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竞争法原论(第2版) 法学理论 孙晋,李胜利 新华正版
  • 竞争法原论(第2版) 法学理论 孙晋,李胜利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竞争法原论(第2版) 法学理论 孙晋,李胜利 新华正版

59.94 6.8折 88 全新

库存5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晋,李胜利

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ISBN9787519745745

出版时间202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401页

字数530千字

定价88元

货号xhwx_1202156690

上书时间2024-04-17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部分竞争法基础理论章市场经济与竞争法节市场经济与竞争第二节竞争法与世界竞争立法一、竞争规制及其法律化二、世界竞争立法概况第三节竞争法的多元化功能一、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以维护市场竞争机制二、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三、规范规制权力第四节我国的经济转轨与竞争法的制度初构一、我国远未结束的经济转轨二、经济转轨对竞争法的需求及我国竞争法的产生和发展三、我国台湾地区和特区的竞争法概况第二章竞争法的体系构成与立法模式节各国(地区)的竞争立法模式第二节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关系的一般理论认识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关系的境外图景第三节我国竞争立法模式的现实与未来一、我国竞争立法模式的现实二、我国未来竞争立法模式之展望第四节我国竞争法体系一、法律层面二、行政法规和规章层面三、解释第二部分反垄断法律制度第三章反垄断法基本理论概述节市场垄断与反垄断立法一、垄断的定义二、垄断形成的原因三、反垄断法的概念四、主要(地区)和国际反垄断立法第二节反垄断法的特一、反垄断法的适度干预二、反垄断法的社会本位和社会法属三、反垄断法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有机结合四、反垄断法的不确定第三节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和法律地位一、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二、反垄断法的地位第四章垄断协议规制制度节垄断协议概述一、垄断协议的概念二、垄断协议的特征三、垄断协议的表现形式四、垄断协议的分类第二节垄断协议的规制原则一、本身违法原则二、合理原则三、对本身违法原则与合理原则的利弊评析第三节横向垄断协议一、横向垄断协议的概述二、横向垄断协议的特征三、对横向垄断协议的规制四、横向垄断协议的表现形式第四节纵向垄断协议一、纵向垄断协议的概述二、纵向垄断协议的特点三、纵向垄断协议的竞争政策分析四、纵向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五、纵向垄断协议的表现形式第五节行业协会竞争行为一、行业协会竞争行为概述二、行业协会竞争行为的特点三、行业协会竞争行为的主要类型第五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制制度节市场支配地位概述一、市场支配地位的含义二、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形式三、市场支配地位的成因四、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质第二节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一、相关市场的界定二、市场集中度的分析——市场占有率三、市场进入壁垒的分析第三节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一、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规制原则二、市场支配地位滥用的界定及其学理分类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具体行为四、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与竞争协议的关系五、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与知识产权保护第四节我国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制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在我国的主要表现二、我国《反垄断法》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定三、我国《反垄断法》关于规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立法存在的问题第六章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节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法界定一、反垄断法学对经营者集中的界定二、我国《反垄断法》对经营者集中的界定第二节经营者集中的分类及其意义一、经营者集中的分类二、经营者集中分类的意义第三节经营者集中控制实体标准一、国外反垄断法规定的实体标准二、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实体标准第四节经营者集中控制程序制度一、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二、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第七章行政垄断规制制度节行政垄断概述一、行政垄断的概念二、行政垄断的成因三、行政垄断的特征四、行政垄断的主要表现和危害第二节我国《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规制一、在则中对行政垄断做了原则的规定二、在分则中列举了行政垄断的具体表现形式三、规定了行政垄断的法律责任第三节我国《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的制度缺失一、我国《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规定有缺陷二、我国《反垄断法》对执法机构的规定不完善三、我国《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法律责任规定不完善四、我国《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救济制度规定不完善第四节完善我国《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的规定一、制定完善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细则二、完善我国《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内容规定的缺陷三、完善反垄断委员会的规定四、完善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规定五、完善行政垄断的法律责任体系六、建立完善我国反行政垄断的救济制度第八章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节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概述一、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概念二、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理论基础三、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价值目标与审查原则第二节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立法概况一、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主要的立法形式二、部门豁与行为豁第三节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情形与对象一、自然垄断行业二、银行业和保险业三、农业四、知识产权领域五、对外贸易领域六、特殊卡特尔即特殊的垄断协议第四节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一、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立法现状二、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第九章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节反垄断法域外适用概述一、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定义二、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成因三、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确立第二节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法理分析一、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法律基础二、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适用范围三、反