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真理观 散文 陈嘉映 新华正版
  • 走出真理观 散文 陈嘉映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出真理观 散文 陈嘉映 新华正版

26.39 4.6折 58 全新

库存36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嘉映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75468

出版时间2020-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419页

字数307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xhwx_1202052003

上书时间2024-04-27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何为良好生活后新著作。 我们之所求,首先不是让别人明白,而是求自己明白。

目录:

辑一
走出wei一真理观
我们不再那样感受世界
读懂一两个大哲学家
思想增益元气
未来之思臆测
聊聊爱情与
辑二
哲学关心的是事物的意义
漫谈人工智能
说理与对话
“说理”四人谈
反思与过度反思
教育与洗脑
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召唤爱思的人来一道思
关于痛苦与灾难
《zhoukan》血案余想
起而斗争未必声称“正义战胜邪恶”
关于查尔莫斯“语词之争”的
传心术刍议
辑三
漫谈书写、书、读书
书是地图,是画,是歌
读《知识分子》
序阿坚
从黎明到衰落
无限与视角
好的告别
想象的共同体?
《绝•情书》序
朱利安•巴吉尼《无神论》序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导读
海德格尔《林中路》导读
说,所说,不可说
 



内容简介:

有不同的道,从前有不同的道,现在有不同的道,将来还有不同的道。重要的问题不是找到wei一的道,而是这些不同的道之间怎样呼应,怎样交流,怎样斗争。你要是坚持说,哲学要的是wei一的真理体系,那我不得不说,哲学已经死了。哲学,尤其的哲学,不是宣教式的,不是上智向下愚宣教。我们之所求,首先不是让别人明白,而是求自己明白。我个人想要的是,认真思,认真表述这些思,召唤爱思的人来一道思。

作者简介:

陈嘉映,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嘉映1952年生于上海,“e”期间在内蒙古插队,曾经在油灯下研读了黑格尔、康德等人的著作,并自学了德语。后陈嘉映投身分析哲学、现象学和科学哲学的研究,并为中国哲学界译介了两部极其重要的德语哲学著作,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 作为哲学作家,陈嘉映专注于哲学普及和人本主义思。他善于从纯粹的哲学思辨中跳出来,思哲学对于生命与人生观的关照。哲学科学常识价值的理由何为良好生活等,都是这种有关照的哲学作品。用陈嘉映的话说,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他自己则是尝试用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道理重新讲述。

精彩内容:

 走出wei一真理观 (2016年12月14为“学馆”所作学术自述) 一、 这听起来像是在讲我一生的故事。我写过一篇带有点回忆录质的文章,叫“初识哲学”,讲我怎么走上哲学这条道路,以及后面几年的变化。要是从更早的时间说起,我小时候像所有爱学的好奇的孩子一样,喜欢读书,各种书都读,读小说,读古典小说,读科学的书。我们那时候有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还有趣味数学,诸如此类。 我没有受到精英的教育,是一个普通孩子,出身普通家庭,当时也没有什么精英教育。学的进度很慢,学到的东西很少,不过昵,我个人来说,也没觉得有特别的缺憾,因为你一直在那里,当然主要是玩,玩之余读各种各样的书。而且我碰巧有两个哥哥,一个长我两岁,一个长我四岁。哥哥带着你学东西可能是好的——这是个小小的优势——他们学物理,学俄语,在你面前显摆,教给你一点儿,你会好奇,跟他们学到一点儿,然后自己闷头再学一点儿。实际上我从小跟我这两个哥哥和他们班里的同学玩得更多,聊得更多,跟自己的同龄人、同班的同学,聊得反而要少一点。 到上了初中的时候,像当时大多数所谓学好的一样,兴趣基本上wanquan被数理化吸引住了,开始读那些科普的书,什么直尺圆规作图,什么量子力学、相对论。很浅的,给中读的,但是非常有兴趣,然后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数学家或者物理学家。课堂上没学到很多,也不很拔尖,但那点儿功课你肯定一学会了嘛,想知道更多,去读我哥哥的教科书。中学一共上了两年,初二快结束的时候闹“dageming”,失学了。这两年里.我把高一高二的数理化都读完了,觉得挺好玩的,小孩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这都是史前史了。 然后来了“dageming”,关于“dageming”当然有非常多可说的,对于我个人尤其如此。1966年5月16号被认作是“dageming”正式开始的时间,对于我个人来说,是6月l号,是报发表篇社论叫横扫牛鬼蛇神,早上醒来的时候,家里的收音机、外面的大喇叭都在用那种义正词严、慷慨激扬的语调宣读这么一篇让人吃惊的社论。对我来说,“dageming”是从那天开始的,我相信对很多人也是。从那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day by day(接)我都记得,记得6月l号、6月2号、6月3号都发生了些什么,大概几个月的时间,每都出了什么事情。我不细说了,因为不是的主题。但是从心灵的变化来说,那肯定是一个很关键的时点。我当时马上要满十四岁,我想一个,本来在心灵转变的时期,有这样一个巨大的事件发生,必定会对整个的心路历程产生重大影响。 “dageming”开始两个月的时候,8月5号,我父母被当作黑帮揪斗.然后上劳改队,对我们儿女当然是更进一步的刺激。另一方面,现在回想起来,也可以说,在心理上,在各方面,让我们成熟得很快。我要看我女儿现在,跟我当时正差不多大,她还是个小孩子。但是我们当时好像已经开始在心理上需要给父母某种支持了,他们被莫名其妙地打成黑帮,突然去过他们没有想到的那种劳改队的子。 我哥哥陈嘉曜,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是个思想非常独特的人,至少在当时是这样。他早在6月中的时候,6月15,红weibing运动刚刚开始的时候,他提出质疑。7月底的时候,他被打成了我们学校的六大右派之一。当时我在师院附中,师院附中也是一个红weibing运动闹得很凶的地方,可以说压力非常之大。这个压力包括人身迫害,包括威胁,全都有的。所以,我们在那样一个年龄,我十四岁,嘉曜十六岁,经历到一些特殊的处境。同时,当然也会思很多。 到了9月初的时候,虽然家里面是那个样子,但我们还是忍不住随着大串联的浪潮,开始跑向各地。一个十四五岁的年轻人,忽然有机会可以费跑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这个诱惑是没有办法抗拒的。一开始还有一点的想法,去了解外地的,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不过其实,我当时没什么想法,基本上嘉曜有什么思想我有什么思想。我说了,在当时,嘉曜的思想非常活跃,在这一点上我是沾了很多的光。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