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父辈 散文 阎连科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与父辈 散文 阎连科 新华正版

阎连科深刻书写父辈、剖析自我的忏悔之书。真正触动心灵的亲情书写。在我所有作品中,《我与父辈》是一颗钻石,和书的厚重相比,奖项和盛誉都太轻了。——阎连科

19.63 4.4折 45 全新

库存40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阎连科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38591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272页

字数143千字

定价45元

货号xhwx_1202300002

上书时间2023-07-13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一本书写父辈蚀骨情深的忏悔之书,一场精神上的返乡之旅当代文学大家阎连科深刻书写父辈、剖析自我的忏悔之书。只有真正理解了父辈的生活,才能看清自己的命运。当代文学大家阎连科真正触动心灵的亲情书写作品饱含深情与大爱,是真正触动心灵的亲情书写。无论是身为父母长辈,还是儿女晚辈,都会被其深深触动。包揽多项散文奖,备受业界和关注的经典读本首届朱自清散文奖获奖作品、中国散文年会评选的“2009年中国百篇散文奖”第yi名、2019年版本荣获豆瓣年度靠前中国文学,被电视台、中国散文协会和新京报中国图书商报南方都市报等报刊评为年度作品。漫漫人生路上,我们一路披荆斩棘,也别忘了回家“我不断地回家、回家、再回家,把写作我与父辈当成一种赎罪和忏悔,直到觉得自己又是那块土地的儿子了,才可以重新上路远行。”在我所有作品中,我与父辈是一颗钻石,和书的厚重相比,奖项和盛誉都太轻了。——阎连科

目录:

被我走丢了的家

自序

章 我的那年代

小学

《红楼梦》



写作

寂冷的光亮



第二章 想念父亲

土地的身影

盖房



失孝



战争

命运

罪孽

清欠

结去

第三章 大伯一家

人物

织洋袜

偏爱

爆发

盖房

相媳

尊严

赌博

走向短路

电视

铁成

连云

歇息

后事

面向死亡

去处

第四章 我的四叔

子与生活

一件布衫

静夜

一桩事情

一头沉

收麦后

在车站

回乡



墙里墙外

内容简介:

一本书写父辈蚀骨情深的忏悔之书,一次触动心灵,抵达谅解的深刻默想。我与父辈是一部长篇散文作品,从自己的童年开始写起,把人们带回到上世纪那个充满贫穷和饥饿的年代,讲述了生活在偏僻农村里的父亲、大伯、四叔坎坷而淡的一生,以及自己艰辛的成长经历。“父辈们在她们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劳和努力、不幸和温暖,原来都是为了柴米油盐、生老病死。”理解了父辈的生活,看清了自己的命运。

作者简介:

阎连科,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85年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于艺术学院文学系。1979年开始写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风雅颂炸裂志,中篇小说年月洞耙耧天歌朝着东南走,短篇小说黑猪毛自猪毛,散文我与父辈711号园等作品。先后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和其他外文学奖项二十余次。入围2012年度国费米那文学奖短名单、2013年度英国曼布克奖短名单,并获得第十二届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2014年度弗兰茨卡夫卡文学奖。作品被译为、韩、越、、英、德、意、荷、挪威、以列、西班牙、塞尔维亚等二十多种语言,在二十多个和地区出版。现供职于民大学文学院,为教授、驻校作家。

精彩内容:

