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随园散人 新华正版
  •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随园散人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随园散人 新华正版

◆疯了,旧版突破50万册,随园散人全新修订版本。 ◆一本书完整展现两位清朝才子起落的人生与命运。 ◆一本书融合两位多情诗人同样的诗与情衷。 ◆附赠精美手账本——《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

19.63 4.4折 45 全新

库存15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随园散人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56121267

出版时间201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页数308页

字数160千字

定价45元

货号xhwx_1201843951

上书时间2024-01-08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这两个纯净如水的生命,本应相遇在人海,以诗之名,煮酒论天下,邀月话生。只是可惜,他们之间隔着无数的大河山川,又隔着时光的川流,终不能往。纳兰容若离世之时,仓央嘉措两岁。在历史的舞台上,仓央嘉措只是遥望着纳兰容若退场时的背影,可是那背影,却又分明像后来他自己的背影一样落寞。他们像是两颗星,一颗星已经寥落,一颗星开始绚丽,然后消失在夜空,消失在无涯的星河苍穹里。幸而,还有文字,还有诗词,能让我们在三百年后的,得以看见他们在诗境与心境之中所结的缘。

目录:

卷 误入红尘,此生不寻常
 寻找仓央嘉措
 杜鹃来自门隅
 前世背影
 西风里的纳兰容若
 显赫的家世
 零落尘世间
第二卷 人生之初,遗失的美好
 此生属于莲花
 云下的子
 尘世如此荒凉
 神童美誉
 郎骑竹马来
 相逢不语
第三卷 寂寞人间,皆为惆怅客
 孤寂布达拉宫
 优选不相见
 寂寞的狂欢
 烟波各自愁
 人间惆怅客
 命运的玩笑
第四卷 年华如歌,情不知所起
 世间好看情郎
 情不知所起
 风波从未停息
 侧帽且从容
 爱如谜题
 谁怜东阳瘦
第五卷 世事无常,生离更死别
 宿命繁芜
 情为何物
 住进你的心里
 知我者谓我心忧
 西风只影
 那场永别
第六卷 佛前莲花,悲喜皆放下
 往事不堪回首
 风雨中静默
 不如放下
 当时只道是寻常
 别恨何时已
 佛前青莲
第七卷 生亦何欢,缥缈尘世间
 永不独行
 青海湖归途
 红尘回响
 聚散苦匆匆
 人间有味是清欢
 江南梦里行
第八卷 归途如梦,尘埃终落定
 重生即永生
 阿拉善神迹
 缘信佛不信我
 千里相思雪
 后的春天
 莫问彼岸何处
后 记 生如夏花,逝如秋叶

内容简介:

“如果你在不经意间推开历史的门,走进去,停步于三百多年前,你会蓦然间看到两个身影,孤寂而清俊,冷落而优雅,他们像是沙漠中的两片叶,尘埃里的两朵花,盛开在那时恢弘的画卷、喧嚣的人海里。即使时空再遥远,你能穿过历史的长河,清晰地看到他们,因为你的手中和心中,有他们的诗句和情怀。”他们,一个是人间多情种,一个是世间好看情郎。在三百多年后,穿越时间与空间,一起去见证这一场极具诗意的相遇。在孤独与悲凉中感悟命运,在诗与情衷中体会深情,在纯净与真实中感叹人生。

作者简介:

随园散人。诗人,作家。生于陕西榆林,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于散文诗词,文字清隽空灵,极具古典美感,广受读者赞誉。已出版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半生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传半生红尘,半世空门:李叔同传一声狂笑,半个盛唐:李白传等书。

精彩内容:

