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沉思录 2 人体解读 中国哲学 曲黎敏 新华正版
  • 生命沉思录 2 人体解读 中国哲学 曲黎敏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命沉思录 2 人体解读 中国哲学 曲黎敏 新华正版

26 4.3折 59.8 全新

库存719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曲黎敏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82459

出版时间202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48页

字数267千字

定价59.8元

货号xhwx_1202623603

上书时间2024-04-22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书作者曲黎敏生命沉思录系列,旧版30万册!全新修订、全新排版、全新装帧,从内容到观感,让阅读更具质感
  从医学和人文的双重角度,深度解读人体,进而认知人,训练和把握精神之节奏,从而使生命尽可能地稳前行
  先懂得肉身,才可能找寻到灵魂的出,才可能谈得上“解脱”

目录:

修订版自序

前言  肉身的意义

章  生死两茫茫

一  生与死:生不可喜,死不可悲

二  生活:造物者的恩赐

三  诗与医学:生命如歌咏

四  《黄帝内经》:源自生命的悠然

第二章  人体解读

一  从头到脚:望而得其神

二  头:有为之始

三  脸:人体的表之表

四  喉咙:智慧的关卡

五  胡须与乳房:冲脉之实

六  手:生命能量的触手

七  后背:太阳界面

八  胸:五脏所藏

九  肚子:六腑之地

十  脊柱:生命之宰

十一  腰:气之要穴

十二  骨:灵魂沃土

十三  子宫:初的家园

十四  女子·男子:·阳物

十五  臀:江山之固

十六  腿:肾之两邪

十七  脚:圆融方正

十八  骨骼:精神之年轮

十九  皮肤:美丽“玄府”

二十  汗:大汗必伤“心”

二十一  肌肉:多思蚀肌肉

二十二  空间:人体之外延

二十四  :朝闻夕死

第三章  中西对话

一  松果体:上行为神,下行为人

二  脑下垂体:世俗适应与觉醒

三  甲状腺:心智与现实的联结

四  胸腺:造物者的迷局

五  胰腺:在理智与本能的中间

六  肾上腺:“肾精”能否被合理利用

七  生殖腺:是生门,也是死门

八  脉轮说:气脉有三脉七轮

第四章  五脏六腑

一  五脏如是观:常实

二  六腑如是观:常空

第五章  生命的

一  精·气·神:高致于无形

二  五脏神:魂魄交合而为人

三  五官窍:与天地感应

四  五情真意:人之常情

五  味之道:气味相投

六  声之道:情之表达

七  之道:情之

八  五行之道:万物皆有象数

九  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

十  肉体的直觉:岁月之光

十一  生活之道:滚滚红尘

第六章  中医·西医

一  中西医之差异在于态度

二  反思“市场医学”,不可迷信

三  中医之智在于道

四  中医已然大“病”,无关乎西医

五  西医中医都应该培养“共情能力”

第七章  疾病·因果

一  病解:医者、病人、病方

二  疾病·自救:人不可对生命无知

三  中医之道:是一种意境

第八章  觉知·新我

一  传承与继承:唯有认真而已

二  做人·养生艺术:正念正行体悟

三  反思:未来我们怎么办?

后记

内容简介:

生命沉思录(2人体解读)从的角度解读人的身体,探究身体隐藏的秘密,以及人的崇高精神的内涵和意义。曲黎敏依靠自身丰富多元的积淀,及充满智慧和灵的文笔,由身及心,由物质及精神,提出以一种沉思的、文学的方式,来觧读我们的生命的方法。养身先养心,只有内心觉悟,才能离苦得乐。

作者简介:

    曲黎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有广受的从头到脚说健康从字到人中医与传统生命沉思录诗经:越古老,越美好诗经2:情到深处是中庸曲黎敏精讲系列等。
    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医的传播,主张中国之“道”只有落实到“人”的层面才有意义,主张用来解读和科学,认为只有当每个人都对自我的生命本能和心灵有着充分认知和反省的时候,才可能拥有对中华之道的觉悟和健康自在的人生。

