忆。
● 【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愁】
以人文视角观照农村的变迁,关注并描摹旧器物中的故事、风物、人情,让人记住的乡愁,具有较大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 【精美而不媚俗的散文】
作者黄孝纪的文字如著名作家王跃文所言,深扎土壤,写尽童年的纯真、青年的多艰、中年的忧思,是对过度堆砌与矫饰的当代审美的去芜,也是对农耕社会精神原点的回归,在他笔下,一草一木一花一藤,都充满人世温情,散文的语言之美、思想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 【近百种乡村旧器物】
书中讲述近百种南方乡村器物,每一旧物都关系湘南乡人的生存、情感和生活,关联着家人、时间和记忆,每件旧器物都散发着那个年代乡村的专享味道。
● 【国内很好设计师操刀】
本书邀请曾获得“中国好看的书”“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的资深设计师操刀,整体装帧设计紧密贴合乡村旧器物的主题,封面和版式均以乡村瓦房和器物为灵感,反复修改,精雕细琢,使书籍内容与版式完美结合。
● 【数十幅精美艺术插图】
38幅手绘精美彩色插图,24幅器物剪影图插图由功底深厚的插画师手绘而成,历时半年,反复打磨。
● 【精选高品质纸材】
封面250g俄罗斯牛卡,腰封125g俄罗斯牛卡,正文80g皇家精品牛仔纸,书脊原白天蚕丝,麻线装订。
● 【限量手工毛边本】
毛边书对爱书人始终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诱惑,但碍于手工成本较高,我们只能做少量毛边本供爱书者收藏。
● 【逻辑结构别出心裁】
本书按照空间顺序分为六辑,由近及远,同时这也是农人一天的劳作路线。每一辑中器物的先后顺序也做了精心设计,如第一辑按照村人一生中会用到的器物的大致顺序排列。
该书面世后,拟参评2019年“中国好看的书”评选,出版社与作者将进行为期半年的持续的线上、线下推广活动。