垄断法域外效力的适用除外第三节主要(地区)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理论与实践一、美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理论与实践二、欧盟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理论与实践三、其他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立法规定第四节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与协调一、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二、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解决方式第五节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规定及其完善一、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现行规定二、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存在的问题三、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的完善第十章反垄断法的实施节反垄断法实施概述一、反垄断法实施的含义二、反垄断法实施体制第二节反垄断法公共执行制度一、反垄断法公共执行机构概述二、反垄断法公共执行机构的特征三、主要和地区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和权限四、我国反垄断行政执法机构的设置及权限五、反垄断法执行的程序与权力六、反垄断法执行的特殊调查程序第三节我国反垄断法行政执法与的协调一、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的规定二、我国反垄断与执法的三、我国反垄断法公共执行与私人实施的协调第十一章反垄断法法律责任制度节垄断的法律责任及其国际发展趋势一、垄断协议行为的法律责任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法律责任三、典型和地区经营者违法集中法律责任的规定四、国际反垄断法法律责任制度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二节我国反垄断法法律责任制度的规定及不足一、我国反垄断法法律责任制度的现行规定二、我国反垄断法法律责任制度的缺失第十二章公竞争审查制度节公竞争审查概述一、公竞争审查的内涵二、公竞争审查制度在经济法中的价值和定位三、外公竞争审查的制度现状第二节公竞争审查制度的基本要素一、公竞争审查制度的审查对象二、公竞争审查制度的审查方式三、公竞争审查制度的审查标准四、公竞争审查的例外规定五、公竞争审查的保障措施第三节我国公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现状一、我国公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成果概况二、公竞争审查中的行政自查三、公竞争审查中的审查第四节我国公竞争审查制度的完善方向一、将公竞争审查制度融入《反垄断法》中二、扩展审查对象和审查方法三、谨例外适用和豁滥用四、补全法律责任和激励机制第十三章我国《反垄断法》的修改节我国《反垄断法》修改的必要第二节欧美来的反垄断法修改工作第三节我国《反垄断法》文本存在的问题第四节我国《反垄断法》修改的原则和目标第三部分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第十四章不正当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节不正当竞争的内涵一、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二、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和构成要件三、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分类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立法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二、境外反不正当竞争立法历史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立法及修订历程四、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立法目的第三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问题一、何为一般条款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三、《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中关于一般条款设计的变化第十五章市场混淆行为规制制度节市场混淆行为概述第二节对有影响的商品标识的侵权行为一、有影响的商品的判定二、混淆(相同或近似)的判定三、存在特定联系的判定第三节侵犯他人企业名称、社会组织名称或姓名的行为一、概述二、侵犯他人企业名称权的市场混淆行为三、侵犯他人姓名权的市场混淆行为四、侵犯社会组织名称权的市场混淆行为第四节对域名、名称、网页等的混淆行为一、概述二、侵犯他人域名、名称、网页的市场混淆行为第五节其他类型的市场混淆行为第十六章商业贿赂行为规制制度节商业贿赂行为概述一、商业贿赂行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二、境外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调整三、我国市场活动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及规制概况第二节商业贿赂行为的认定一、关于商业贿赂行为的主体二、关于商业贿赂行为的若干表现三、认定及法律适用第十七章虚宣传行为规制制度节虚宣传行为概述第二节虚宣传行为规制立法概况一、境外立法概况二、我国立法概况第三节虚宣传之认定一、一般消费者施以普通注意力原则二、整体观察原则及比较主要部分原则三、异时异地隔离观察原则第四节帮助他人进行虚宣传第十八章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节商业秘密概述一、商业秘密的概念二、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第二节关于商业秘密的立法一、境外关于商业秘密的立法二、我国关于商业秘密的立法第三节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表现及认定一、侵权行为的表现二、侵权行为的认定第四节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问题一、竞业禁止的概念二、境外有关立法及实践三、我国立法及实践第十九章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规制制度节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概述一、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概念二、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有关立法第二节式有奖销售之规制一、式有奖销售方式的确定二、式有奖销售方式的规范第三节式有奖销售之规制第二十章商业诋毁行为规制制度节商业诋毁行为概述一、商业诋毁行为的概念二、商誉三、商誉权第二节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一、行为主体一般为竞争者二、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三、行为人实施了诋毁行为四、该诋毁行为侵害了他人商誉第三节比较广告的有关问题一、比较广告的概念和种类二、关于是否允许比较广告的问题三、关于比较广告合法之判定四、相关的几个问题五、我国关于比较广告的立法及完善第二十一章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制度节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述一、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二、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三、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化的一般方法及意义四、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类型五、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第二节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之规制一、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的现状分析二、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原则第二十二章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节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法律控制的模式第二节我国行政执法主体及权限一、行政执法主体二、行政执法权力及行使第三节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一、民事责任二、行政责任三、刑事责任附: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1月2发布《〈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及现行法律与草案逐条对比表后记

