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从容 散文 贾凹 新华正版
  • 人生从容 散文 贾凹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生从容 散文 贾凹 新华正版

贾凹全新散文精选集,《自在独行》姊妹篇,贾老师三次甄选,后定稿50篇经典之作。 【在众声喧哗中保持从容】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后才发现:人生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19.44 4.1折 48 全新

库存20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贾凹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58742

出版时间2021-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256页

字数150千字

定价48元

货号xhwx_1202353059

上书时间2024-01-26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壹从容穿过世间

天气

养鼠

说话

十一封信

访兰

上帝的微笑

小楚

招牌

钓者

贰山水间得自在

进山东

松云寺

药王堂

但我路过这段石滩

云塔山

一个有月亮的渡

在二郎镇

……

叁处烦嚣而自立

肆修一颗柔软心

伍万物静观皆自得

内容简介:

人生从容选收了贾凹抒发感怀的文章近五十篇,作者将自己的所见、所感用诚挚朴素的笔触记录下来,这些文章无不体现了一个智者的淡定豁达,而情感的蕴藉有致,文笔的自然天成更是已臻化境,读来亲切感人而又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贾凹,一九五二年出生于陕西丹凤县棣花镇,一九七四年开始发表作品,一九七五年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为表、中国作家协会副、陕西省作家协会、延河美文杂志主编。出版作品有贾凹文集二十四卷,代表作有废都秦腔古炉高兴带灯老生极花山本等长篇小说十六部,中短篇小说黑氏地五魁及散文丑石商州三录天气等。作品曾获得重量文学奖五次,即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散文(集)奖。另获施耐庵文学奖、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冰心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老舍文学奖、当代文学奖等五十余次。并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国“费米娜文学奖”、“红楼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作品被翻译出版英、、德、俄、、韩、越文等三十余种。被改编电影、电视、话剧、戏剧二十余种。

精彩内容:

        空谷箫人
    我患了病,工作没了心思,心里常常忧郁,在城里便住得腻了。到乡下河川地的姨家去,先几回倒好,渐渐也烦了;这里虽然人少,空气也好,但还不是我宽心的地方。姨说,你去山里逛逛吧,闷着无事,我真走去了。
    我什么也不曾带,只捧了一支箫。自我烦闷起,这箫是我的朋友了,我常常避着人吹;它是生长在秀水明山里的,有着清幽的嗓子,我不想让更多的人听着俗了它。它是我的。我的一腔烦闷全灌进它的肚腹,也只有我,才听懂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我带了我的箫,踽踽向山里去了。
    这里的山,不是那北方的土山,但又不是南方的峻岭,它是它的,秀丽的,玲珑剔透的,接近是一个格外露的的形象了。山里可能很寒,什么杂木杂草也长不出,漫山到处便是竹子。
    在城里,从画刊上是认识这竹子的,《辞海》上也写过它的形象:修长。今番在此山此地,才知道它竟是长在岩缝石隙中的。远远看去,一山都是绿,绿得浅,也绿得深。没有风的时候,绿得庄重,温柔,像端坐在堂上的少妇,微风掠过,打一个酥酥的惊悸,一山都在羞怯怯地颤。
    此时正是黄昏,夕阳斜在绿梢儿上,红光里渗了绿的,也显得柔和可爱多了。我拣了河边的一块石头坐下来,看那河源在山间的竹林里,白花花地淌下来;流过身下的时候,声儿是没有的,却是碧绿碧绿。我想,是这水染绿了那竹呢,还是这竹洗绿了这水?水面子上送着凉气,那是竹叶上带来的。
    我吹起我的箫来,悠悠忽忽,原来在这空谷里,声调这么清亮,音这么圆润;我也吹得醉了……我又到了我的境界去,这山,这水,这林子,都是有情物了,它们在听着我的烦闷。我吹着,想把一腔的烦闷都吹散。我愿意将我的箫眼儿,将我的,变成那山巅上的风洞儿,永远让风来去地吹吧!
    这时候,我听见身后的竹林里,有“空!空!”的声音响起。在这寂寂的空谷,在这夕照的黄昏,除了我,还有谁肯在这儿呢?我收了箫儿,站起来,脚步挨进竹林去,那“空!空!”的声音却没了,竹子长得很盛,满枝儿“个”字,拂动起来,泠泠地响。
    我又坐在那块石头上来,想,这山里原本是没有人的了,那“空!空!”的响声也是我的幻觉了;谁还会出现呢,烦的只有我,闷的也只有我了。心里添了一重愁,箫声更幽幽了,我似乎感觉到那竹叶尖儿,那水皮面儿,停驻了箫声,要不,怎么也瑟瑟地抖呢?
    但是,差不多这个时候,“空!空!”的声音又响了。我疑惑了,重新走向那竹林去,又都悄然,唯有那草丛里,一点马兰花,妩媚地开放……我竟有些害怕了。
    “谁?!”我叫了一声,但没有音儿,额上沁出了一层冷汗。    突然间爆起了一串咯咯声,空静的山谷里,是那样响,立即撞在对面山林里,余音在四下溢流。我惊愕间,竹林里闪出一个姑娘,一捻儿的腰身,那一双小巧的脚一踮,站在了我的面前。眉眼十分动人,动人得只有她来形容她了,我想,要不是《聊斋》中的那种狐女,便真要是这竹子精灵儿变的吧?
    “你?!”我恍惚中说。
    “我偷听你的箫了!”她一直在笑着,末了笑得嘎的一声。
    “你是城里人?有一肚子心思?”
    多来,谁这么认真地听过我的箫儿,谁又能听出它的意思呢?!没想这荒山野地,一个弱小女子儿,竟是我的知音!
    “你住在哪儿?”我问。
    她笑指山腰深处,我看见的只是卧着的白云,竹的深绿,那白云绿竹处的人家。这道河水儿从门前流来的吗?
    她说她是来砍竹子的,砍了竹做那笛儿、箫儿的,大凡这里生产的竹乐,上面都刻有“空谷佳音”。我看我那箫儿,果真有这四字:噢,这伴我陪我的箫儿,竟有幸回到故乡来了!
    “你们这儿竹子能做箫?”
    “你瞧瞧,”她拿手里的砍刀敲敲身边的竹子,立即铮棱棱地颤响,“这竹子从土里一长出来,是一株歌子,它从地里吸收七个音儿,长出一个节来,随便砍一截儿来做个箫儿吹
    吹,发出无穷无尽的音乐的。”
    她说得妙极了,像诗一样动听。突然那巧嘴儿一搐,收了那笑,说:“但你却辜负这箫儿了!”
    “哦?”
    她说:“这箫儿原本是给人带来欢乐的,可你却让它在哭,在怨;你在城里,为什么要来这儿一个人吹呢?”
    她竟问得这么厉害,足见这姑娘是我的知音了。我看着她,不知道这话藏在她什么地方;那么纤小的身子,又如何砍得动这竹子?
    “是的,我太烦闷了,在城里那么活着,像你这么一个水灵人儿却深待在这荒山野地里一样,人生太烦闷了。”
    “烦闷?我才不呢!”姑娘又咯咯咯地笑起来了。她顺手指着一根小青竹说:“你看这根小竹子安安分分地生在这山野里,长大了能派那么多用场,它才不知道什么叫烦闷呢!我看你呀,是没把自己放在适当的地位。”
    我说,是的。但我奇怪了,她怎么说这种话?在这么个地方,她这般年纪,也变得世故了?庸俗了?我是在箫的哀怨里找到了我自己,像这山溪流出山沟来才发现了出路吧。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