精彩内容
自?序:
消逝在岁月深处的乡村旧物

黄孝纪

我的故乡在湘南山区,是一个名叫八公分的偏僻村庄。1969年我出生在这里,其时,父亲五十六岁,母亲三十八岁。我是家中最小的,上面三个姐姐。三姐比我大三岁,二姐比三姐又大三岁。可是,我的大姐比二姐却大了十一岁,这中间的差距,我是童年里在母亲的眼泪中才渐渐明白,那里曾有她几个早夭的孩子,我此生无缘谋面的哥哥和姐姐。
我有记忆的时候,大姐已出嫁到江对岸的牛氏塘,那时叫油市塘。这是一个仅有一条青石板合面街的小村,两边是青砖黑瓦的吊脚楼,溪流绕村,高树林立。这里地处要冲,是远近乡人往来行旅的必经之地,街面上有打铁铺、裁缝铺,还有供销社。曾有多年,我常跟随母亲,走过江上的木桥,穿过一片树林,来供销社买盐买煤油。
童年里,我们一家五口居住在一栋青砖黑瓦马头墙的大厅屋一角。这栋老旧的大厅屋上下两个厅堂,中间隔着石砌天井,一共住了五户人家,下厅两户,上厅三户。我家在上厅,紧靠着神台。每户人家的房屋都很逼仄,进门是灶屋,里间是卧房,由卧房一角的板子楼梯,连通木板搭建的楼上,各家的陈设也基本相同。
在我们家,灶屋里砌着一个四方形两灶孔的大正灶,两条宽板长凳靠墙摆放,交于墙角,像木匠的大曲尺,半围着象征一家之主的正灶,其中一条正对着灶门口。灶与凳之间的通道,仅容屈膝而坐。灶上常年搁着乌黑的鼎罐和铁锅,灶的背面则立着一张长条状的灶桌。灶桌是洗碗和切菜的地方,在其横长的缝隙里插上接手板,悬空于灶面之上,摆上碗筷,又起到了饭桌的功能。灶屋进门的另一面墙,靠墙而立的,是高高的碗欃和一个瓦水缸。碗欃是平素放碗放剩菜的地方,本是漆了老红色,却因西墙的木格窗小,光线幽暗,与四壁及楼板的乌黑融为了一体。水缸上口有一块搁板,板上放两只宽口瓦钵,钵里各放着一只竹筒水勺,一大一小。每天早晚,家人担了木桶,挑来井水倒入水缸,此处的地面,长年潮湿。灶屋是我们一日三餐吃饭喝茶休息闲谈的场所,烟火岁月,多是在此度过。我的学业也与灶屋息息相关,开蒙上小学后,每到夜晚,吃过饭后,将煤油灯盏移到宽板长凳,双膝跪地,伏在凳灶之间的空隙里写作业,有时一不小心,额前头发就被灯盏的火焰烧得焦臭。即便如此,我的学习成绩很好,每学期都有奖状,是我父母优选的荣光。
卧房与灶屋一门相通,是我最初来到人间的地方。曾有多年,靠墙是两铺曲尺状摆放的木板凳床,铺了稻草和席子,被褥陈旧,我和父母睡一床,二姐三姐睡另一床。床下的空间,多用来放置大厚饼状的炭块,以及炭箩、炭筛等杂物。卧房北面有一小木窗,窗下靠墙立着一个老红色的矮书柜,虽说是书柜,却并没有书,而是装了一家人的补丁衣服和杂物,一个常年装鸡蛋的旧瓦罐,也是放在柜子里。西墙开了一条侧门,通往屋后的青石板巷子,打开侧门的时候,光线一下涌了进来,卧房顿时亮堂了许多。靠侧门的墙角,是一架板子楼梯,斜搁在楼梯口的木梁上。楼梯下,放着锄头、镰刮等长柄铁农具,还有两只解小便的木淤桶,嚯嚯的响声,常在日夜响起。淤桶快满了,母亲就会从侧门提出去,挑到园土里,浇灌菜蔬。一直以来,我们家总是养着鸡。多的时候,要装两个鸡笼。到了夜里,鸡笼提进卧房或灶屋,每当公鸡打鸣,很是响亮。
楼上自然以大大小小的粗陶瓦瓮居多,装米的,装油的,装红薯皮的,装花生豆子的,腌咸菜酸菜的,不一而足。板箱、蓑衣、斗篷、谷箩、米箩、簸箕、米筛,用来装棉被的四脚矮柜,甚至干柴,也都放在这里,随时取用。楼上优选的器物是谷廒,它是一家人的粮仓,廒里的亏盈,牵动着父母的忧乐,关乎我们肚子的饥饱。我的二姐、三姐长成姑娘后,她们的凳床搬到了楼上,下面的卧房显得略为宽敞些,而楼上则更拥挤了。
那时的大厅屋是五户人家共用的,各家都砌了一个煮潲的大砖灶,每天早上,家家户户挑水,剁猪草,煮潲,厅屋里烟尘弥漫,浓浓的青烟在天井口汇聚,升腾而上,飘散在高高的瓦屋上空。厅屋里人口多,养的鸡鸭鹅狗也多,鸡笼、鸭笼、潲桶、水桶、竹篮、竹筛、扁担、八仙桌、长凳,种种家什,都要一处安放,也就显得局促了。四时八节,一个厅屋的主妇们,先后在神台前化纸焚香,虔诚祝祷。遇着娶亲嫁女的喜庆日子,厅屋里摆了酒席,宾客满座,喜气洋洋。而在老人去世的时候,厅屋里停放着黑色的灵柩,点一盏神灯,也有几分让人望而生畏。冬日长闲,厅屋里常有匠人驻足,做木工,打砻,编织蓑衣,修补套鞋,引来众人围观。出红薯烧酒,也是这个季节,洗净的潲锅添满发酵好的红薯酒糟,盖上罩盆,用竹管连接矮桌上的过缸。过缸里加了冷水,用来冷却夹层里流淌的酒蒸汽,过缸下面,摆放一只酒坛。当灶里的柴火熊熊燃烧,要不了多久,过缸里的冷水就渐渐冒了热气,突然一声清响,一线清亮的酒液流出,源源不断落进酒坛,厅屋里弥漫着淡淡的酒香。
每栋老厅屋的大门外,都是一条光亮的青石板巷子。巷子纵横交错,连通村庄的每个角落,连通通向村外的石板路和石桥。每天,挑水的人,喂猪的人,上茅厕的人,出门干农活的人,放学回家的人,以及鸡鸭猫狗,脚步杂沓,在巷子里来来往往。巷子脏了,一场大雨过后,又光洁如洗。在夏日,巷子里南风吹拂,十分凉爽,我们常在此玩耍,下棋,跳绳,踢鸡毛毽子。夜幕星空之下,巷子里摆了各家的竹椅、长凳、矮凳,邻里们聚在一起,或吃饭,或乘凉,摇着蒲扇,谈天说地。深冬大雪纷飞的日子,巷子里铺了厚厚的白雪,瓦檐下垂挂着长长的雪杆,晶莹剔透。我们踩雪,堆雪人,抱了长竹篙敲打雪杆,不亦乐乎。
在我童年所居住的大厅屋的大门口,是一条青石板路和一条石砌水圳,流水清澈,沿着村前自南而来,附近的人,洗衣物,洗猪草,常在这里,十分方便。这条石板路和水圳,一路并行,向北穿过一片杂屋、猪栏、茅厕和池塘,就到了规模宏大的黄氏宗祠,绕过宗祠的背后和那棵高大的古枫树,就出了村庄。宗祠年代久远,雕梁画栋,却保持完好,是村庄的重要公共场所,村中有红白喜事,就放在这里办酒席。宗祠里有戏台,是演古装戏的地方,有很多年,每年春节期间,就会有乡村的戏班子来演多日的大戏,远近村庄的人都来看戏,盛况少见。宗祠的旁边,有一栋两层的小瓦房,是我们村的小学。这里只有一年级和二年级,到了三年级,就要去邻村的羊乌完小。