内容简介:

竞争法原论(第二版)具有理论、实践和国际特征。立足我国,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反映我国竞争法的前沿理论研究成果,归纳我国竞争法的立法成果和动向,呈现我国竞争执法体制的变革和优点。在内容上不局限于,还进行了适当的横向比较。适合用作经济法专业和法学本科生的竞争法教材或者辅助教材,也适合从事竞争法实务工作的执法、企业法务人员和律师作为工具书或参书。

作者简介:

孙晋,1971年生,安徽人,法学博士,1996年至今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工作。2005年11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援疆任新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2008~2009年伯克利加州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11年晋升教授,2012年遴选为博士导师,2014~2015年入选“双千计划”挂职江苏省镇江市中级法院副院长,2019年2~3月在党校学。现为武汉大学与委战略合作共建基地——武汉大学竞争法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兼任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竞争法、企业(公司)法、经济法基础理论、互联网与法律。主要著作有竞争国有企业改革路径法律研究反垄断法——制度与中国企业法制的演进与变革产融结合的金融监管和反垄断规制研究中国与世界:竞争法发展研究报告;主编现代经济法学商法学房地产法网络法等教材。在中国法学、报、canadian o cience、frontier of law in china、中国法学(英文版)、新华文摘、会科学文摘等报纸和期刊公开发表中英文150余篇。主持社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规划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高法院重大研究课题、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市场监管局政策研究课题等50余项。李胜利,1972年生,安徽颍上人,法学博士,2009年至今在安徽大学法学院工作。现为安徽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商业法研究会理事、安徽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武汉大学竞争法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竞争法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等,2014~2015年首批“双千计划”人员,被任命为安徽省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挂职)。主要研究竞争法、经济法基础理论、房地产法。主要著作有美国联邦反托拉斯法百年:历史经验与世界影响(独著)、农村土地整治法律规制研究(合著);主编房地产政策与法规,副主编经济法的反思与挑战经济法:案例与材料分析经济法学等学术著作多部。在法商研究财贸经济经济丛法学新政治经济学等报纸和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译文60余篇,多篇被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和会科学文摘等转载或转摘。主持、完成社科、等科研项目多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