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户籍编造史稿 史学理论 孙宁 新华正版
  • 唐代户籍编造史稿 史学理论 孙宁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唐代户籍编造史稿 史学理论 孙宁 新华正版

43.64 6.4折 68 全新

库存6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宁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02333

出版时间2017-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08页

字数256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xhwx_1201530037

上书时间2024-04-18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节本书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第二节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敦煌吐鲁番户籍类文书的介绍与刊布
二唐代户籍文书与户籍制度研究现状
三对目前研究的一点看法
第三节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章唐代造籍事项的确立与变动
节编造初期与其制度基础
一“民”身份的统一与户籍编造一体化的初步形成
二武德六年——唐户籍编造诸制的建立年份
三贞观时期——唐代户籍计帐体系的奠定
第二节武周与开元时期户籍编造的深化
一武周政权对户籍编造的适度调整
二《天圣令》所附唐令与开元时期的籍帐编造
第三节干支纪年与唐前期造籍的稳定
一唐前期例行造籍年份
二百年造籍的稳定
三造籍之年的“帐后”与“造籍之年仍造帐”
第四节天宝十四载:唐前期造籍的终结
一宽松的户籍处置办法
二严密的户籍书式与频繁的籍帐编造
三伪滥现象的严重
第二章唐后期五代户籍编造的艰难与继续
节唐后期户籍编造的变化
一代宗时期对户帐的重视倾向
二两税法时期定户事务的变化
三“按地收敛”辨正
第二节户籍在中晚唐时期的政治意义
一户籍背后的政治服从
二沙州归附与户籍整顿——藩镇户籍编造实例察
三户贯因素与贞元食封继承新规
第三节五代户籍编造绪余
一五代户统计的继续努力
状与敦煌所出五代户状
三户等与团貌的变化
第三章籍年的统计与具体使用
节“籍年”概念与自占形式
一籍年的法律规定
实是籍年统计的初始资料
第二节户籍文书中的籍年因素
一籍年、丁中与差役征发
二年龄与“家田亩籍”
第三节籍年在民事之外的使用
一籍年与选任
二具体年龄与刑事处罚
第四节貌阅与籍年审定
一籍年作伪的关键点
二对籍年貌阅的一些认识
第四章特别户籍研究——从新获唐代寺院手实与僧籍说起
节新获寺院手实与僧籍简介
第二节唐代僧尼籍帐编造的起始与弛废
第三节造籍份额与户籍质
第四节吐鲁番、敦煌僧尼籍帐的编造背景
结语
附录《前秦建元二十年籍》研究两题
节从本籍看西晋建兴元年田地争讼简牍中的民籍因素
第二节籍中所见“还姓”释义
参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勾勒了唐代户籍编造的概貌。武德、贞观时期是唐代户籍法令颁布、各类户籍文书出现并依法编造的初期。而开元、天宝时期则是唐代户籍编造制度的很好,户籍法令得到有效的调整与维护,户籍编造十分频繁。尽管存在地域与时代差别,户籍编造在唐前期始终得到了普遍推行。安史之乱开启的唐后期政局,其对户籍编造周期、户等审定及编造政策都产生了显著影响。中晚唐时期的户籍编造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内涵。这些变化被五代所继承,进而讨论了五代时期在户籍编造与户统计上的努力。同时,本书作了两项个案研究。一是对编户民年龄——“籍年”的概念与其具体统计作了初步探讨。户籍是登录编户民年龄的法定资料,籍年与丁中分类、徭役征发关系密切。二是利用新获文书对唐代特殊户籍——僧尼籍的编造始年、周期、份额等状况作了探讨。

作者简介:

孙宁,男,1984年9月生,江苏省新沂市人。2008年获师范大学文学学士,2014年于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专业方向为隋唐史。现为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讲师,担任历史文献学、中西交通史等课程,于核心刊物发表数十篇,主持社科青年项目“唐五代户籍编造研究”(15cz004)一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