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法+干法+心+经营十二条 稻盛和夫作品4册 企业管理励志 管理实务 ()稻盛和夫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活法+干法+心+经营十二条 稻盛和夫作品4册 企业管理励志 管理实务 ()稻盛和夫 新华正版

111.97 5.2折 214 全新

库存4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稻盛和夫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等

ISBN9787520711531

出版时间2019-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14页

字数149千字

定价214元

货号xhwx_1202933035

上书时间2024-06-25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活法心 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本经营之圣、千万量级作者稻盛和夫十年心血、概括一生实践哲学的重要著作
随书曹岫云讲解音频
稻盛和夫八十余载人生回顾,半个世纪经营复盘
稻盛和夫将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
中国超过400万册活法的续篇干法报、共青团、新华网官方力荐!稻盛和夫经典著作,结了“本经营之圣”稻盛先生70多年工作经验,季羡林、张瑞敏、马云、俞敏洪、陈春花、樊登等倾情!诠释成功皆源自于热爱!“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指引当下年轻人的职场哲学!深受广大年轻人喜爱,屡获各大管理学图书榜前列;樊登读书重磅解读;长期占据哲学理论类电子书销售排行榜名;有声书和电子书在kindle/喜马拉雅/读书/掌阅等各大台上架;抖音台力荐!覆盖超2亿用户;多家企业,培训学,覆盖房地产、咨询机构、快消、互联网、软件开发行业。常读常新的能量之书,成年人的阅读之书,给浮躁的当下,开一剂良方。经营十二条1.为什么当下仍要精读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是有名实业家,打造了京瓷、kddi、航三家世界500强企业。不管是决策者、企业家、管理者、投资人还是员工,抑或即将的,都可以从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人生哲学中获益,从而在未来的职场道路上少走弯路。
2.为什么读稻盛必须读经营十二条?
经营十二条是稻盛和夫经营哲学集大成,堪称经营教科书,是稻盛和夫经营实践中根据自己的切身体悟结出来的经营的原则;立足于“作为人,何谓正确” 这一观点之上,国境、民族以及语言等差异,普遍适用。只要践行好这十二条,企业经营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为什么要选择这本经营十二条?
这本经营十二条是稻盛和夫遗作,是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收官之作,也是非常全面、完整、系统、准确的“经营十二条”的读本。全书按照经营十二条共分12章,每章都有经营十二条的实践要点和补讲问答。

目录:

《活法》
《心 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
《干法》
《经营十二条》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内容简介:

活法活法是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代表作,活法经历了14年的市场验,稳居成功励志类图书前列,超400万册,各台数超100万,成为改变无数命运的心灵读本。此次推出的活法在尊重老版的基础上,对图书内容和封面版式都进行了细节调整,满足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活法是理解稻盛哲学,完成自我心灵转变的一把钥匙,也是企业迷茫中,找寻生存之道的力量之书。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富裕、内心却处于一种不安之中,原因何在?稻盛和夫认为,正因为我们不愿尝试思为人的活法,才导致当今社会的混沌情况加深,未来更看不清,本书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指导我们:如何找到生命的喜悦,享受洋溢的充实人生。心 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心这本书作为活法一书的续篇于2019年在本出版。作为前篇的活法很幸运,持续获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从2004年以来,在本的发行量已超过130万册,成为长期的图书。活法还以15种语言在世界上翻译出版。特别是在中国,其受欢迎的程度高过了本,发行量现已超过400万册,成了真正的书。在活法这本书中,稻盛和夫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人生的目的是提高心,磨炼灵魂。而在这一人生观的根底处有稻盛和夫的信念。是说,人生中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所有,归根结底,要看我们能不能提高自己的心,让它变得更纯粹、更美好。换句话说,要看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利他之心”发挥出来。干法干法完整阐释了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关于工作的看法、做法。从字面上讲,干法似乎是讲述如何有效工作的方法。但其实这本书的重点,专注于人生观中的“劳动观”、“工作观”,而这个问题,在浮躁的当下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干法既是稻盛先生70多年工作经验的结分享,也是被多家企业的成功实践证明了的正确哲学。尤其是,它不是被简单地误读为,“只要埋头苦干,经年累月能成功”的鸡汤说教,它是“不能放弃对自我的人生责任”的信念。经营十二条稻盛和夫90岁收官之作!中文版定制出版!全面、完整、系统、准确的“经营十二条”读本!一部经营教科书,既是经营哲学,又是人生指南!即使是世界上看似复杂的现象,如果能解开其运行的原则,实际上也很简单明了。本经营之圣、人生之师稻盛和夫从数十年的实践经验中,结出了经营者必须贯彻的12条法则!“经营十二条”是在经营一线的过程中诞生的,被稻盛和夫定位为“经营的真谛”。经营者应该想什么,做什么?本书将毫无保留地阐述企业经营的精髓。书中包括稻盛和夫有关经营十二条的要点和补讲问答,这些内容将帮助读者进一步加深对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理解。