1982年冬,我刚上初中,我们家搬进了新建的瓦房,在村庄的南端,此时,大集体解散,分田到户。这里视野开阔,光线很好。屋前是一条清澈的溪圳,溪岸下是我们家的小鱼塘,推而远之,便是稻田、江流和山岭。屋旁有我家的一块小禾场,毗邻的,是更多更大的禾场,那原本是各生产队的。一年里,禾场大多数时候是空置的,是村里孩子和少年打陀螺的好地方。每逢夜里放露天电影,宽大的银幕挂在禾场边禾屋的墙上,禾场上摆满了长凳,或坐或站,满是人。禾场是晾晒谷物的场所,那时候,五谷杂粮,村人都爱种植,不让土地闲置。初夏割了小麦,挑到禾场打麦子,晒麦子。黄豆、高粱、花麦、子、花生,也都是在禾场晾晒。到了割早稻割晚稻的那段日子,禾场上就更忙碌了。每天上午,各家从稻田挑来的稻谷,将一块块禾场晒满。傍晚太阳落山,家家户户又将竹扫帚、刮板、谷箩、风车、撮筛、杆秤诸物一股脑搬了来,收谷,车谷,过秤,挑谷,禾场上一派热闹景象。
村前这片广大的田野,养育了我的童年和少年。在那个传统的农耕时代,村人视田土山为命根子,视牛为珍宝。随着四季的轮替,农夫驱着水牛、黄牛犁田,耙田,种上水稻。为让稻田保存良好的地力,村人割来草叶,挑来牛栏淤和猪栏淤,踩入泥底,作为稻田的有机肥料。农田里的各项水利设施也能得到良好的维护,山塘是蓄满水的,江流溪圳也是满的,渡槽是通畅的,稻田里的禾苗生气勃勃,成就了多年的丰收盛况。于今看来,这也差不多是故乡农业的鼎盛时期。与此同时,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建新房的热潮随之兴起。故乡青砖黑瓦老宅的周边,大量的新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1987年我高中毕业,顺利通过高考,考取了中专。从此,我渐渐远离了故乡,成了一名异乡的游子。而时代的巨变,也急剧影响着这个偏远的传统山村。在改革大潮和打工热潮的裹挟下,村里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开始大量涌入广东,进入城镇的工厂流水线和建筑工地,打工的收入远胜于耕种。潮流浩荡之下,村庄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起初,每到耕种收获季节,进城务工的劳动力大多会回流村庄,帮做农活。渐渐地,雇请留守在村庄的老年人和妇女代为耕种,或者将土地转包,成为风尚。田土山荒芜废弃者,越来越多,有时一场山火,昔日郁郁葱葱的油茶林连片烧毁,人们对此束手无策。多年之后,故乡这个近千人口的大村,没有人养牛养猪了,鸡鸭鹅狗都很少了,犁耙无用,磨坊倒塌,榨油坊拆毁,池塘干涸,田园多有荒芜……
2005年,武广高铁动工修建。我的故乡八公分村,因为铁路线南北贯穿而过,被列入拆迁范围。那些青砖黑瓦的老宅,那些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成的瓦房和平房,大多夷为平地,包括我家的那栋曾经的新瓦房。新村异地而建,全是装修一新的楼房,大多三四层,与城镇小区无异。那些曾为几代人所熟悉的旧时的乡村器物,与新的时代格格不入,被抛弃,被遗忘,渐行渐远,消逝在岁月深处。
八公分,这个湘南山区的一个普通山村,数十年来,它的沧海桑田,起伏沉浮,成为中国乡村变迁的一个缩影。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工业化的兴起和加速,让八公分村日新月异,乡人不再局限于农耕,人们的生活更为丰盈,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不过,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它也令人感伤,那里曾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民俗风情,那里曾升腾着我们的炊烟岁月,那里留存着我们南方乡人的所有记忆,沉淀着几代人的艰难、苦难、努力以及欢愉。然而,世易时移,很多物事离我们越来越远,包括那些青砖黑瓦下的乡村旧物,生活一切一切的苦和甜,不复以往。
于是,我常想,对于那些曾与我们亲如肌肤的,一代代农人的乡村旧物,对于那也许将成为历史的农耕文明,我们既然无法将它们一一挽留,那么,就让我们趁着它们的背影还未曾遥不可及,趁着我们尚保有深刻而温暖的记忆,用真实而朴素的文字,一颗赤子之心,尝试将它们列入一个永不褪色的记忆的博物馆,为几代人的乡村生活、乡村记忆立传。
如此,当我站在半百人生的驿站回眸来路,回眸那蒙尘远去的旧器物的背影,我愿意在我的文字里,将它们一一抚摸,磨得锃亮,让它们在我的记忆里闪闪发光。

2019年8月8日写于义乌

媒体评论
● 一个中国南方村庄的乡土记忆,几代人历经的南方农耕岁月,一部别样的南方农村生活史,带你重温那个年代乡人的慢生活……                          
● 近百种乡村旧器物,五十幅精美彩色插图,多幅怀旧艺术剪影,精制牛皮纸印刷,复古裸脊线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