        小学
    年代存在,是因着记忆。有的年代过去了,有刀凿之痕,有的年代,淡无奇,如飘浮流云,风来雨去,了无迹痕,只留一些味道在其中。
    宛若我不知道我的出生年月样,也不知道我是何年何月开始读的书。家在中原的一个偏穷村落里,父母计时,一般都依着农历序,偶然说到年月公元,村人们也都要愣怔半晌。在中国的乡村,时间如同从历上撕下的废纸。之所以有着时间,是因着某些事件。事件是年代的标记,如同老人脸上的皱褶标刻的岁月。
    之所以有着那一年的存在,是缘于那年我与二姐一道到村头庙里读书。
    那一年,由一升二的试,我的语文是六十一分,算术六十二分。六十分及格升级,这个分数,便如一蹴而的力气,幸运地把我推过了升级的门槛。可这个分数,也让我感到稍嫌羞涩和不安,感到难以面对父母和村人。我隐隐有些明白,我的分数偏低,是因了同班二姐的分数有些靠高了。她的语文和算术,都在八十几分间。你试想,倘是她的分数比我的还要低,我的分数也自然会显山露水,突出着高的端倪了。
    事实正是这理儿,没有姐的高分,自是不显弟的低分。
    我开始嫉恨二姐着。
    开始到父母面前,仰仗兄弟姐妹的排行,以我的小之势,说些二姐的坏话。开始把她的东西藏将起来,让她以为丢了,四处翻天找地,踪迹了无。直到父母急得骂她,她也开始哭泣,我再做出替她着急的样儿,从哪儿把那东西猛地找将出来了。
    二年级的开学前,是个寒冬天。正月,过了十五。她的书包丢了,找得大汗淋漓,母亲差一点儿要打她,我便从她的床头费尽心机又轻而易举地替她找了出来。望着那书包,二姐开始怀疑我,可又确无证据,后我们姐弟经过相争相吵,她只好给了我一毛钱,作为一种无奈的谢意。
    我用那一毛钱,上街买了一个烧饼。直到回味那烧饼的味道,它还依然香味弥漫,美得让我无以言说。
    然而烧饼虽香,可终于还是要去读书。我担心二年级时,仍与二姐同班,那会给我的学带来莫名的压力。为此,开学那,我迟迟地不往学校迈步。在学校外边磨蹭得天长地久,如一个害怕对方而不敢登台的懦弱的拳手,磨蹭在拳台下边等候着意外和侥幸的发生。
    也果然。
    那天上午,光明明丽丽,照着冬后的残雪,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一世界的明光。老师和学生们,扫了校园的积雪,走进教室许久,到上课的铃声响得有些烦泼不安时,我才迟迟地走到教室门。恰在这时,有个亭亭玉立的女老师,人苗条细腻,满身都是让人着迷的某种气息。她过来问了我的姓名,把我带到了另外一个教室的门,说我被调到了她的班里。说把我和二姐分开读书,是为了便于我们姐弟在学上越发努力,有可能更上一层楼去。
    那时候,我不知道感谢上帝,不明白命运与人生,原是多么需要偶然与幸运。只是感到女老师能洞穿人心,明细温柔,宛若风光对季节的问候。那时候,我于学校和教育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到似乎有,如同温煦的光亮在一个孩子心里天宽地阔,透明而清净。似乎,我一生命运中的幸运,都从那天开始;不幸,也都在那个年代里埋下。
    拉开那个年代的戏幕,呈现的场次,是那天的一个场景。
    老师把我领进教室,让我坐在排的中,而我的同桌,般的不是一个男的,也不是一个乡村姑娘。她穿着整洁,皮肤白,人胖得接近如了一个洋娃娃。单是这些,也了然去了。而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坐下之后,她用铅笔在课桌的中间,为我俩画下了一条别的楚河汉界,用城里人自然奶甜般的细音告诉我说,彼此谁都不能越过,写作业时,谁的胳膊,也无权触碰谁的胳膊。
    这是60年代中期。像70年代必须由60年代起源一样,似乎我的觉醒,比如自尊,比如对男女与城乡的理解,还有对的一些敬畏,也大都始于此时。那一学期,学上没有二姐的压力,可有了另其所外的让我更为窒息的压力与心跳。她姓张。那个胖胖的城里女孩,似乎是父母与有些什么联系,工作从都市洛阳,调到了我们村街上的一个商业批发部门。因此,她成为我命运中的个偶然、一个幸运、一段至今令我无忘记的启迪与感激。
    p2-5

精彩书评:

这本书优选的地方,在于阎连科的坦诚。他生于土地,并从这片土地上逃离。他看得到这里的伤痛,心怀愧疚,满怀依恋。——豆瓣读者魏小河直抵人心,读到泪流,阎连科的“忏悔录”。——豆瓣读者木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