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曾祺家书 散文 汪曾祺 新华正版
  • 汪曾祺家书 散文 汪曾祺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汪曾祺家书 散文 汪曾祺 新华正版

21.43 3.2折 66 全新

库存4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ISBN9787514232912

出版时间2021-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320页

字数191千字

定价66元

货号xhwx_1202370252

上书时间2024-05-06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1. 经久流传,经典珍藏。本书选篇经编委会与汪曾祺家人、汪曾祺纪念馆、汪曾祺研究专家共同商定,收录了汪曾祺各时期经典的代表小说作品!2. 半个圈鼎力推崇的现象之作。贾凹、莫言、冯唐、苏童、沈从文、张兆和、黄永玉、王安忆、铁凝、毕飞宇、苏童、曹文轩等文学名家倾情。3. 全书以初版本或初刊本为底本,参校各种文集及作者部分手稿、手校本,终经由汪朝校正和审定,汪朗亲笔做序。4. 精选了汪曾祺写给夫人、家人,以及师友的不时期具有代表的书信作品。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深入理解汪曾祺和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5. 书后附有聊斋新义。汪曾祺在美国交流期间给夫人写信中常提到的聊斋新义中的几篇小说均有收录。6. 布面精装,典雅精致,特别汪曾祺绘画作品藏书票一枚。

目录:

致夫人

致夫人(1987-08-31)

致夫人(1987-09-02)

致夫人(1987-09-04)

致夫人(1987-09-06)

致夫人(1987-09-11)

致夫人(1987-09-12)

致夫人(1987-09-20/21/22)

致夫人(1987-09-29)

致夫人(1987-10-03/05/06/07)

致夫人(1987-10-07/12/13/16)

致夫人(1987-10-18)

致夫人(1987-10-20)

致夫人(1987-10-25/26/27)

致夫人(1987-10-29)

致夫人(1987-10-30)

致夫人(1987-11-15/16/17)

致夫人(1987-11-22)

致夫人(1987-11-24)

致夫人(1987-11-24/25)

致夫人(1987-12-04)

致夫人(1987-12-06)

致家人

致汪海珊、汪丽纹(1981-06-07)

致汪海珊、汪丽纹(1981-08-26)

致汪海珊(1981-10-06)

致汪海珊、汪丽纹、金家渝(1981-11-13)

致汪丽纹(1982-05-30)

致汪丽纹(1982-06-27)

致金家渝(1983-01-18)

致汪丽纹、金家渝、汪海珊(1983-09-16)

致金家渝(1984-03-04)

致汪丽纹(1985-01-26)

致金家渝(1985-02-02)

致金家渝(1985-08-08)

致金家渝(1985-09-27)

致金家渝(1986-01-15)

致金家渝(1986-03-07)

致金家渝(1986-08-20)

致金家渝(1987-01-29)

致汪丽纹(1987-02-20)

致金家渝(1991-10-13)

致金家渝(1991-10-15)

致金家渝(-03-18)

致金家渝、汪丽纹(-04-18)

致金家渝(1993-01-10)

致金家渝(1994-01-25)

致友人

致朱奎元(1943-□□-□□)

致朱奎元(1944-04-18)

致朱奎元(1944-04-24/25)

致朱奎元(1944-05-09)

致朱奎元(1944-05-22)

致朱奎元(1944-06-09)

致朱奎元(1944-06-22)

致朱奎元(1944-□□-□□)

致朱奎元(1944-07-26)

致朱奎元(1944-07-29)

致朱奎元(1945-06-17)

致沈从文(1947-07-15/16)

致巴金(1950-10-07)

致萧珊(1965-07-22)

致黄裳(1948-03-09)

致黄裳(1948-06-28)

致黄裳(1948-11-30/12-01)

致熙(1972-11-16)

致熙(1972-12-01)

致熙(1973-01-04)

致熙(1973-02-01)

致熙(1977-09-07)

致熙(1977-09-23)

致熙(1978-12-20)

致熙(1979-06-26)

致熙(1981-06-07)

致熙(1982-04-02)

致熙(1982-05-19)

致熙(1983-02-01)

致熙(1984-12-24)

致熙(1985-09-27)

致熙(1986-09-19)

致林斤澜(1983-01-11)

致范用(1989-□□-□□)

致范用(1991-02-26)

致范用(-01-15)

生死相依的老鸳鸯

附录:聊斋新义

瑞云

黄英

蛐蛐

石清虚

陆判

双灯

画壁

捕快张三

同梦

虎二题

明白官

牛飞

汪曾祺主要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汪曾祺写给夫人施松卿、弟弟、妹妹、妹夫,以及师友沈从文、巴金、熙、朱奎元等的书信作品大约80多封。并配有书信的影印件作为插页,尤为珍贵。这些书信,不仅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深入理解汪老和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当代文学史的史料。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熏陶,1939年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美质,语言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精彩内容:

