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译注 中国哲学 作者 新华正版
  • 论语译注 中国哲学 作者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论语译注 中国哲学 作者 新华正版

15.55 5.4折 29 全新

库存74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70248

出版时间2009-10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308页

字数221千字

定价29元

货号xhwx_1201995630

上书时间2024-04-13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试论孔子

导言

例言

学而篇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优选篇第十一

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论语词典例言

论语词典

内容简介:

论语是这样一部书,它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若干的言语行事。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闱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文选辩命论注引傅子也说:
“昔仲尼既殁,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
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后来还有些不同的说法,譬如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那么,“论语”的意义便是“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话”。说到这里,谁都不会问一句:难道除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外,别人的说话都不是“有条理的叙述”吗?如果不是这样,那“论语”这样命名有什么意义呢?可见刘熙这一解释是很牵强的。(释名的训诂名物,以音训为主,其中不少牵强傅会的地方。)

精彩内容:

学而篇
11 子①:“学而时②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⑥,而不愠⑦,不亦君子⑧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的时间去实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注释】
①子——论语“子”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②时——“时”字在周秦时候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在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王肃的论语注正是这样解释的。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为“时常”,是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③——一般人把解为“温”,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演”的意义,如礼记义的“礼乐”、“”。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礼大树下。”这一“”字,更是演的意思。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像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箭)、御(驾车)这些,尤其非演、实不可。所以这“”字以讲为实为好。④说——音读和意义跟“悦”字相同,高兴、愉快的意思。⑤有朋——古本有作“友朋”的。旧注说:“同门朋。”宋翔凤朴学斋札记说,这里的“朋”字即指“弟子”,是史记孔子世家的“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译文用“志同道合之人”即本此义。⑥人不知——这一句,“知”下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有说话的实际环境,不需要说出便可以了解,所以未给说出。这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种说法我嫌牵强,所以仍照一般的解释。这一句和宪问篇的“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的精神相同。⑦愠——音运,yon,怨恨。⑧君子——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这里是指“有德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