精彩内容:

    生与死:生不可喜,死不可悲
    太阳每天照常升起,可对每个人而言,生与死,只有一次。
    生命和是哲学思的核心问题,除此,无他。
    这个世界,优选的恐惧是恐惧,优选的伤痛是知道只有确定无疑,而其余的,皆是无常。人可以从生活中退出,但不能逃离。当生命闭上了雄辩的唇,张开了沉默的嘴,生和死,如同硬币的两面,有生有死,有死便有生,这是亘古不变的生命法则。
    人出生,是固执地抓住;人去世,是无奈地撒手。人,刚降生时坚信世界是我的,所以双拳紧握;走时两手摊开,表示人生一无所获,都是宇宙之神的,包括自己。生不可喜,死不可悲,悲喜只在一念之间。
    中国有个惊世骇俗的庄子,他把生看成一场玩笑,把看作解放。在他眼里,生与死、物与我、利与害、是与非,通通一样。他把无差别发展到很好,把无情发展成有情。当你不情愿接受时,却发现石头已经流泪,爱情“卷土重来”
    我们是应该为离港的航船欢呼呢,还是该为人港的船只欢呼?其实,离港犹如出生,我们不知等待它的是什么样的风浪或什么样的天候,我们应该为前途深深地忧虑和担心才是;而入港犹如,它已安抵达,它已结束艰险的航程,它已呈现过该有的荣耀我们终于放心了,我们终于可以鼓盆而歌了。
    ,是生命轮回的一部分。
    关于肉身的判断标准大致有四:一是呼吸的停止,二是心脏的停跳,三是脑电波消失。中医还有一个判断标准是瞳孔放大,从中医的角度说,瞳孔放大是肝魂飘散。过去的人们只是从前两者判断,现在的判断却让人有些难堪,比如用人工器械维持生命体征等,这会搅乱我们对生命的敬意。生命,真的不是只局限于肉体的鲜活。灵魂的飞升,可能才是生命的。
    在中国,是一个大忌讳,对于某些少数民族来说,是一个神秘的事情,是语境中的一个困境。在中国神话中,至今找不到关于的明确解读,但却有几个大巫环绕一具死尸,手持青蛇以驱除死神的场景。有对的凝视,但却并没有从中发展出病理解剖学。在黄帝内经灵枢和难经中,都有过解剖的相关叙述,而且中国上古战事频仍,古人有足够的机会来凝视那些士卒鲜血淋漓的伤,并完成对生命机体的认知和解读。但直到宋代,道教中人才开始做的体验,而其主旨依旧是祛死趋生,关注的要点是的过程而非遗体。
    肉身,是的不容忽视的存在。身心合一,是更的对现实存在的。
    肉身,是造化恩赐的精品。虽说每个灵魂都接近不同,但上天却公地给了这些不同灵魂以相同的肉身,都是五脏六腑,谁也没多一颗心或少一个腑。如果我们不先弄懂它,我们无法为我们的灵魂找到正确的出,我们无从去谈论“解脱”——顺从肉身之消解,为灵魂之脱离找到方向。
    人不是简单的肉体存在。如果人感受不到灵魂,无法绽放,无法有绚丽的值得回忆的人生。
    上天神明用泥土捏了我们肉身,用气息灌注了我们灵魂,此两大系统有其进化程序。人之一生,灵魂顽强地执着于肉身、肉身贪恋地缠绕灵魂都是没意义的。终归是,肉身归于泥土,灵魂归于神的荣耀。
    肉身,也遵循“成、住、坏、空”这一原则,是“生、老、病、死”。人们更多的是贪着“生”,畏惧“老”,害怕“病”,对讳莫如深。于是,在对这的沉思中诞生了。
    到底什么更需要救赎,是肉身,还是魂灵?
    如何有尊严地死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世上贪生者多,怕死者亦多。人生再苦,贪生者也会以苦为乐,怕死者也会不求解脱。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