    致夫人(19870831)
    松卿:
    我安抵,住在三联书店的招待所。明上午九时飞往东京。在东京要呆一个小时,然后换机往芝加哥。在芝加哥还得换一次飞机。
    身体情况良好。每天都有人请客,但肠胃正常。睡眠亦好。人都说我身体好。
    到港当,即买了一块citizen石英表,275港元。是三联一女士陪我去买的。店铺是可以还价的。这是用大公报的稿费买的。大公报稿费不高,七篇才给了360元。彩电加录像机,一套大概需港币5000元左右。可以在提货。等我回国经港时再买吧。不过古华说无磁带,买录像机等于一个摆设。到美国后在信中再商议此事吧。
    世界导游中国卷等我将回国时再托人买。
    正在季尾清货大减价,但我什么也没有买。回来再说吧。
    台湾一出版社翻印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尚未出书)。台湾现在大开放,说不定我会到台湾逛一趟。
    有人请我们饮茶,先写到这里。
    问全家好!
    曾祺
    八月三十一(一九八七年)
    致夫人(19870902)
    松卿:
    现在是美国时间五点二十。我已经起来了一会。昨晚十二时入睡,很快睡着了,但一点、四点各醒一次。到五点,睡不着了,干脆起来,倒也不难受,好像已经睡够了。所谓时差,大概是这样。有人说会昏昏沉沉的,我没有此种感觉。
    到了美国,我的感觉,是我有把握活着回去,而且会活得很愉快。
    昨天刚到爱荷华,洗了一个脸,即赴聂华苓家的便宴——美国火锅。喝了两大杯苏格兰威士忌。邵燕祥担心我喝酒成问题。问题不大。昨天宴后,给我装了一瓶威士忌回来。聂华苓一家对人都很亲切。安格尔是个非常有趣的祖父。他把纽约时报杂志我的全版大照片翻印了好几份,逢人吹:这样的作家我们不请还请谁?聂华苓的女儿、女婿,都极好。我跟聂华苓说:我在你们家不感觉这是美国。真是这样。非常自由、随便,大家都很机智,但谁也不弄。我开始觉得美国是个很可爱的。这里充满生活的气味,人的气味。
    美国的生活节奏并不是那么紧张,不像。芝加哥机场给人一种有条有理,安安静静的感觉。衣阿华是个农业州,到处是碧绿的。爱荷华更是这样。全城居民六万,有三万是大。在美国,不像北京和有那样紧张的政治空气。的政治空气我觉得甚至比北京还紧张。
    在东京、在芝加哥,我觉得公务人员不但都尽忠职守,而且态度和,对人关心。我们到芝加哥,要改乘联合航空公司的飞机到西丽碧斯,手续本来是很麻烦的,但我用极其蹩脚的英语,居然问明白了。每一个人都很耐心地教给你怎么办,怎么走。美国人没有沙文主义。我深深感到中国办事人员的对人的冷漠。很想写一篇杂文:“公务员和干部”。
    生活条件很好。住五月花(mayflower)公寓八楼30d,很干净,无噪音。美国的煤气灶是不用点火的,一拧着。你告诉仉乃华,要带菜刀、擀面杖,一小中国锅及铲子。邵燕祥不会做饭,瞎凑合。我昨天检查了一下炊具,不够。聂华苓昨天给了我们一小锅,一较深的底锅,可以对付。另外,稿纸带少了。可以写一点东西的。至少可以写一点札记,回去再整理。我写回去的信优选保存,留点资料。
    施叔青想看看对我的。她九月到北京,说要去找你。你找几篇比较重要的给她看看;她会复印的。
    施叔青访问我很长时间,差不多有八个小时。她要给台湾联合报写一篇稿,附我一篇小说。我让她发表八千岁。——她要长一点,好给我多弄点稿费。台湾稿费付美金。
    台湾已经出版了我的短篇小说选。台湾要大量出大陆的书。但不能由台湾出版社和大陆作家发生关系,必须有一个代理人。由作家写一委托书。代理人持此委托书方能和台湾出版社订合同。台湾当局强调,必须有合同,而且必须给稿费,——版税。良友杂志的古剑要求当我的代理人,我已同意。他当然会收一些佣金的。
    董秀玉要去我的集子,大概只能在出版。三联的稿费不高,管他呢,反正我已经给她了。我这才知道,很多作家稿费计算是非常精明的。
    爱荷华的气候与北京近似,现在只要穿短袖衬衣。但很爽,身上不粘。    听聂华苓的意思,我们的生活费用,可能还要提高一点。九月中,要举行“计划”的二十周年纪念,她请了王蒙、、吴祖光。
    p2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