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 长安一片月 散文 蟠桃叔 新华正版
  • 西安 长安一片月 散文 蟠桃叔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安 长安一片月 散文 蟠桃叔 新华正版

30.15 6.1折 49.8 全新

库存20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蟠桃叔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ISBN9787503270116

出版时间202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08页

字数132千字

定价49.8元

货号xhwx_1202731725

上书时间2024-04-27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辑 钟鼓朝昏老此身

大雁塔

回民街

六百路

逛早市

八仙庵

第二辑 谁说长安居不易

木香园

城墙上

小楼居

冬吟

第三辑 五等列侯无故旧

忆陈老

扇子哥

陈花脸

严将军

第四辑 黄鸡白酒五陵乐

糊辣汤

馍记

菠菜面

凉皮秀

吃麦饭

第五辑 吟啸终南明月中

采药歌

掐巧芽

买酒去

四样果

内容简介:

“热是烟火冷是闲,长安无处不清欢。”本书记录了蟠桃叔在西安生活多年间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恋。虽所写大多是世间小景、红尘琐事、市井凡人、街头吃食,却凝聚了其对西安的一片深情。此城此人此景此情。蟠桃叔一颗常心,满家常话,字里行间满满的地道西安味儿,娓娓道来,读了真是过瘾。逛早市,上城墙,吃泡馍,游秦岭文字轻快幽默有意趣,读者可随蟠桃叔做长安纸上一游。读罢掩卷,只觉一人一城,明明如月,这是蟠桃叔的西安城,也是你我的西安城。

作者简介:

    蟠桃叔,豆瓣上的网名。本名杨家辰。
    民国控。红楼痴。金庸迷。郭德纲铁粉。娃狂魔。生物课代表。
    其文章浅白散淡有趣有温度,善用闲笔,爱说笑话,有市井气和烟火气,不动声中,勾人莞尔或泪滴。
    一九七九年生于北方一小县城。
    十八岁来西安读书。羊肉泡馍吃不够,从此不走了。
    是诗人。一生只做一句诗:佳人如山水,遇之意隐归。

精彩内容:

    大雁塔
    小时候,住在小县城,逛西安是件的事。逛回来有人问,吃羊肉泡馍了吗?答,吃啦。再问见大雁塔了吗?答,见啦。又问:大雁塔啥样子呀?
    标准、皮的是:“七层子,四棱子,二十八个窟窿子。”
    这话没错,不信去看,大雁塔高七层,造型简洁却很有气势。坚挺直,四棱见角,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那是所谓的二十八个窟窿子啦。
    等我后来成了西安人,又有外地朋友常常问我,大雁塔好玩吗?我其实不知道如何回答。倒是想起前几年,网上有一条很火的街头采访短。中,记者在大雁塔脚下采访某个看似无奇的头大哥:先生您好,您是西安本地人吗?您对大雁塔了解多少?
    头大哥:(不耐烦,陕西话)大雁塔?烂怂大雁塔有啥看的?是不是要上电视?啊,那等一下。(迅速转普通话,播音腔)大雁塔是公元六百年玄类从印度取经归来,唐皇帝为了歌颂他的丰功伟绩,在大慈恩寺为玄奘建造了这座大雁塔
    头大哥变脸之快,令人忍俊不禁,同时也让人感叹,西安人有哩。这段火了后,“烂怂大雁塔”都成一个梗了。
    哈哈哈,明明是宝相庄严大雁塔,偏偏说是烂怂大雁塔。这和说自己的娃是犬子、自己的老婆是贱内,一个道理,其实是西安人变相地炫耀哩。外地人要是说烂怂大雁塔,那是非要和你拼命不可。
    哦,对了,需要纠正下,大雁塔建于公元六五二年,不是公元六百年。头大哥有误哦。
    我所掌握的基本情况是:大雁塔始建于唐朝。为了收藏玄奘从印度带回的经像舍利,唐高宗李治下令在长安城中的慈恩寺内建造了大雁塔,也叫慈恩寺塔。初建时五层,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皆藏舍利。后加盖为十层,巍巍然,堪称唐代的摩天大楼。
    武则天当政时,又把大雁塔改建为楼阁式的青砖塔,七层,面呈方形。至此可以登临远眺了,加上毗邻“三月三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曲江,大雁塔此成为地标建筑和打卡圣地了。王维、李白、杜甫、韩愈哪个没来过?游寺登塔,凭眺长安,少不了吟诗作赋,抒发情怀。翻翻全唐诗,写大雁塔的诗真不少哩,都是说大雁塔的高耸和雄壮。
    杜甫说它:“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岑参说它:“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张乔说它:“列岫横秦断,长河极塞空。”
    章八元说它:“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
    慈恩寺在唐末遭遇兵火,殿宇俱毁,只有此塔保存了下来,但也残破不堪了。明代万历年间重修大雁塔,维持了唐代塔体之型,在塔外包砌一层厚砖。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属于精品工程。其塔砖用黄泥精制,敲击有金属之声,砖上还有匠人手印,出现坏砖时可据此问责。至此,这次大修后的大雁塔大约便是如今我们看到的大雁塔了。
    大雁塔是佛塔,但它更是天下万千读书人追求荣耀之塔。因为在唐朝,大雁塔是金榜题名处。凡中进士者,先在曲江欢宴,然后聚于慈恩寺,推举擅书者将中者的名字写在塔壁上,这些人中若有人后做到了卿相,还要将姓名改为朱笔书写。此即谓之“雁塔题名”。即使现在,一些西安人在孩子高前,也要去大雁塔拜一拜呢。
    白居易年轻时一举中第,很骄傲,所以有“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的诗句。
    杜牧家世好,翩翩贵公子,阿房宫赋早已让他天下闻名,也是得意,那年录取三十三人,他排第五。大雁塔下留名时,杜牧遇一老僧,攀谈起来。杜牧报上姓名,满以为老僧会追星,要留念。谁知老僧一脸淡然,和大雁塔一般四八稳,这让杜牧颇感失落。
    人世间的风月繁华、功名利禄,在佛门禅宗看来不过都是不值一提的过眼烟云。杜牧若有所悟,收敛了一颗轻狂的心。于是留下了一首这样的诗来:“家住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老僧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气味长。”
    在塔下,人确实会觉得自己是渺小的,因为我有过这样的感受。
    那是在一九九八年。当时我来西安上大学了,到处逛,华清池、兵马俑都逛遍了,如何少得了大雁塔。如果没有记错,是和几个同学相约一起去的,票五元钱。
    进慈恩寺后,别的同学都去登塔了,还要另外买票。我没有登塔,只绕着塔身走了三圈。倒不是为了省钱,一是小时候来西安逛大雁塔随大人上去过;二是心里对这塔有了敬畏,觉得不必登临,静静地在它的脚下看一看好。
    大雁塔适合远观。没有花架子,端端正正、地往那一站,盛唐的气象出来了。顶上的云飘过来都凝神静气地,不敢轻飘了。
    p2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