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书 散文 裘山山 新华正版
  • 家书 散文 裘山山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家书 散文 裘山山 新华正版

25.75 5.3折 49 全新

库存4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裘山山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63533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403页

字数388千字

定价49元

货号xhwx_1201563188

上书时间2024-05-03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我们这个家
1.我们的家不是在某个地方,而是在信上,在途中……
2.母亲的封信,将父亲征服
3.我的封信,是写给父亲的。那是1971年,我13岁
4.1973年,第二封信,连标点符号加起来.也只有300多字
第二章离开父母去当兵
1.1977年,18岁的“后门兵”的忧虑
2.熟记的通信女兵,非常愉快地给父母写信
3.“爸爸不必为此事再感到于心不安,我对这个问题(入党)没有一点儿怨言。”
4.“相比起入党,有件事更让我向往,是上大学。”
第三章我的1978年
1.“三八妇女节上午放,中午加菜,下午女兵做游戏……我感到我们的确。”
2.“陈慧莲都上大学了。看看她,想想自己,不能不使我产生一些想法。”
3.“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的一篇散文上了《重庆报》,题目是《我们女战士》……”
4.收到生笔稿费:七元。给连队图书室买了书
5.“这次年终结,连里又给我报了一个营嘉奖。”
第四章大学
1.一笔60元的“巨款”是怎样花掉的
2.妈妈摘掉了“右派”帽子
3.机房里间接参加西南边境保卫战
4.终于争取到了大学的名额
5.高上了分数线,体检却查出肺炎
第五章校园生活
1.富有时代特的欢迎信:“欢迎你啊,可亲可爱的新战友,长征路上的好伙伴!”
2.一下子成了班上年纪优选的女生
3.喜欢的写作课反而得不了“优”
4.“我们2月9号放,我迟10号离开成都。不知妈妈几号返回?”
5.“我很希望能办一个刊物,把那些敢于说真话的年轻人的作品,登出来……”
第六章鲜活的1980年代
1.麦乳精和鱼松里的同学情谊
2.妈妈在信上指示我:22岁了,可以虑恋爱问题了
3.1981年,从杭州、西安、成都分别向长沙聚拢的,四个人的春节
4.“近我又写了一篇散文,一篇小说。小说不理想。散文我把它投了,不知行否。”
5.“这几天除了复英语,是突击背古文。脑子都要背炸了。”
6.暑返校,坐了有生以来漫长的一次火车:68小时
第七章狮子山往事
1.写了50封家信的1981年:均每周一封
2.“妈妈,寄来的20元钱还没收到。高兴极了。因本人目前穷得叮当响。”
3.寒去长沙看父亲,竟然遇见了儿时的两个小伙伴
4.我的24岁:纠结研。逃课和同学去卧龙玩。抽空写小说
5.“姐姐说她7月初能到杭州。我现在常常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或者‘《李双双》艺
术特’中抬起头来,盘算到杭州的种种。”
第八章歌
1.“我实在不想为分配的事去求别人。我相信我能凭自己的能力跳出来。爸爸你看呢?”
2.在青神中学当了40多天实老师,爱上了教书
3.1983年春节,在杭州过年的一家四:妈妈的小屋挤不下四个成年入
4.“这是第四次退稿,我准备让他们退十次或者更多。”
5.意外的“演艺生涯”:被挑中演话剧中的女二号,一个格古怪的大龄女生
6.1983年7月8,写了大学期间的后两封家信
第九章短暂的教师生涯
1.从狮子山校园来到凤凰山教导队,挺符合我名字指出的道路:山山
2.“有一件事可以使爸爸生快乐:我的小说要发表了,《昆仑》杂志。”
3.年轻的教员想要“镇住”年长的学员
4.心高气傲,为参加(《昆仑》笔会与闹别扭
5.“火线”入党,竟然全票通过。庆幸遇到一个宽容的
6.不辞而别的笔会:再次遇到包容我的人
第十章成家立业
1.1984年,小说处女作《绿的山洼》发表了
2.384元稿费的去处:爸妈的沙发、公婆的皮褥子以及亲友吃饭
3.文凭热、全民经商时代的“河边湿鞋”
4.“近一个多月,我笔不能动书不能翻,这怎么行?我的愿望是当作家而不是团长。”
5.“妈,我刚开会回来,一个教员表彰大会。说实话,我为自己的太顺利而感到不安……”
6.大年初二,成都,27岁的婚礼
第十一章离开凤凰山
1.赶上了百万大裁军,是军内调动还是申请转业纠结。
2.“我想进创作组,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因为别。”
3.“我被命运扔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山沟。四面巍巍矗立着我的同胞们:山。”
4.到军区出公差:迎来山穷水尽后的柳暗花明
第十二章走进北较场
1.“没想到我也当了编辑,这样爸爸妈妈的行当我算都干过了。”
2.1986年春,赴北京约稿:明明是去求人的,却不愿开,亏你还姓“裘”
3.“刊物办得很艰难,不过给我们题写了刊名,在定编上又增加了一线希望。”
4.巧合与纪念:1977年3月14,离家参军;十年后的同,儿子出生
5.赴京参与报告文学写作:想采访吴仪,她却带我去了燕山石化公司
6.我的1988:授衔落空,小说获奖
尾声:没有结束

内容简介:

2015年8月,作者裘山山和姐姐在一个很旧的樟木箱里,发现满满一箱信件。这些信件用旧报纸包着,细绳子捆着,上面贴着小纸条。全都是父亲的笔迹。这些信件有1000多封,其中我写的有500多封。我们家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是一名铁道兵,铁路修到哪里,他走到哪里,于是家庭成员是聚少离多,很特别的时候,一家四分散在四个地方。幸运的是,我和姐姐初中时已经能给父母写信了。18岁当兵离家后,我给父亲写,给母亲写,给姐姐写,然后他们分别给我写。我们的家不是在某一个地方,而是在信上,在途中所以,家书(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这是一本写了40多年的书。它真实记录了我的青年时期,以及那个年代。

作者简介:

裘山山,女,1958年5月出生,祖籍浙江省,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副,成都军区一级创作员。1976年入伍,1978年发表小说、散文。曾任部队教员,文学刊物主编等,作品曾获民文艺奖、很好散文杂文奖等,并有部分作品被翻译为英文、文和韩文。现为成都军区西南军事文学副主编。著有散文集女人心情、五月的树,小说集裘山山小说精选及长篇小说当代靠前比丘尼——隆莲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