    无疑,仓央与纳兰,都像是精灵,轻飘飘地来到人间,留一段悲伤的记忆给大地,然后轻飘飘地走。也许,他们本不属于混乱喧杂的人间。
        仓央嘉措被选为五世喇嘛的转世灵童,除了出生时天降异象,还因为他天生聪颖。幼小的纳兰,同样的聪颖灵慧,小小年纪通诗文,精骑,在当时的京城享有“贵族神童”的美誉。
        纳兰的童年,是在一片赞誉中度过的。在明府的亭台楼阁、水榭汀兰边,经常看到这个灵慧的孩子,捧着书卷,像捧着无价的宝物,爱不释手。他是这样爱读书、爱文字,像他周岁时那次抓周的结果,文字于他,是一生的伴侣。
        在满人叩关以后,那些骁勇凶悍的八旗子弟,渐渐触摸到了汉人中的柔美,渐渐地把刀剑入库,把曾经被鲜血染过的大手,伸向几千年的汉。而对于纳兰,他不只是需要融入汉,他这一生,注定要在那深沉广阔的汉世界里游走、飞翔。
        于是,我们似乎早已忘记,纳兰是满人。他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江南才子,一首用湖水与白云编织的诗。
        但是,明珠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从纳兰的眉宇中看到了一丝忧郁,而且是经常看到,当纳兰独自站在庭院中看着那轮明月冥思苦想时,当纳兰对着一朵花眼神哀戚时,明珠有些惊讶,他甚至有些恍惚:这是我的儿子吗?这是铁血满人的后代吗?他对纳兰的寄望毫无疑问是优选的,他自己一生在风波里度过,终于走到了梦想中的很好,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够青云直上,走一条腾达之路。
        不是明珠的错觉,纳兰的确是渐渐地显露出了忧郁的特质。那时候的他或许还不知道忧郁为何物,但是他的确经常沉默着,想着某些事情出神。
        他是纳兰,他不是为那些所谓的荣耀而来,他是为了给那茫然的世界一份清凉而来。他注定忧郁,注定悲伤。若非如此,今时的我们,又怎会被他的词勾起无尽的心伤!
        依着满人的惯,男孩到了四五岁是要学骑的。虽然大清帝国早已稳如山,他们也开始走进汉的广阔世界,但是他们从不忘记,自己是靠什么叩关而入,靠什么从明王朝的手中夺得江山。他们必须让每一个后代具备在马背上持剑搏杀、驰骋疆场的能力。
        在五岁的时候,纳兰也开始学骑了。明珠不仅希望他能强悍一点、刚硬一点,更希望他能在学骑的过程中,渐渐磨砺掉那种忧郁。
        与生俱来的气质,又岂是后天可以磨洗掉的!纳兰的确是很喜欢骑,一个灵的孩子,他的生命是轻灵的,跳脱的。他比其他孩子更刻苦。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纳兰从来都是一个主义者,做任何事都希望做到优选。当然,也许那时候的纳兰,的确想过要成为满人男孩中的佼佼者,也想过有策马疆场,建功立业。
        如果当真那样,或许他不会那么早亡,大清会有一个勇猛无畏的将军,而我们这个苍白的世界,却少了一份真意、一份诗情。
        纳兰七岁的时候,明珠邀请了一些王公贵族以及小公子、小贝勒到明府花园,为的是试试这些后辈的骑功夫。纳兰在同辈中出众,他出手便中了红心,在场的人无不震惊。
        明珠刚刚当上兵部尚书时,在京城正南二十里的晾鹰台组织过阅兵大典和围猎训练。当时,纳兰也列席在八旗战士的阵营里。在几千名八旗战士中间,他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似乎回到了当年他祖辈骑着骏马,手持刀剑,如潮水般涌入关内的情境中。恐怕只有在那一刻,纳兰脸上的那一丝忧郁才会隐藏起来。但是那一刻的激烈情绪过去后,他仍然是那个纳兰,月亮是冰凉的,流水是无情的。
        那一次,纳兰看到了康熙帝。这个只比他大一岁的皇帝,在晾鹰台上威武地坐着,俯视。纳兰肯定被那样的之气震撼过,那是他永远也不具备的。但他,却在另一个领域,另一个天地,以纯善的心灵、柔软的笔意,写下一阕阕动人心魄的词,塑造了另外一种的形象。柔也柔得透彻,悲也悲得尽情。
        p56-5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