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师王大闳 建筑设计 徐明松 新华正版
  • 建筑师王大闳 建筑设计 徐明松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建筑师王大闳 建筑设计 徐明松 新华正版

161.09 5.4折 298 全新

库存6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明松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856001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79页

字数768千字

定价298元

货号xhwx_1201035173

上书时间2024-04-19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王大闳(1917—)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先驱”,他以现代建筑理念、营造模式与中国传统建筑精神有机结合,为二战后台湾地区建筑界如何面对传统、如何诠释现代,作出了重要的启蒙与示范贡献。他的国父纪念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方案、建国南路自宅、虹庐等,都是中国现代建筑目前的重要范例。
他又被称为“很后的贵族”。因家世背景与机遇,他自时期便得到了欧洲精致的滋养,其后又先后在英国剑桥、美国哈佛接受了完整的现代教育。中西精粹的兼收并蓄,使他成功把中国传统的空间格局带到现代建筑里来,把东方元素置入西方的架构空间。
王大闳是我们思、探究中国自身建筑之路所必须了解的。他是连接我们断裂、模糊的建筑发展之路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我们明了原本模糊的想法,促使我们更自觉地思,看见我们的未来。如果作为一名建筑师或建筑系,只知密斯或库哈斯,不知王大闳或华揽洪,那么,这正说明此书出版的意义。

目录:


导读 静默、原乡与隐逸
专论
预制住宅
战后住宅竞图
城市中庭住宅
浴室设计
小住宅
建国南路自宅
本驻台湾地区长官官邸
松江路罗宅
沙利文宅
台湾地区二楼连栋式宿舍
“中油”大楼马公办事处
台北故宫博物院竞图计划案
台北监狱龟山新监
台湾大学活动中心
淡水高尔夫球场俱乐部
台湾大学地质工程馆
台湾大学法学院图书馆
济南路虹庐
登陆月球纪念碑计划案
国父纪念馆竞图计划案
台湾银行台北宿舍
《杜连魁》
台湾大学化学研究中心
亚洲水泥大楼
良士大厦
台南区大专服务中心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办公大楼
台湾外事主管部门办公大楼
鸿霖大厦
台湾大学归国学人宿舍
淡水自宅计划案
台湾“研究院”生物化学研究所
台湾“研究院”植物研究所
庆龄研究中心
张群宅
弘英别墅
东门
成功大学文学院
台湾“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
文献
王大闳建筑作品文献描述一览表
王大闳非建筑作品(著述)一览表
有关王大闳的出版、论述、座谈会一览表
王大闳生年表

内容简介:

建筑师王大闳1942—1995是台湾地区建筑史学者、家徐明松多年来对王大闳建筑成的研究成果,不仅以专论形式收录了对其中39个建筑案例的评述,更以文献形式详尽记录了王大闳先生的所有建筑作品,以及他在文学方面的创作。读者从中不仅可了解到王大闳建筑实践的特点及演变、一些重大项目的前后始末,更可窥得一位建筑师在动荡大局下的人生际遇。

作者简介:

徐明松,台湾地区建筑史学者,建筑、都市与策展人,铭传大学建筑系专任助理教授,威尼斯建筑学院建筑硕士、意大利建筑师。著或编有柯比意:城市乌托邦与超现实主义古典、违逆与嘲讽:从布鲁涅列斯基到帕拉底欧的文艺复兴建筑师建筑师王大闳等十余本作品。

精彩内容:

摘自建国南路自宅
1953年的建国南路自宅是他来台开业后的个作品,也是他为自己设计的住宅。这栋王大闳很早实现的自宅,据建筑界许多前辈说,是早期台南成功大学建筑系接受建筑洗礼的地方,高而潘建筑师曾提到,看过这栋房子让他激动了三天都睡不着觉。尽管此建筑目前已拆,不过我们却掌握不少讯息,除早期成大的建筑第5期(1954/10)有刊登外,很近王家也提供不少早期影像,让我们可以更深入掌握细节。
基地近87坪(62英尺×50英尺长宽),中间坐落了一栋27坪(31英尺×31英尺长宽)左右的房子。南向正面有近3m的高墙,据王大闳的长子王守正告知:“当时建国南路自宅周围都是一些据时代留下来的低矮宿舍,家里的围墙感觉比周围房子高。”显见在当时的城市脉络中,王大闳那高大的红砖围墙的确异于寻常。
黑油漆的双扇狭长木制院门由南面左侧围墙进入,踏石板穿过左右皆有扶疏花木的曲径,漫步至建筑物入,进玄关,正对面是有四扇开门的朱红壁橱,约2.4m(8英尺)宽,直顶天花。左转是厨房,右转是餐厅与客厅,建筑物坐北朝南。
值得注意的是,由客餐厅外望南侧庭园,除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外,退缩落地窗外的两根黑铸铁柱子恰恰响应了传统合院正厅左右对称的逻辑,也是在看似不对称的整体配置(无论是围墙大门或入玄关),很后进入客、餐厅竟然又回到传统中轴线的“礼制”逻辑。因此前院所扮演的角,正是传统的院落空间。然而这两根柱子也是结构所需,周围的一砖半厚的清水砖承重墙在南向由一排不间断、比例修长的大片落地窗所取代,结构上需要两根柱子支撑上方的钢筋混凝土梁,因此这两根柱子并不只是装饰的存在。再者是关于整片落地窗的窗樘也颇有玄机,华昌宜教授曾忆起,一次陪一位外国朋友参观建国南路自宅,外国朋友很好惊讶落地窗窗樘的做法,因为王大闳直接挪用了传统建筑上下轴承支撑的做法,因此少掉许多框材,让室内外的视觉更没有阻碍。
餐桌是白的圆形中式餐桌,周围则环绕六张没有靠背的圆形板凳,板凳面为柚木涂朱红,支撑为涂黑漆的三支钢脚,客厅则有三张密斯似的白沙发与一张同样有着洁白大理石面的茶桌,另一侧亦是密斯似的长型靠榻,“上面放着古古香的垫子与枕头,再配合天花上悬下的大葫芦,充分流露出东方情调”。
东西两侧是清水砖墙粉白,地板则是黑水泥分割成60.96cm(2英尺)宽的釉黑水泥地面,与卧房、浴室之间的隔间墙与顶天花则涂以白漆,犹如白画布,准备吸纳来自各处的景,无论是昼间的自然或人工光线,或是人影移动的光影。至目前为止,我们描述了王大闳许多用,敏锐的读者会察觉到,建筑师试着要活用那些传统的朱红、黑、白、清水砖等,再配上有传统味道的摆饰来建构他的新东方空间。
客厅一侧转进后方,无门,是王大闳的卧室,东侧有直径168cm(5又1/2英尺)的圆形窗,外有木制窗棂可开关,界定室内外。卧房内的浴室不循唐宋做法,但也不买现成浴缸,据王守正描述,浴缸为砖砌,上方再覆以石。
从建国南路自宅可以看到王大闳另一个重要的尝试,密斯(特别可以比较1934年密斯的“三个中庭的住宅”)似乎被融入传统中国的氛围里。在1945年王大闳发表的城市中庭住宅中,所谓的“东方”还是以元素呈现,整体氛围仍然是密斯的,但建国南路自宅往前跨了一大步,因为建筑师在庭园与建筑中发现了传统,像王大闳在一篇访谈中所说:“中国建筑的特它的神秘感很重要,中国建筑与庭园的设计,往往善于使用‘内造墙’、‘外造墙’,让你一眼看不透,一进再一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