作者简介:

活法稻盛和夫,1932 年出生于本鹿儿岛。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 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1984 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是仅次于本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 年出任本航空株式会社社长,仅仅一年让破产重建的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航历罕见的高利润。现任京瓷名誉会长、kddi顾问、航名誉顾问。1983 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现在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14000人。1984 年创立“稻盛财团”,同年设立了一个像诺贝尔奖一样的国际奖项——“京都奖”。代表著作活法 京瓷哲学:人生与经营的原点。心 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稻盛和夫
1932年出生于鹿儿岛市,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4月成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京瓷)。1984年成立了第2电电企划株式会社。2010年2月任职本航空(jal,现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让破产重建的航扭亏为盈,并创造航目前利润纪录。
1984年创设国际奖项“京都奖”。此外,还志愿担任拥有104家分塾(48分塾)、聚集14000多位年轻经营者的盛和塾塾长,为培育经营人才倾注心血。干法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本鹿儿岛。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是仅次于本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年出任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让破产重建的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航历优选的利润。这个利润也是当年全世界航空企业中的优选利润。现任京瓷名誉会长、kddi优选顾问、航名誉顾问。1983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现在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9000人。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同年设立了一个像诺贝尔奖一样的国际奖项——“京都奖”。经营十二条[]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鹿儿岛,1955年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京瓷),历任社长、会长,1997年起担任名誉会长。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kddi),任会长,2001年起担任优选顾问。2010年任本航空公司会长,2013年起担任名誉会长,2015年起任名誉顾问。1984年成立稻盛财团,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之人。著有阿米巴经营活法干法心等。2022年8月24,稻盛和夫与世长辞,享年90岁。

精彩内容:

