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第2版 素质教育 刘称莲 新华正版
  •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第2版 素质教育 刘称莲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第2版 素质教育 刘称莲 新华正版

18.73 4.2折 45 全新

库存53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称莲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85408

出版时间2019-09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64页

字数119千字

定价45元

货号xhwx_1201928209

上书时间2024-05-08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陪伴系列图书是一套奇怪的书,一声不响却永远站在榜上;刘称莲是一位奇怪的作者,默默无闻,却影响着百万读者。
    陪伴系列图书自2011年出版以来,累计已超过百万册。本次推出的第3版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之上,精心增入专门为孩子们设计的精致别册。一本书,让妈妈和孩子各有所看。
    所谓陪伴,是既陪伴孩子享受成功,更陪伴孩子面对失败。让孩子在跌倒时,跌得有尊严;让孩子在坠入低谷时,依然有勇气提灯前行。
    陪伴是相信孩子,看见孩子,在孩子做不到的时候接纳孩子。让孩子自然地进步成长,像风吹过树叶,晚霞映在脸上,宁静而又欢喜。

目录:

再版序
前言让我们一起做称职的家长
01学学出真感觉
孩子去不去上学,是选择还是问题
小升初,我们来了
给孩子一双求知的翅膀
学得巧才学得好
生活是不错的教材
老师,我们去哪里呀
英语小达人是怎样炼成的
家教这样请才靠谱
生命中的书香
校园派vs经典派
一零一中,你了
02关系做走心的父母
爱孩子,需要调整频道
爱要这样说出
用时间构筑爱的城堡
“”源于好的亲子关系
爸爸也ok
妈妈小厨
老师有妙招
03青春成长的喜悦与烦恼
爱上了“独处”的孩子
14岁和41岁的斗争
孩子那么恋旧为哪般
青春可以这么酷
追星,我明白
“爱情”麻辣烫
丑小鸭or小天鹅
温柔地对待“游戏”孩子
04生活心灵手巧才算好
教育大餐,菜要配齐
友谊万万岁
有一种爱叫作放手
谁懂寸草心
班级小能人
路是人走的
众望所归“感动王”
后记

内容简介:

要和孩子做朋友,我们得像个朋友,不能对朋友做的事,我们都不能做。
走过小学六年,乖巧的孩子,悄悄变成了满身是刺的小刺猬。莫名其妙的偏执、终紧闭的心门、偷偷进行的恋爱这些看似叛逆的背后,蕴含的却是成长的力量,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了,他们急于证明,我已长大。
“陪伴教育”专家刘称莲将自己陪女儿走过青春期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明白对眼前“来得偶然,去得必然”的孩子,作为父母能做的是“尽其当然,顺其自然”。因为所有教育的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全地离开我们的怀抱,在外面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做一个冷静克制的观察者、建议者,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决定者。不侵犯孩子的界限,允许孩子有独立的自我存在。只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和孩子是独立的两个人的时候,真正的沟通才可能发生。

作者简介:

刘称莲
   家庭教育指导师,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家庭师,亲子关系培训师。2013年被评为“中国榜样家长”,2014年其家庭被评为中国首届“书香之家”,2015年其家庭被评为“好看家庭”,2015年被评为年度“拥有影响力的家庭教育作家”。
    倡导“和谐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理念,并用于自己的育儿实践,培养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儿,2011年被北京大学和大学同时录取,目前女儿已从北京大学,被公派到享有美国“南方哈佛”美誉的范德堡大学继续深造。

精彩内容:

    孩子不去上学,是选择还是问题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不想去上学,这到底是一个问题,还是一种选择?值得我们去思索。家长们可能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探索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然后再看看能用怎样的方式去支持孩子,让孩子成长为好的自己。
    这两年我接到的个案和带领的工作坊中,初高中孩子的家长占了绝大多数,其中有一部分家长遇到的问题是:孩子不愿意上学,经常逃学或者待在家里不去学校。经过疏导,有的孩子会回到学校顺利完成学业,有的则不愿意再回到学校,宁愿在家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接待这些孩子的过程中,我有时候会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情景。当年,我和村里同龄的小伙伴上初中,要跑到离家10里的学校去。因为路途遥远,早晨得早早起床,背着干粮往学校赶,下午放学回家又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冬天白昼短,常常是披星戴月地上下学,加上寒冷,求学变成了一件异常辛苦的事情。没多久,小伙伴们纷纷不愿意去学校了,唯独我对上学有一种特别的渴望。刚开始的时候,每天一早我都会背着书包,挨家挨户去祈求小伙伴一起上学。起初只有几个女生辍学,我还可以和男生做伴,到后来男生也都不愿意早起了。我一个人不敢走那么长的路,只好住到离学校近的姐姐家里,断断续续地读了一年初一。如今想起来,学了什么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内心留下的是当时深深的孤独和无奈。幸运的是,在姐夫的建议下,第二年我又了一次初中,进了县城的初中,才一步一步把学业完成。而我的那些小姐妹则在农村待了几年,20岁左右嫁人生子了。
    我知道,现在家乡的条件比我小时候好了很多,但很多女孩子还是一到初中选择辍学,除了因为远距离学,还有些孩子是因为父母在城里打工,不愿意在家乡做留守。专享和以前有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年轻人也可以选择去城市生活,而不是在村里等待婚嫁。
    对于孩子不上学这件事,农村的家长很坦然,他们会自然接受:不去不去,回家还可以帮家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但是对孩子来说,由于资源有限而不得不早早中断学业,甚是可惜。这可能也是导致高校里农村孩子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吧!我常常想,许多有天分的农村孩子这样早早辍学,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这些孩子不去上学,不单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原本十几岁的孩子应该大部分时间待在学校里,学做人的道理,活技能,现在却早早进入社会,在遭遇困难、诱惑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处置,有的孩子或许受到了伤害,有的则走上了犯罪道路,给社会造成危害。
    里,我所接触到的不愿意上学的孩子大多数来自城市,他们的情况大致可以分成几类。类孩子因为从小引导不足,对学业产生厌烦。比如,家长把孩子的学看得比都重要,除了学之外,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孩子几乎被学绑架,痛苦不堪,如果不好,还会被老师和家长责怪。这样的孩子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会感觉到极大的束缚,追求自由和自我价值感的内心需求又非常强烈,当盾激化到程度,他会采取不上学的方式反抗。如果家长意识到孩子的生活除了学其实可以更加丰富多彩,并努力改变孩子的生活模式,这类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疏导,通常是可以回到学校完成学业的,有的孩子甚至会发展得很。p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