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阶层犯罪论的构造 法学理论 车浩 著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阶层犯罪论的构造 法学理论 车浩 著 新华正版

《车浩的刑题》作者车浩公开出版的学术开山之作,陈兴良教授倾情作序

37.99 6.6折 58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车浩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14734

出版时间2017-09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A5

页数329页

字数275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xhwx_1201620870

上书时间2023-10-30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言阶层犯罪论与当代中国刑
知识转型
一、德阶层犯罪论的引入
二、犯罪论体系之争的意义
三、阶层犯罪论的本土探索
上篇阶层犯罪论的整体察
章犯罪论体系的历史钩
一、进入历史
二、犯罪论体系在晚清与民国的发展
三、犯罪论体系在1949年之后的境遇
四、犯罪论体系发展的历史评价与溯因
五、小结:未竟的循环
第二章犯罪论体系的话语转型
一、“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
二、德国阶层犯罪论中的“精英话语”
三、中国四要件理论中的“大众话语”
四、两种话语模式成因的比较分析
五、小结:专业化的呼唤
第三章犯罪论体系的逻辑
一、理想类型的提出
二、要素集合与位阶体系
三、体系:从四要件到三阶层
四、阶层犯罪论的实践优势
五、小结:升级与
第四章犯罪论体系的功能导向
一、从存在论到功能主义的转向
二、构成要件阶层的功能化
三、违阶层的功能化
四、责任阶层的功能化
五、小结:回应刑的社会任务
下篇阶层犯罪论的具体展开
第五章构成要件阶层之客观归责
一、问题的提出
二、定因果关系不影响归责
三、结果避可能与定因果关系的区别
四、结果存在避可能时的归责问题
五、小结:客观归责的方论意义
第六章不阶层之被害人同意
一、犯罪论体系变革作为问题背景
二、被害人同意的体系地位
三、“一元论”的深度影响
四、被害人同意与四要件理论
五、地位之争的辐效果
六、小结:不同立场的多元选择
第七章不阶层之行政许可
一、行政附属与行政许可
二、行政许可的体系地位
三、有瑕疵的特别许可与秩序统一
四、有瑕疵的控制许可与出罪判断
五、小结:行政许可的研究前景
第八章责任阶层之违认识
一、定犯时代的违认识
二、衡机制:错误的可避
三、错误可避的判断尺度
四、错误可避的审查条件
五、小结:律后果的区分设置
第九章刑罚减事由之罪量
一、罪量与但书的纠缠
二、罪量的体系地位
三、责任主义对罪量的拷问
四、责任与:客观处罚条件之争
五、小结:罪量研究的薪火相传
参文献
索引

内容简介:

阶层犯罪论的构造一书是车浩在过去十多年里,持之以恒地思和探索犯罪论体系的成果,也是车浩首本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本书以阶层犯罪论的结构为主题,分上下两篇,从阶层犯罪论体系的整体察和具体展开这两个方体探讨。上篇共四章,分别从历史、话语、逻辑和功能四个角度,整体地察在中国语境下引入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境遇、理由和前途,体现了一种反思和整体的立场,属于“针对犯罪论体系进行的思”。下篇五章,则是在各个阶层的一些具体构建,属于“根据犯罪论体系进行的思”。

作者简介:

车浩,1977年12月生,辽宁人,北京大学学硕士、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刑学、外国刑学、刑哲学与刑思想史。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