活法心 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    章  构筑人生的基础
    度过美好人生的单纯智慧
    从降生人世,到生命终结,无论对谁而言,人生旅程都是一出波澜万丈的戏剧。
    其中既有充满荣光、极尽欢喜的时光,也有遭遇苦难、咬牙忍受的子。
    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这样的人生呢?在现世这片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我们应该如何划动人生的小舟向前行呢?
    这其实是一个极为单纯的问题。人生中发生的事情,全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灵吸引过来、塑造出来的。正因如此,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抱什么想法、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人生将冈此发生巨大变化。
    创建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先生,由于幼年时父亲投机米市失败并破产,不得不在上小学时辍学当了学徒,从孩提时代开始.吃尽了苦头。
    然而,在这样的命运面前,他毫不气馁,为了让雇主高兴,他一心一意,拼命工作。松下先生这种忠诚老实、乐观开朗的心灵,是构筑后松下繁荣事业的基础。
    和松下先生一样当学徒的孩子,当时恐怕有很多吧。其中可能有很多孩子会埋怨自己的境遇,妒忌别人,憎恨社会。这种孩子不可能取得松下先生那样很好的成。
    不管遭遇怎样的苦难,都要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和境遇,在忍耐的同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持续不断地拼命努力。这样的人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人生。
    现状越艰苦,人越容易发牢、鸣不,怨天尤人。
    但是,这些牢、不满兜兜转转,又会回到自己身上,导致自己的境遇进一步恶化。
    前面也讲过,我自己从时期到步入社会,饱尝了种种不幸与挫折,那是一段在苦难和逆境中度过的人生。
    在我对自己的境遇充满牢、抱怨的时候,没有一件事情的进展是顺利的。但是,从我开始坦然接受命运,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那一瞬间,人生从逆风变成了顺风。
    后来回忆起来我才意识到,我时代的人生看上去似乎沾染了不幸的彩,但实际上,这只是上天赐予我的精彩人生的前奏而已。
    如果我的人生一帆风顺,接近没有经历挫折和艰辛,我不会去努力磨炼自己的心灵,我恐怕会成为一个不懂得体谅和同情他人的人。
    不管眼前的状况多么严酷,既不能怨恨,也不能屈服,而是要一以贯之地积极应对,这才是实现人生的秘诀。
    不管好还是坏,都要感谢
    在这种时候,重要的是,不管面对何种境况,都要以“感谢之心”去面对。
    遭遇灾难、陷入闲境、结果不如人意,这时候要说一声感谢确实很难。如果人格没有得到相当程度的磨炼,我们往往会出怨言:“为什么偏偏让我遭此不幸。”我们会怨天尤人,满腹怨恨。    另一方面,好运连连,什么事都称心如意,这时候应该能说感谢了吧?但这也往往做不到。撞好运,遇好事,那是我应得的,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有的人还不满意,认为“还不够,还要更多”。贪得无厌,这是一些人的本。
    是说,不管遇到好事还是坏事,要抱感谢之心同样都很困难。
    不管现在多么一帆风顺,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持续。我们不能沉溺于顺境而骄傲自满,必须始终用谦虚的态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不可忘记感谢之心。
    在直面灾难、苦难、不幸状况的时候,其实正是表达感谢的绝好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严酷的环境、严峻的局面,能够锻炼我们的心志,磨炼我们的灵魂。
    所以,不要悲叹,不要怨恨,不要是愤愤不,要对灾难、苦难和不幸说“谢谢”。用积极的态度接受,并加以感谢,抱着乐观的心态不断向前。
    为此,“无论何时何事,都要表达感谢”,必须用理将这个道理铭刻于心。在心里做好准备,让“谢谢”随时都能脱而出。
    经过长期或精神修行的人,或许自然而然养成了感谢的惯。但是,我们这些未经修行的人,必须强迫自己心怀感谢,做到这种程度,对我们来说才是刚刚好。
    这虽然是一个很单纯的人生秘诀,但没有任何人来教我们。学校不会传授给,父母恐怕也教不了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头脑里知道这种乍活态度的重要、能在人生中真正加以贯彻的人,确实凤毛麟角。
    无论拥有多么高深的知识,无论具备多么很好的才能,仅仅因为不懂得这一简单的秘诀,从而浪费了自己人生的人,何其多也。
    拥有了成功的事业,获得了显赫的名声,这样的人却干起了营私舞弊的勾当,引发了丑闻,毁掉了一步步积累的人生成。这样的事情我们时有耳闻。
    对于上述重要的人生道理,这些人虽然知道,但没能将其变成自己的“血肉”,没能付诸实践。
    p17干法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为什么而工作?工作是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很多人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为了吃饭获取报酬,是劳动的价值,是工作首要的意义。
    诚然,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是工作的重要理由之一,这没有错。然而,我们拼命工作,难道仅仅只为了吃饭这一个目的吗?
    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这是我的观点。
    提升心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的僧人经历长期严格的修行,也未必能够做到。但是,在工作中却隐藏着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巨大力量。
    工作的意义正在于此。
    复一勤奋地工作,可以起到锻炼我们的心志、提升人等了不起的作用。
    我曾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听过一位修建神社的木匠师傅的话,很受感动。他说:
    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龄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必须经得起千年月的验。
    这种动人心魄的语言,只有终身努力、埋头工作的人才说得出来。
    木匠工作的意义在哪里?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使用工具修筑漂亮的房屋,不仅在于提高木工技能,更在于磨炼人的心志,塑造人的灵魂——我在这位师傅的肺腑之言中听出了这样的意蕴。
    他已70多岁,只有小学,职业生涯一直是修建神社。几十年间只从事这一项工作,又苦又累,不胜厌烦,有时也想辞职不干,但他还是承受住了这种种劳苦,勤奋工作,潜心钻研。在这样的过程中孕育了他厚重的人格,所以才能说出如此语重心长的人生感悟。
    像这位木工师傅一样,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职业,埋头苦干,孜孜不倦,这样的人有魅力,也能打动我的心。
    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地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每次与这样的人接触,能引起我的重新思索,思索工作这一行为的神圣。
    同时我衷心希望,生活在现代的年轻人,你们承担着对未来的责任,在工作中切不可好逸恶劳,不要逃避困难。希望你们秉持一颗纯朴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时你们或许会感到疑惑:“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每当此时,希望你们记住下面这句话:
    工作能够锻炼人、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尊贵、重要、有价值的行为。
    工作造人格
    想好好活,得好好干,这一点很重要。
    工作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说并不过分。
    大约在十年前,我和一位德国领事对谈时,听到这样的话:
    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工作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来磨炼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人格。是说,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可以造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工作造人格”,是要通过每认真踏实的工作,逐步铸成自己独立的、的人格。这样的事例,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不胜枚举。只要翻开们的传记,随处可见。
    凡是功成名遂的人毫无例外地,都是不懈努力,历尽艰辛,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才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成功绩的同时,他们也造了自己的人格。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值得玩味:
    在南太洋新不列颠岛上,有一个未开化部落的村庄,那里的人们都认同“劳动是美德”这一观点。在他们的生活中渗透着一种纯朴的劳动观:“认真劳动能塑造美丽心灵”“美好的工作产生于美好的心灵”。
    在这个村落里,主要的劳动内容是烧荒式的农业,作物是甘薯。
    在那里,根本不存在“工作是苦役”这样的观念。村民们通过工作追求的目标是:“工作得到的美的成果”和“人格的陶冶”,是要把工作做得,并由此磨炼自己的人格。
    村民们互相各自田地的整修情况、作物的长势以及泥土的气味,气味好闻的被夸为“丰登”,气味难闻的则被贬为“不毛”。
    经过这样一番评价,田地耕作得精细的人会被称为“人格高尚的人”,会受到全村人的尊敬。
    也是说,这个村子里的村民是通过劳动的成果——田地是否整齐,作物是否丰收,来判断一个人的人格的。田头工作出、工作成果显著的人,被认为是的人,是人格高尚的人。
    对他们来说,劳动是获取生活食粮的手段,同时也是磨炼心志、修炼人格的手段。“出的工作唯有出的人才能完成”,这种简朴却切中肯綮的劳动观在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
    而在给人类带来近代文明的西方社会里,从思想起源,“劳动乃是苦役”这个观点相当普及。这一点在一开头的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中表达得十分清楚。
    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上帝禁食的果实,被赶出伊甸乐园。原来在乐园里他们不需要劳动,但遭放逐后,为了得到食物,他们不得不怀着痛苦的心情开始劳作。
    p28

精彩书评:

活法中外管理杂志、正和岛、和讯网等经管类知名媒体对本书内容做过多次摘编报道。
攀登读书会活法点击量超800万
央视采访7次稻盛和夫心 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我了稻盛和夫的活法干法,但我仍然愿意把稻盛和夫的心给大家,因为我发现这本书触及了他一生成功的那些“法”背后承载的“道”。我认为,稻盛先生用他这本现代版传录,与王阳明完成了隔空的“心学”对话。                                              
——樊登                                                  
樊登读书创始人

不靠金钱刺激,经营战略战术的层次,在哲学的高度上,从提升全体员工的心着手,把企业几万人的力量和智慧充分调动并发挥出来。在航,稻盛先生是这么干的。宣布破产重建的航,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业绩从谷底飚升到很好,在全世界航空业内名列,且靠前,十年来持续保持世界的高收益。仅此一例,可见心有多重要。
——曹岫云
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